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巨雷!20家白酒股业绩曝光,过半双降,茅台逆势增6%引关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1 07:05 1

摘要:2025年业绩密集披露期,白酒板块迎来了一波“大考”结果。20家白酒企业的业绩数据里,不少都出现了收入和利润双降,只有少数头部企业保持增长,这种明显的分化,让不少关注白酒股的人都在问:白酒行业到底怎么了?

2025年业绩密集披露期,白酒板块迎来了一波“大考”结果。20家白酒企业的业绩数据里,不少都出现了收入和利润双降,只有少数头部企业保持增长,这种明显的分化,让不少关注白酒股的人都在问:白酒行业到底怎么了?

先看这波业绩里最让人意外的,不是那些本身规模不大的企业,而是一些曾经的中坚力量。水井坊收入下滑38%,从之前的接近40亿跌到23.48亿,利润更是跌了71%,只剩3.26亿;洋河股份作为行业老牌企业,收入也下滑34%,180.90亿的营收和之前相比差距不小,利润跟着跌了54%。

区域酒企的压力更直观。皇台酒业收入下滑23%,只剩0.87亿,利润更是下滑132%,直接亏损0.07亿;酒鬼酒收入下滑36%,7.60亿的营收和巅峰期比缩水不少,利润同样转亏,亏损0.10亿。这些以区域市场为主的酒企,这次业绩下滑的幅度普遍比全国性品牌更大。

顺鑫农业、口子窖这些之前在中端市场表现不错的企业,这次也没扛住。顺鑫农业收入下滑20%,58.69亿的营收背后,利润只赚了0.77亿,下滑幅度高达80%;口子窖收入下滑27%,31.74亿的营收对应的利润是7.42亿,比去年少了近6个亿,中端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在一片下滑中,头部企业的表现却相当稳健,形成了鲜明对比。贵州茅台收入增长6%,达到1284.54亿,利润也同步增长6%,赚了646.27亿,继续稳坐行业第一的位置;山西汾酒也实现了5%的收入增长,329.24亿的营收和114.05亿的利润,在行业里算是难得的正增长。

泸州老窖的抗跌性也很突出,收入只下滑5%,231.27亿的营收基本稳住了盘子,利润下滑7%,107.62亿的盈利在行业里依然靠前;五粮液虽然收入下滑10%,但609.45亿的营收规模和215.11亿的利润,还是展现了头部品牌的底气,相比中小酒企的大幅下滑,已经算是坚挺。

还有几家企业的下滑幅度相对温和,比如金徽酒,收入只下滑1%,23.06亿的营收几乎和去年持平,利润下滑3%,3.24亿的盈利基本稳住;今世缘收入下滑11%,但88.81亿的营收和25.49亿的利润,在区域酒企里算是表现较好的,抗风险能力比同类企业更强。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分化?核心原因其实是行业需求和竞争格局变了。现在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有品牌力、口碑好的产品,尤其是在商务宴请、礼品这些场景里,头部品牌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这就导致中小品牌的市场被不断挤压,收入自然上不去。

成本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原材料、包装、物流等成本都在涨,头部企业有规模优势,能通过供应链优化来分摊成本,但中小酒企体量小,议价能力弱,成本上涨直接反映在利润上。皇台酒业、金种子酒这些企业本身利润空间就小,成本一涨就容易转亏。

渠道层面的变化也影响很大。现在线上销售的占比越来越高,直播带货、电商平台成了重要的销售渠道。头部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和团队做线上运营,还能通过数字化管理渠道库存,而很多区域酒企还是依赖传统经销商,渠道效率低,库存积压严重,最终只能通过降价走量,利润自然下滑。

从业绩数据能看出一个明确的趋势:白酒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强者恒强的格局正在加剧。贵州茅台、山西汾酒这些头部企业,依靠品牌和渠道优势,不仅稳住了基本盘,还在抢占中小品牌的市场份额,而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对于关注白酒股的人来说,这波业绩分化其实给出了清晰的方向。单纯看“白酒行业”已经不够了,得拆分成不同梯队来看。头部的茅台、汾酒,业绩稳健增长,抗风险能力强,适合长期关注;泸州老窖、五粮液虽然短期下滑,但基本盘扎实,后续仍有修复空间。

而那些区域中小酒企,除非能找到差异化的突破口,比如在细分香型、本地文化绑定上做出特色,否则很难摆脱业绩下滑的困境。像皇台酒业、酒鬼酒这样下滑幅度大的,短期要实现反转难度不小,需要持续观察后续的市场策略和渠道改革效果。

还要注意一个关键数据,就是企业的现金流和库存情况。有些企业虽然营收下滑,但现金流还比较健康,库存也在合理范围,说明只是短期承压;但如果现金流恶化,库存积压严重,那后续的经营压力会更大,这些隐性风险比表面的收入下滑更值得警惕

不过也不用对整个白酒行业过度悲观。从长期来看,白酒作为传统消费品类,核心需求还在,尤其是高端和次高端市场,随着消费升级的持续,依然有增长空间。这次业绩分化其实是行业洗牌的过程,淘汰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反而能让行业发展更健康。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接下来白酒股会怎么走?其实核心还是看业绩的持续性。如果头部企业能继续保持增长,中端企业逐步稳住下滑态势,行业信心就会慢慢恢复;但如果下滑的企业迟迟找不到扭转的方法,可能还会影响整个板块的情绪。

总结来看,这波白酒企业的业绩数据,不是行业的“寒冬”,而是“分化的加剧”。头部企业凭借品牌、渠道、成本优势站稳脚跟,中小企业在竞争中逐渐掉队,这种格局未来可能还会持续。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更集中;对于关注行业的人来说,判断的逻辑也需要更聚焦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想问问,你怎么看待这次白酒企业的业绩分化?觉得那些下滑的酒企还有机会翻盘吗?对于白酒股,你更愿意关注稳健的头部企业,还是会尝试布局有反转可能的区域酒企?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茶茶谈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