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记散文|晒地瓜干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1:21 1

摘要:老天爷不给面子,一连几天的秋雨让一个收获的季节变成了一个恼人的秋天。大地湿漉漉的,都快渗出水来了。满院子堆满了分到家的地瓜、玉米,眼瞅着就要坏掉,娘脸上布满了愁云,几乎快要哭了。正是一年里晒地瓜干的季节,没想到老天爷会来这么一出,真是把一家人的心凉透了。

文:田树云

老天爷不给面子,一连几天的秋雨让一个收获的季节变成了一个恼人的秋天。大地湿漉漉的,都快渗出水来了。满院子堆满了分到家的地瓜、玉米,眼瞅着就要坏掉,娘脸上布满了愁云,几乎快要哭了。正是一年里晒地瓜干的季节,没想到老天爷会来这么一出,真是把一家人的心凉透了。

小时候,农村学校经常根据农忙节气放假,除了过年放假,还有两个假期,麦假和秋假,主要是让孩子们到生产队去帮助抢收抢种,麦假略短些,秋假稍长一点,差不多有五个周的时间。因为下雨,我们不用去地里劳动而得到了短暂的休息,出来进去地玩乐,根本体会不到父母心里的焦虑。娘整晚上睡不着,经常披衣坐起来,透过窗棂看看天,听听风声,天依然是冷风细雨,不紧不慢,娘总是再叹口气躺下,睁眼望着黑乎乎得房顶,根本睡不着。院子里塑料布下覆盖着的一大堆地瓜散发出了发霉的气息,像一座小山压在娘的心头。天亮了,娘赶紧掀开塑料布看看一个个地瓜,就像探看一个熟睡的孩子。好在一个个地瓜只是发出一丝不祥的气息,并没有出现任何病变,要是快到嘴边的一大堆地瓜烂在院子里,娘不定会心痛成什么样子。因为,这些宝贝疙瘩是全家一冬一春的主要口粮,没了它们全家就要歇牙挨饿。

父辈们至死都没弄明白为什么生产队会种那么多地瓜,而且地瓜占了口粮的大部分,小麦、玉米、高粱成了配角,其它作物如花生、大豆实属罕见,其实这都是计划经济的结果,他们根本无力改变,只能硬着头皮接受命运所安排的与地瓜之间的恩恩怨怨。如今很多年后,地瓜几乎在家乡绝迹了,人们不再青睐这种费力不出效益的东西,餐桌上地瓜成了稀罕物,地瓜干就更是见不到了,而那时地瓜是堂而皇之的主角,是差不多家家户户大半年餐桌上的主食,我不知道别人,我是吃地够够的,现在看到餐桌上的地瓜胃里还有点反酸。

一般地瓜分到家里,娘会披星戴月带领我们进行分类处理,皮毛未伤的放到一边准备放到地瓜井里贮藏,有点伤的切成地瓜干藏到明年春天吃,一小部分不适合做前两项处理的放在一边现吃掉。因此,晒地瓜干成了晚秋里一件紧迫而又必须的任务。老天爷也有任性够了的时候,天空裂开一道缝,太阳露出半张脸,有点不好意思。娘立刻着手布置晒地瓜干,仿佛在组织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娘掀开塑料布,让一大堆地瓜暴露在阳光下,拉出好久不用的切刀,摆好凳子与筐,准备切地瓜干。简易的镰刀头做成的切刀,闪着寒光,锋利无比,娘不让我们沾边,只有她戴着一只破手套,能非常娴熟地使用切刀,娘很连贯地两只手忙碌着,一片一片白色镶着一圈红边地瓜干像树叶一样飘落在切刀下的筐里,随着地瓜堆缩小,大草筐逐渐充满了,不大一会儿,两大筐地瓜干就切完了。娘切地瓜干的动作麻利连贯,声音像一种节奏很强的音乐,我虽模拟不出那种声音,但那是一种我永远难以忘怀的乡音。

