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彩票的人多了,有人花198块追梦,有人靠算法赚流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1:46 1

摘要:最近刷短视频时,总能看见有人反复说着“今天我又买了99倍”,这个人没有名字,也没有照片,大家都把他叫做“99倍哥”,评论区里很多人喊着“真豪横”“追梦人”,可实际上谁也不清楚这个人到底是谁,平台算法判断这个内容容易火,就把它推给更多人看,于是越来越多的模仿者也

最近刷短视频时,总能看见有人反复说着“今天我又买了99倍”,这个人没有名字,也没有照片,大家都把他叫做“99倍哥”,评论区里很多人喊着“真豪横”“追梦人”,可实际上谁也不清楚这个人到底是谁,平台算法判断这个内容容易火,就把它推给更多人看,于是越来越多的模仿者也跟着买起99倍来,搞得好像不买就不够拼一样。

这其实算不上什么信仰,只是习惯性的动作,每注花两块钱,买上99倍也就198块,一个月光在彩票上就要用掉六千多,心理学里有个说法叫“近因效应”,意思是最近一次没中奖,反而让人更相信下一回能中,这种想法挺常见,跟去赌场时的心态很像,人总觉得自己能掌控运气,可实际上是被运气带着走。

那些做短视频的公司早就看中这个方式,他们专门拍摄“99倍哥”的生活片段,每个标题都用上“震撼”“豪横”“坚持梦想”这些词,点击量一直很高,有的账号天天直播买彩票的过程,剪出那种“快要中奖”的气氛,再带着观众在评论区里交流,抖音上面#大乐透#这个话题的播放量超过127亿次,里面差不多17%的内容都在讲“倍投挑战”,官方虽然没不让大家倍投,但这几年开始不断提醒“要理性买彩”,也不再推送中奖的故事了。

如今年轻人买彩票的做法,和过去很不一样,九十年代大家攒钱买房子才去买彩票,现在有人说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废物,所以一次买上99倍,还有人搞起“99倍挑战赛”,连续七期在朋友圈里打卡,这种行为像是在对抗内卷的压力,其实是用一种极端投入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当努力看不到结果的时候,干脆赌一把大的,仿佛这样就能找回一点对生活的掌控感。

然而真正从中获利的并非普通彩民,数据显示高频倍投群体中68%的人月收入低于八千元,这些购彩者平均将收入的百分之四点七用于购买彩票,这个比例远高于欧美国家水平,彩票机构每年营业收入超过三千亿元,其中两成三来自单期投注金额超百元的高净值客户,系统会主动识别这类人群,并向他们发送复购提醒与奖池预警信息,促使他们持续投入资金,这并非实现梦想的投资方式,而是经过精密设计的消费闭环。

双色球头奖的概率是一千七百七十二万分之一,买上九十九倍之后概率提高到十七万九千分之一,想要确保中一次大奖,理论上需要连续购买一千八百年,大乐透最高奖金曾经达到五亿,但历史上只出现过六次,平均三年才出现一回,一个坚持每期投注九十九倍的彩民,累计要投入三十二万元,才有机会碰上一次中奖可能,很多购彩的人根本算不清楚这笔账,只是单纯觉得多买一些总会增加中奖机会。

我也刷到过这类视频,看起来场面热闹,但仔细想想,真正赚到钱的从来不是那些花99倍价钱买东西的人,平台、MCN公司、发行机构都在这个链条里各自分走一块,普通人花钱买的是希望,他们花的钱换来的是数据,这件事谈不上对错,只是让人琢磨起来有点意思。

来源:沐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