古代土匪眼线如何骗商队进圈套 护院教头为何主动上当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1 12:00 1

摘要:连绵秋雨终于停歇,往北去的土路却已泥泞不堪。三十辆大车组成的商队在泥泞中艰难前行,车轮不时陷入泥坑,车夫们呼喝着,鞭子在空中啪啪作响,却怎么也催不动疲惫的牲口。

本文全部图片内容由ai辅助创作

连绵秋雨终于停歇,往北去的土路却已泥泞不堪。三十辆大车组成的商队在泥泞中艰难前行,车轮不时陷入泥坑,车夫们呼喝着,鞭子在空中啪啪作响,却怎么也催不动疲惫的牲口。

官道边的河水因连日降雨而暴涨,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断枝残叶奔腾而下,发出沉闷的咆哮声。河岸边,几株老柳被洪水冲得东倒西歪,枝条在水中无力地摇曳。

李栓柱站在车队前头,望着这条被秋雨浸泡了半月之久的道路,眉头紧锁。他年纪四十多,一身青布劲装,提着一条铁枪,身形挺拔,目光锐利,正是太皇河畔大地主张敬诚家的护院教头兼县衙巡检。

这些年来,他既要负责张府家宅的护卫,又要协助县衙维持地方治安,在太皇河一带颇有名望。此时他双手抱胸,注视着商队在泥泞中挣扎前行,心中暗自焦急。

“栓柱哥,这路太难走了,怕是还要五六日才能出定县地界!”商队管事老马踩着泥水走过来,满面愁容。老马是张府的老仆,跟随张老爷二十余年,这次北上交易,张老爷特意派他协助李栓柱打理商务。老马穿着一件早已被泥水浸透的蓑衣,斗笠下的脸上写满了疲惫。

李栓柱没有答话,伸手捏起一撮泥土,在指间捻了捻。他奉家主之命,押送这批货物北上交易,原本二十日的路程,因这场连绵秋雨已耽误了近十日。

张老爷交代过,这批货关系到与北方商号的合约,逾期要赔一大笔银子。更紧要的是,其中有十五车是朝廷特许经营的铁器,若是不能按时送达,不仅生意做不成,还可能惹来官府的责难。

“大伙都疲了!”老马压低声音,“连日冒雨赶路,好几个弟兄都染了风寒,再这样日夜兼程,怕是撑不到北边啊!”他指了指车队后方,一个年轻的车夫正在咳嗽,脸色苍白。

李栓柱环视四周,见车夫们个个面带倦容,护卫们也都没精打采,知道老马所言不虚。这支商队共有十多名车夫和十多名张家护院,都是张府精挑细选的好手。

然而连日来的艰苦行程,让这些平日里生龙活虎的汉子也显出了疲态。有几个护卫的刀鞘上已经沾满了泥浆,显然连擦拭兵器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沉吟片刻,忽然瞧见远处山坡上有个老农正赶着牛车,在泥泞中艰难前行。那老农似乎对当地路况十分熟悉,牛车虽然缓慢,却总能避开最泥泞的路段。李栓柱心头一动。

“去请那位老乡过来!”李栓柱吩咐道。

不多时,老农被带到李栓柱面前。这是个五十多岁的干瘦老汉,衣衫褴褛,满脸皱纹,但一双眼睛却颇有神采。他好奇地打量着商队,目光在货物和护卫们的兵器上扫过,却没有普通农夫见到这等阵仗时的惶恐。

“老乡贵姓?可是本地人?”李栓柱和气地问道。

“小人姓杨,排行老三,大家都叫我杨老三。就是这定县土生土长的!”老农有些拘谨地回答,双手不安地搓着衣角。

李栓柱点点头:“杨老哥,我等是北上的商队,因货物紧急,想找条近路。不知这附近可有小路能绕过前面那段官道?”

杨老三眼睛一亮:“有倒是有,从西风岭穿过去,能省三四天路程。只是……”他说到这里,突然犹豫起来,眼神闪烁不定。

“只是什么?”李栓柱追问。

“那西风岭不太平,”杨老三压低声音,“山里有伙强人,领头的姓赵,聚了三四十号人,专劫过路商旅。往常商队宁可绕远,也不敢走那条路。”

李栓柱目光一闪:“这伙土匪可伤人命?”

“那倒不曾听说,他们一般只要钱财货物,不伤人命。但三十车货……”杨老三没再说下去,意思却很明显。

李栓柱沉思片刻,转身对老马道:“传话下去,全员整顿,半个时辰后出发,走西风岭。”

老马大惊:“栓柱哥,这……太冒险了吧?万一真遇上土匪,咱们这些货可就不保了啊!”

李栓柱横了横手中的铁枪:“连日大雨,土匪未必会出来活动。就算真遇上了,凭咱们这些护卫,也未必怕他们。省下三四天时间,值得一搏!”

老马还想再劝,见李栓柱神色坚决,只得下去传令。很快,商队中响起一阵骚动,众人对要走西风岭的决定议论纷纷。有几个年长的车夫面露忧色,显然也听说过西风岭土匪的传闻。

李栓柱走到众人中间,朗声道:“弟兄们,我知道大家这些天辛苦了。但张老爷交代的期限紧迫,若是绕路,至少要晚到四五日。走西风岭虽然有些风险,但能省下不少时间。等这批货平安送到,我向张老爷给大家请赏,每人多支半个月工钱!”