父亲把两大筐地瓜干挑到秋后的田野里。沟渠上通风的地方是晒地瓜干最理想的地方,但是需要早去占住,否则,晚了就被别人捷足先登了。找好一块地,将地瓜干摊开,然后,我们几个孩子弯着腰一片一片地把它们摆开,不允许有压在一起的地瓜干,活不重,但对没有耐性的孩子来说,腰酸背痛,干不一会就够了,尤其,头顶上的日头逐渐变毒了,我感到很不舒服,尽管身后是一片白云般的地瓜干,但我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娘也在耐心地摆地瓜干,她让我歇会儿再干,看出我的无奈与厌倦,叹口气说:“庄户地里哪有好活啊!”,她好像自言自语,但我一直觉得是说给我听的。的确,庄户地里比这苦的活多的是,这也是多年后,许多年轻人逃离农村的主要原因。

老天给力,阳光充足,秋风刮的紧,几天后地瓜干晒干后可以收拾入仓了,只有晒好的地瓜干全放进粮囤里,娘那颗悬着的心才可以暂时放下一会儿。然而,地瓜是一批一批分到家里,因此地瓜干也要一批一批地晒。老天爷也不总是好脾气,捉弄人的时候也不少。有一天深夜,娘突然听到了刷刷的细雨声,把全家喊起来,娘说西北坡里还晒着一片地瓜干,不抢回来就会烂在地里,一家人戴着苇苙,披着塑料布,提着灯笼仓皇出发,到了地里手忙脚乱,把那片半干的地瓜干抢收到筐里,挑回家来,尽管一家人努力了半宿,这些地瓜干依然淋了雨,湿漉漉地躺在筐里,准备发霉变质。两大筐地瓜干躺在堂屋地上,娘知道这些沾了雨水的小东西们不会消停。娘惴惴不安地隔一段时间就去看一次,像探看一个生病的孩子。娘每次都会摇头叹气然后带给我们坏消息。筐底的地瓜干最先发热了,然后一直到顶层的。不久地瓜干上出现了绿斑点,每一片从一点到数点增长地很快,娘清楚,再不想法子,这两大筐口粮将很快变成肥料。娘发动我们把房子里扯满麻线绳,将地瓜干中间拉一道口,然后挂在上面。这样通风处理使地瓜干发霉变绿的速度减缓了,但仍然没有彻底停下来的迹象。看看屋外一直下个不停,不解人情的细雨,娘仿佛身上所有的智慧被榨干了一样茫然无措。她想到的最后一招是烧热锅来熥干地瓜干,结果,因为锅烧的过热,湿漉漉的地瓜干一倒到热锅里,立刻就听到咔嚓一声,锅底裂了一道大口子,娘赶紧把地瓜干倒出来,看到一口好端端的六印锅被彻底废了,流下了悔恨的泪水。那一年秋天,我们收获了大部分地瓜干,但也收获了一大堆深绿色的连猪都不吃的地瓜干,和墙角一口孤零零的破锅。

地瓜干,我晒过,吃过,但从没喜欢过。如今好多年过去了,它们早已淡出了我的脑海,但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多雨的秋天,以及父母带着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些提心吊胆的日子。

【作者简介】田树云,1963年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西南乡。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曾就职于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现已退休。喜欢读书,旅游,交友,写作,尤其擅长写游记和回忆童年生活与家乡的散文。作品散见于网络平台。2022年获“三亚杯”文学大赛散文金奖,2024年获得“春光杯”当代生态文学大赛一等奖。

【觉得有共鸣的话,点个爱心,让同频的人看到】

【投稿指南】亲爱的文友们,如果你怀揣着对乡土的眷恋、乡情的炽热、乡愁的感怀,创作了相关原创佳作,欢迎向本号投稿!我们专注于收录饱含乡土韵味、触动心灵的优质稿件。

邮箱:609618366@qq.com。温馨提示:随稿件附上您的作者简介,若能搭配契合主题的精美图片则更佳,这将使您的作品更具感染力。特别强调:稿件务必为原创首发,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行为均不符合要求。稿费细则:自即日起,每篇稿件所获赞赏金额的 80% 将作为稿费回馈作者,以酬谢您的创作心血;剩余 20% 用于文学社平台的日常运营与维护,确保能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文学交流空间。需注意,若单篇赞赏金额在 10 元以下,暂不发放稿费,稿费结算于每月月底统一进行。

为了让您能第一时间了解更多精彩内容、与同好交流切磋,,中文名 “乡土文学公众号”。即刻拿起手机,搜索关注,开启这场文学之旅吧!本文部分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来源:亿聪起名乡土文学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