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创稳·基层实践 | 武山县城关派出所:“五维工程”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生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09:22 1

摘要:今年以来,武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紧扣“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智慧警务提效、巡逻防控提质、为民服务提温、矛盾调处提级、安全宣传提档五大维度,创新构建“五维共治”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用实打实的举措把平安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基层警务更有

今年以来,武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紧扣“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智慧警务提效、巡逻防控提质、为民服务提温、矛盾调处提级、安全宣传提档五大维度,创新构建“五维共治”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用实打实的举措把平安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基层警务更有温度、更具实效。

智慧警务强支撑
以科技赋能实现风险精准防控

“以前街面巡查靠腿,现在多了双‘电子眼’,隐患发现更快了!”综合指挥室民警打开“数字城关”平台,辖区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等信息一目了然。城关派出所依托“两队一室”改革深化综合指挥室功能,将智慧警务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核心引擎,自主建成“数字城关”模型平台,实现“一屏观全域、一键查隐患”。

今年7月份,城关派出所接到辖区张某报警,称家中老人半夜外出未归。接到报警后,城关派出所立即启动“视频追踪+路面搜寻”双轨机制,综合指挥室民警争分夺秒调取监控、循迹追踪,路面巡逻警力根据线索在老人可能出现的区域进行拉网式寻找,最终成功找到走失老人。城关派出所坚持“科技+人力”双轮驱动,深化基础信息采集应用,依托数据平台,对辖区人口、房屋、场所等要素进行全量整合,动态生成“人房关联、业情匹配”的电子档案,为精准研判警情、调度警力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构建“智能感知+人工研判”预警体系,定期梳理近年警情规律,动态标注高发案时段、区域等特征,针对性调整防控重点,制定出“视频巡逻+实地巡查”错时工作法,关联警情高发点位与周边监控,实时调度巡逻警力前置值守,推动风险早发现、早化解。

巡逻防控筑屏障
以立体布防织密平安守护网络

“巡逻不是绕圈走,得把辖区‘刻’在脑子里。群众最熟悉辖区情况,他们就是我们的‘信息源’。”城关派出所副所长赵国峰说道。针对辖区治安特点,城关派出所探索出“错时巡逻+重点布防”工作模式,在商家歇业时段加强巡逻,在餐饮街高峰期定点值守,通过“警力跟着警情走”的精准巡防,实现了防控效果最大化。

针对辖区商圈、学校、老旧小区“三圈叠加”特点,城关派出所推行“分级分类+精准布防”巡逻模式,划分“护学岗”“夜市岗”“巷陌岗”3类巡逻单元,实行“车巡+步巡”立体巡防,早高峰重点值守校园周边疏导交通,晚高峰联合网格员开展“亮灯巡逻”,夜间针对背街小巷增加步巡频次,并同步启动“警灯闪烁”工程,在沿街商铺、单位门前LED屏滚动播放安全提示,确保“警力跟着警情走、跟着需求走”。此外,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组建“商户联防队”“物业保安队”等特色队伍,定期开展防暴恐、应急处突培训,形成“民警主导、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为民服务提质效
以需求导向打造暖心警务品牌

今年7月底,城关派出所民辅警在工作中了解到,辖区陈某的户籍信息因家庭原因在两地重复登记,对其生活造成不便。面对时间跨度大、地域距离远、证明材料复杂等困难,民辅警担当“数据跑腿员”,主动跨省联络协调,反复核查档案信息,耐心指导陈某准备各类必需材料。在民警高效、细致、温暖的全力配合下,圆满解决了陈某户口难题。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户籍室民警孙于茸的话,道出了全所的服务理念。城关派出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户籍窗口推行延时办、预约办、上门办机制,推动服务从“被动受理”向“主动下沉”延伸,针对上班族、学生群体错峰办理业务,真正把警务服务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针对辖区老年群体占比高的情况,推出“流动户籍室”,每月固定两天由民警携带设备进社区村组,为行动不便群众上门办理身份证、户籍业务。创新建立“警民议事厅”机制,由社区民警联合村组社区建立工作群,积极推送治安提示、解答政策咨询、帮办民生问题,用“暖心服务”架起了警民“信任桥”。

矛盾调处解民忧
以多元共治筑牢稳定第一防线

“调解纠纷就像治病,要找对病灶,开对方子。”城关派出所资深调解民警令育德总结出“调解五步法”:耐心倾听、换位思考、厘清事实、依法明理、促成和解。在他看来,很多矛盾纠纷都是“一口气”的事,关键是要让当事人把话说透、把气理顺。

城关辖区人口稠密、业态多元、流动性强,矛盾纠纷是影响辖区安全稳定的重要风险源。面对这一现实挑战,城关派出所积极探索符合城区派出所特点的工作模式,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积极构建多元共治的矛盾化解格局,创新“情理法融合”调解模式,针对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等“非紧急警情”,由社区民警上门了解情况,再视情况领入调解室,用“拉家常”“讲情理”替代生硬执法,让矛盾化解更有温度。同时,前移矛盾预防关口,推动警格与社区网格深度融合,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联合各乡镇、司法、综治、村组等工作人员开展“敲门行动”,深度挖掘矛盾纠纷问题线索,并建立“风险台账”跟踪化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社会效果。

安全宣传润心田
以精准滴灌提升全民防范意识

“国家反诈中心APP必须装!能自动拦诈骗电话,还能查陌生号码是不是骗子。还有那些说‘刷单赚佣金’‘投资稳赚不赔’的,千万别信,天上掉的不是馅饼是陷阱!”在辖区商超广场等地,城关派出所民辅警化身“安全宣讲员”,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向群众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火防盗、拒绝酒驾等实用安全知识。

针对辖区人口结构多元、风险隐患多样的特点,城关派出所坚持“以宣促防,以防促安”理念,采取“广泛宣和重点防”相结合的策略,依托“反诈课堂进社区”“法治宣讲进校园”“禁毒宣传赶大集”等活动,用真实案例讲解诈骗套路、未成年人保护、毒品危害,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推动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创新宣传载体,推出“反诈奶茶杯”“反诈菜市场”“反诈快递贴”等举措,将反诈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宣防效果。发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组建“平安宣传队”,结合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同步开展“敲门行动”入户宣传,积极扫除“隐患盲区”,形成了“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浓厚氛围。

从“智慧防控”到“脚步丈量”,从“服务升温”到“矛盾化解”,武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深耕基层治理,做深做细“五维工程”,用科技赋能提效率、用实干担当赢信任、用温情服务聚民心,以基层警务“小切口”撬动平安建设“大提升”,让平安成为了辖区最鲜明的底色。如今,城关辖区治安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善治画卷,正随着民警们的脚步越铺越广。

天水政法微信门户

官方新浪微博@天水政法

来源:天水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