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这个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红楼梦》中也一些笔墨提及了重阳节,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观园中的公子和小姐们都是怎么过重阳节的吧。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这个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红楼梦》中也一些笔墨提及了重阳节,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观园中的公子和小姐们都是怎么过重阳节的吧。
壹
美食
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提到:袭人打点齐备东西,叫老宋妈妈给史大姑娘送东西,送的是红菱、鸡头两样鲜果和一碟子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
红菱
红菱,长于河塘水池之中,营养价值很高。早在唐朝,吴县已普遍种植水红菱。
晚唐著名诗人杜荀鹤在《送人游吴》中写道:“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现吴县东部的水网地区为水红菱的主要产区。
鸡头米
第五十六回写道:“又见那边一个婆子端了一碗热腾腾的东西上来,请太太们吃。原来是新下的鸡头米熬的小粥儿。”
鸡头米,苏州美食,因形似鸡头而得名,是一种生长在淡水湖泊中的水生植物。口感软糯,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的称号。唐代时鸡头米便被列为贡品,供皇室享用。清代,由于农业技术的发展,鸡头米也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
清朝的时候,民间用栗子做糕的习惯。《清稗类钞》中说:“栗糕,以栗去壳,切片晒干,磨成细粉,三分之一加糯米粉拌匀,蜜水拌润,蒸熟食之,和入白糖。”
《随园食单》中写道:“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
《随园食单》指出栗子糕是重阳小食,也就是重阳节人们会吃的美食。“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也就是做糕时加进桂花。
螃蟹
秋天是吃蟹的季节。湘云要作动起诗社,宴请大家,但是囊中羞涩,在宝钗的帮助下请老太太和众人在藕香榭中赏桂花、吃螃蟹。
合欢花浸的酒
螃蟹是“寒性”,吃多了对身体不利,特别是虚寒性体质的人,所以应有“热性”的酒来制约它,最好是滚烫的热酒。王熙凤吩咐小丫头们,“把酒烫得滚热的拿来。”
林黛玉体弱,不敢多吃,只吃了一点夹子肉,酒下来了,后来她斟了半盏黄酒,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吃口烧酒。”宝玉忙接道:“有烧酒。”便命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
《神农本草经》《千金方》《唐本草》《本草图经》都记载合欢花可入药。清代,用白酒泡合欢花,已经成为士大夫之间的一件雅事,风靡一时。
姜醋
凤姐道: “多倒些姜醋。”一回也吃了,笑道: “你们坐着吃罢,我可去了。”
螃蟹是“寒性”,姜醋有调味和杀菌保健的作用。
贰
赏菊、作诗、品诗
众人作“菊花诗”,其中林黛玉夺冠。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①。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①欹石:即倚石,斜身倚在石头上。欹,倾斜。沉音:即沉吟,边构思边低声念,斟酌文句。
诗人诗兴无法遏制,专心吟咏菊花。才思含秀,菊香满口。自我怜惜的哀怨,谁人能够理解。自从陶渊明写诗评论菊花之后,人们只称道菊花高尚的品格。咏菊,是黛玉自诉愁怨。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①扣②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③可相思?
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①负手:倒背着手、若有所思的样子。②扣:询问。③雁归蛩病:鸿雁归南、蟋蟀鸣秋,这里形容深秋。
秋天问菊讯,只与菊孤独相语:孤高傲世的你将与谁去归隐?花儿千千万,你为什么开得迟?露水严霜中,你是否孤寂?大雁南归蟀蟋悲鸣你是否相思?不要说人世间没有知已,你解人语不妨与我共诉肺腑。
诗人四次问菊,亦是黛玉心志的四次探寻和感喟,孤标傲世在尘世里注定寂寞孤独。
然而,不平而能鸣,在尘世却能超凡脱俗,无怪乎李纨评黛玉三首“菊花”诗“立意更新”。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今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①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①惊回故故:屡屡惊醒好梦。
云月相伴,菊花入梦。不羡庄周梦蝶遗世独立,只羡陶潜风雅尘世间。梦中心随归雁远去,却被蟋蟀声惊醒,梦醒之后向谁诉幽怨,现实里只有衰草寒烟。
黛玉的梦很“美满”,然而现实人生却很凄凉。有强烈的谶语意味。
又作螃蟹诗,薛宝钗夺冠。
桂霭①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②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③,皮里春秋空黑黄④。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⑤。
注:①桂霭:桂花的香气。 ②长安涎口:指京城里那些好吃贪嘴的人。 ③经纬:这里指纵横,法度。 ④皮里春秋空黑黄:指蟹壳里仅有黑的膏膜和黄的蟹黄,这里讽寓世人心黑意险。皮里春秋,表面上不露好恶而内心深藏褒贬。⑤月浦空余禾黍香:蟹被食后,月夜水边只留下禾黍的芳香。因河蟹食稻伤农,故有此说。浦,水边。
宝钗的螃蟹诗被称为“绝唱”,以世人常见的螃蟹为意象,托物言志。以”长安涎口盼重阳“讽刺好吃贪嘴富贵者奢靡生活;以螃蟹“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暗讽横行霸道、心黑意险之人。
宝钗是一位端庄稳重之人,“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怎么能作出如此犀利辛辣之作?也许是作者借宝钗之口来抒发自己的愤世嫉俗吧。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绘的重阳节,不仅展现了贾府众人宴饮游乐的繁华盛景,更透过这派喧闹,揭示了潜藏其下的悲凉底色。
席间欢声笑语,却掩不住细节处的衰音:刘姥姥一句“一顿螃蟹够庄家人过一年”的慨叹,平儿随口提及的月钱短缺,凤姐强撑场面的疲惫,都在富丽堂皇的帷幕上撕开了裂缝。而黛玉“满纸自怜题素怨”的诗句,与宝玉“盛世无饥馁”的闲吟相映,恰似这盛宴的两面注脚——一边是沉醉其间的幻梦,一边是先知般的清醒。
所有热闹终被西风席卷,预示着一个“盛席华筵终散场”的必然终局。
曹公正是在这极致的繁华中,让我们听见了最深切的悲音。他写的何止是一个节日?分明是整个贾府,乃至那个人间社会的缩影——于鼎盛时见衰微,在团圆处感孤寂。
来源:近现代史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