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广东考公的小伙伴刷题不少,分数却不见涨,总在瓶颈期徘徊。今天就给大家揭秘广东省考进步最快的方法,从行测到申论,结合广东命题特色,手把手教你针对性突破,把分数实实在在提上去。
很多广东考公的小伙伴刷题不少,分数却不见涨,总在瓶颈期徘徊。今天就给大家揭秘广东省考进步最快的方法,从行测到申论,结合广东命题特色,手把手教你针对性突破,把分数实实在在提上去。
一、先摸清广东省考的“脾气”
要提分,得先知道广东卷和其他省份有啥不一样:
- 行测:广东分为县级卷和乡镇卷,县级卷考《行测》,乡镇卷考《行测》+《申论》(乡镇卷)。行测里的科学推理是广东特色,占10-15题,主要考物理、化学知识,这是其他省份没有的。
- 申论:广东申论材料常结合本地热点,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珠三角、粤东西北不同侧重)、基层治理等,答题时要体现对广东本地情况的理解。
就像深圳的小陈,一开始跟着通用教材学,科学推理只考几分,后来针对性猛攻物理公式和实验原理,这模块直接冲到12分,行测总分一下提了不少。
二、行测提分:抓特色,攻重点
1. 科学推理:广东行测的“拉分王”
这模块是广东独有的,也是提分最快的。主要考初中物理(力学、运动学、光学、电学等),少量化学(物质性质、化学反应)。
- 复习方法:把初中物理课本里的公式、定理过一遍,比如牛顿三大定律、浮力公式、电路欧姆定律等。
- 刷题技巧:刷近5年广东省考真题里的科学推理题,总结常考题型,比如力学中的受力分析、运动学中的平抛自由落体、电学中的电路分析,这些都是高频考点。
佛山的小李,花了两周时间专攻科学推理,把常考知识点整理成笔记,刷题时刻意套用公式,这模块从5分提到了10分,行测直接涨了5分。
2. 言语理解:抓“粤式表达”和“细节题”
广东言语理解里的细节判断题特别多,而且选项喜欢玩“文字游戏”,还有些题目会涉及粤语词汇或广东本地表达习惯。
- 复习方法:做题时养成“先看选项,再回材料找对应”的习惯,特别注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绝对化表述”这些陷阱。
- 积累重点:关注广东本地媒体(如南方日报、广东新闻网)的文章,熟悉本地时政热点和表达风格,比如“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一体化”等话题的官方表述。
3. 资料分析:熟练掌握“广东式速算”
广东资料分析的计算不算特别复杂,但数据多、表格复杂,需要快速找数和估算。
- 速算技巧:掌握“截位直除”“百化分”这些方法,比如遇到12.5%就转化成1/8,计算速度能快一倍。
- 真题研究:把近5年广东省考资料分析真题里的题型、考点总结一遍,你会发现很多规律,比如比重变化、平均数增长率是高频考点。
三、申论提分:紧扣广东热点,答出“粤味”
1. 小题:吃透广东材料的“本土化表达”
广东申论材料里经常出现本地案例,比如珠三角的产业升级、粤东西北的乡村振兴、深圳的科技创新等,答题时要把这些案例里的措施、成效用规范的语言提炼出来。
- 答题技巧:先把材料里的关键词画出来,再按照“主体+做法+效果”的逻辑整理成条,比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农民增收”。
2. 大作文:绑定广东“核心话题”
广东申论大作文常考的话题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民生保障(就业、教育、医疗)、生态文明(绿美广东)等。
- 备考方法:提前准备这些话题的素材,比如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文件、广东本地的先进人物案例(如脱贫攻坚典型、基层干部楷模)。
- 写作结构: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结合广东实际点题,中间分论点从“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角度展开,结尾升华到广东发展大局。
东莞的小王,申论一直卡在60分,后来专门研究广东本地热点,积累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珠三角制造业升级”等素材,大作文结合这些案例写,分数直接冲到75分。
四、高效备考计划:广东考生专属
第一阶段(2周):专项突破
- 行测:每天花3小时攻科学推理(学知识点+刷真题),2小时攻资料分析和言语理解的广东特色题。
- 申论:每天花2小时研究广东申论真题,总结小题答题规律和大作文常考话题。
第二阶段(3周):套题模拟
- 每周做3套广东省考真题(严格卡时间),行测做完后重点分析科学推理和资料分析的错题;申论做完后对照答案,学习本地素材的运用和规范表达。
第三阶段(1周):查漏补缺
- 把之前的错题再刷一遍,行测重点看科学推理的知识点有没有遗漏,申论重点看本地素材的积累够不够。
五、避坑提示:广东考生别踩这些雷
- 别忽视科学推理:觉得是“小学科”就不重视,这可是广东行测拉分的关键。
- 别用“通用模板”套广东申论:必须结合本地热点和案例,不然会显得很生硬。
最后咱不妨想想:广东省考有自己的命题特色,只要针对性突破,提分速度绝对超出你的想象。你是还在跟着通用教材盲目刷题,还是愿意抓住广东卷的“命脉”,用这套方法快速提分?考公路上,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找准广东卷的“脾气”,上岸就离你不远了。你准备好开启这场“针对性提分”的备考之旅了吗?
来源:丽姐爱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