听说有赏钱,众人的担忧顿时减轻了不少,纷纷开始整理车马,准备出发。护卫们检查着随身兵器,车夫们给车轮加固,整个商队顿时忙碌起来。

在杨老三的指引下,车队转进一条山间小路。这条路果然好走了许多,虽然狭窄,但地势较高,泥泞大减。路两旁是茂密的树林,秋雨洗过的树叶青翠欲滴,偶尔有鸟鸣声从林间传来。车队速度明显加快,众人脸上都露出了这些天来难得的笑容。

然而李栓柱却丝毫不敢放松,手始终紧握在枪杆上,目光警惕地扫视着两侧山林。多年的江湖经验让他感觉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这条路虽然好走,但地势险要,若是有人在此设伏,商队很难全身而退。

“杨老哥,这西风岭的土匪,平日里都在何处活动?”李栓柱看似随意地问道。

杨老三眼神闪烁了一下,干笑道:“这个……小人也不太清楚。只听人说他们神出鬼没,专挑这种山路下手!”

李栓柱点点头,不再多问,但心中的警惕又增加了几分。他注意到杨老三时不时会抬头观察两侧山势,似乎在寻找什么标记。

傍晚时分,车队驶入一处山谷。两侧山势陡峭,林木茂密,仅容两车并行的土路蜿蜒向前。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山谷中格外寂静,只有车轴的吱呀声和众人的脚步声。夕阳的余晖被高耸的山峰遮挡,山谷中显得阴森森的。一阵山风吹过,带着雨后的凉意,让人不禁打起寒颤。

“李掌柜的,穿过这个山谷,再走十里就有个小镇,咱们可以在那儿过夜。”杨老三指着前方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李栓柱点点头,正要说话,忽然耳廓微动,捕捉到两侧山林中不自然的响动。那是一种细微的脚步声,虽然刻意放轻,却逃不过他多年习武练就的敏锐听觉。

“停!”他猛地举手示意,同时“锵”的一声举起长枪。

就在这一瞬,前方山路被滚木垒石阻断,紧接着,三四十个手持各色兵器的汉子从林中窜出,将车队团团围住。这些衣衫褴褛的土匪个个面带凶相,手中的刀枪在夕阳余晖下闪着寒光。

商队众人顿时慌乱起来,车夫们吓得缩成一团,护卫们虽然拔出兵器,但连日赶路早已疲惫不堪,面对数量相当的土匪,明显底气不足。

李栓柱心中暗叹,知道今日难以善了。他抱拳道:“各位好汉,我们是太皇河张敬诚张老爷家的商队,行个方便,这里有些银两,请兄弟们喝酒。”说着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

一个满脸虬髯的壮汉大步上前,手中鬼头刀一指李栓柱:“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什么张老爷李老爷,在西风岭,只认赵大王!少废话,留下全部货物,饶你们性命!”

李栓柱目光扫过土匪手中的弓箭,知道硬拼只会造成无谓伤亡。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大家放下兵器,不要抵抗。”他沉声下令。商队众人都愣住了,老马急道:“栓柱哥,这……”

“放下兵器!”李栓柱提高声音,目光坚定,“货物丢了可以再找,人命丢了就找不回来了!”

众人这才不情愿地放下武器。土匪们见状,欢呼着一拥而上,迅速控制了车队。

虬髯大汉得意洋洋地走到李栓柱面前:“算你识相!滚吧!”

李栓柱神色不变:“货你们可以拿走,但请善待我的弟兄们,让他们平安离开。”

“放心,我们赵家寨只求财,不害命。”虬髯大汉大手一挥,“弟兄们,把货拉回山寨!”

土匪们兴高采烈地驱赶着三十辆大车,沿着山路向深山行去。商队众人眼睁睁看着货物被抢,个个垂头丧气。

李栓柱注意到杨老三不知何时已不见踪影,心中顿时明了。这个向导,恐怕与土匪早有勾结。

“栓柱哥,这下可怎么向张老爷交代啊?”老马哭丧着脸,“特别是那十五车铁器,若是被官府知道我们弄丢了,那可是大罪啊!”

李栓柱望着土匪远去的方向,神色平静:“你们在此扎营休息,等我回来。”

“教头要去哪?”几个护卫齐声问道。

“上山要货!”李栓柱说得轻描淡写。

众人大惊,老马急忙拉住他:“栓柱哥,你疯了?一个人上山,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李栓柱微微一笑:“我自有道理。你们在此等候,若我明日此时还未回来,就去报官!”

说完,他不等众人反对,丢下自己善用的铁枪,拎起一把朴刀,大步向土匪消失的方向追去。

夜色渐浓,李栓柱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尽头。商队众人面面相觑,无人说话,只有营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他们忧虑的面容。

老马望着李栓柱离去的方向,喃喃自语:“栓柱哥,你可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这时,一个年轻护卫凑过来低声道:“马叔,要不我们悄悄跟上去?万一李教头有什么不测,我们也好接应!”

老马摇头叹息:“既然栓柱哥让我们在这里等,自然有他的道理。咱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他!”

夜色中的西风岭,如同一个沉默的巨兽,等待着独闯龙潭的李栓柱。

来源:五官小郎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