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看到有人说,杨瀚森之所以现在状态不好了,主要是因为他的特点很难在开拓者队发挥出来,现在开拓者就是打快,这对一个2米18的大中锋非常不友好,而且杨瀚森的特点也不是防守和速度,身体天赋肯定没法跟克林根比,但他的特点是持球组织、策应,包括外线的投射能拉开空间。但
今天看到有人说,杨瀚森之所以现在状态不好了,主要是因为他的特点很难在开拓者队发挥出来,现在开拓者就是打快,这对一个2米18的大中锋非常不友好,而且杨瀚森的特点也不是防守和速度,身体天赋肯定没法跟克林根比,但他的特点是持球组织、策应,包括外线的投射能拉开空间。但他上场的时候,开拓者并没有为他而改变战术体系,所以他沦为了一个蓝领,干的都是他不擅长的活,怎么可能状态好那。
我觉得这可能也是很多人现在的观点,尤其是之前不怎么看NBA的球迷,所以我今天想就这个事,聊聊自己的几个想法:
1、现实的层级:他没资格要求战术
NBA是一个金字塔。谁有资格要求球队改变战术?勒布朗、约基奇、东契奇。杨瀚森是什么?他是2025年的第16顺位新秀。
开拓者去年用第7顺位选了谁?多诺万·克林根。
你一个第16顺位的,要去挑战一个第7顺位的“学长”,而且人家还是球队重点培养的防守核心。你凭什么要求球队为你改变打法?球队的战术体系是围绕核心资产建立的,在开拓者中锋这个位置上,克林根是“资产”,杨瀚森现在顶多算“添头”。
2. 教练的逻辑:新秀必须先当蓝领
你说他沦为蓝领。这句话一针见血,但你没理解这背后的残酷性。
任何一个非乐透顶端的新秀,进入NBA的第一课,就是当蓝领。你必须从防守、卡位、抢篮板、无球掩护开始。你连这些最基本的体力活都干不好,教练凭什么信任你,把球交给你去“组织”和“策应”?
你在CBA是大核心,可以持球组织。但在NBA,你那5分钟的上场时间里,对手的后卫和前锋会用速度把你生吞活剥。你如果防守端是一个巨大的漏洞,你进攻端策应得再好,教练也不敢用你。
3. 球队的算盘:也许你只是B计划
开拓者为什么选他?因为克林根是一个传统的防守型中锋。选杨瀚森,是看中了他的传球和潜力,这是球队在买保险,或者说是在构建“B计划”。
但A计划永远是A计划。开拓者的A计划就是围绕克林根的防守+全队提速。杨瀚森的B计划只有在A计划失败,或者在特定的轮换时间,才有可能被启用。
所以,问题不在于开拓者不给他战术地位。问题在于:杨瀚森还没有在NBA级别的防守中证明自己能“活下来”。
他现在要做的,不是去想什么组织策应,而是怎么在克林根下场的那几分钟里,顶住对手的冲击,别让自己成为防守黑洞。
他必须先把自己当成一个蓝领,用蓝领的活儿(防守、篮板)在场上站稳脚跟,然后才能奢侈地去想,怎么展示自己的传球天赋。
他如果连蓝领的活儿都干不好,那他连垃圾时间都打不上。NBA不等人,这就是现实。
希望我们大家也能把心态放平,他不是状元姚明,甚至都不是第6顺位的易建联,他能达到一个NAB轮换球员的水平就是目标,现实一点,等待着杨瀚森的提升和进步。
来源:阿书爱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