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婚宴更是热闹非凡,从东北二人转到抖音热搜,从草根喜剧人到“网红豪门婚”,这俩人用一场婚礼,演了一出比段子还真、比剧本还甜的现实喜剧。
看了这么多年段子,终于看到房岩把范姐给“忽悠”进婚礼殿堂。
10月30日一早,他把结婚照丢出来,配一行话,全网一愣。
原以为又是个新剧本,结果证件在手,人在笑。
婚宴更是热闹非凡,从东北二人转到抖音热搜,从草根喜剧人到“网红豪门婚”,这俩人用一场婚礼,演了一出比段子还真、比剧本还甜的现实喜剧。
不少人第一次看见房岩,是短视频里那个憨笑的脸。
他出生于东北,十一岁退学,拜师学二人转。那时候他个子小、嗓门亮,扮个老头能把小剧场笑声顶到房梁。
他也参加过本山传媒主办的节目,唱功、模仿、逗哏样样行。
但二人转的舞台太小,能翻出去的永远是那几位。
小沈阳红了,宋小宝爆了,赵四火了。
而他还在县城的剧场跑场子,一晚几百块,挣得都是汗水钱。
转折发生在2018年,短视频兴起,房岩抓住了那波“第一批流量红利”。
他一个人写段子、拍短剧、剪视频,一天拍到凌晨。
别人躺着刷手机,他琢磨包袱怎么落得准。
突然一条火了,点赞飞起来,评论说这哥们就是生活里走出来的,“真,不像演的”。
于是,“房岩小哥”成了抖音笑料天花板之一。
账号粉丝蹭蹭的往上涨,十万到百万,百万到千万。
有人靠脸红,他靠的是观众的笑声。
可红得快,摔得也快。
房岩结过一次婚,有个孩子。
那几年事业不顺,合作破产、投资失败,一口气赔了上千万。
人到中年最惨的就是,婚姻散了,钱没了。
他在直播里说,那段时间,最怕的就是晚上。人一安静,就开始琢磨自己到底图啥。
但命运没把门彻底关上,“天津范姐”走进了他的人生。
她是短视频另一位的狠角色。
镜头里能控场,现实里能扛事。
精明、直爽、敢怼敢说,粉丝都叫她“女版郭冬临”。
她看中房岩的那股真劲,也看见那团火还在。
于是投钱、投人,帮他重振旗鼓。
两人从合作拍段子,到一起搞带货。
一个抖包袱,一个压节奏,镜头两边都是笑。
粉丝那时开玩笑说要是能成一对就齐活了。
没想到玩笑变成现实,从“范姐”和“岩哥”到“老婆”和“老公”。
他们这段戏,从剧本写进了民政局的户口本。
婚礼这天,他朋友圈没上鸡汤,也没摆包袱,只丢下一句,“我们结婚啦”。
这五个字比所有段子都真实,评论里粉丝们笑开了花,说这是“持证上岗,实名制爱情”。
在文末尾处他们还提到那首两个人第一次合唱的歌,说从那天起,人生副本多了一个玩家。
一句话,既浪漫,又地气。
结婚当天,房岩一身笔挺西装,头发抹得锃亮,但东北那股贫劲还是藏不住。
上台嘴角往上翘,感觉像下一秒要抖个梗。
范姐穿金色旗袍,端庄里透喜庆,平时镜头前的“毒舌”收住了锋,笑出来很柔和,像电视剧里女主走红毯。
网友调侃:“短视频里是职场反转女王,现实里是被爱情拿下的大女主。”
这画面,说不出的反差感。
五大家都知道,东北人办婚礼讲究排面。
房岩的婚礼,直接把这两个字放到屏幕最亮的位置。
迎亲车队像豪车展,劳斯莱斯一排起步,前面红旗领队,后面宾利压阵。
有人掰着指头数,最少十多辆,按均价八百万去想,这一趟车队接新娘,得上亿。
路人都看傻了,纷纷掏手机拍视频,评论区一句——
“这不是婚礼,这是东北版《速度与激情》。”
婚礼现场同样壕气冲天。
现场布置从走廊到主舞台,照片墙拉出几十米。
大厅主色是奶白和金色,天花板的珍珠灯一盏挨一盏,光落下来就像滤镜。
新娘服装更是精致,早场旗袍,中场婚纱,晚宴礼服。
房岩也不落下,西装、唐装、礼服三套轮番登场。
后台站满伴郎伴娘,热闹到像春晚准备区。
宴会灯光打亮,范姐从二楼走下,探照灯跟着,她像要走进一段很久以前就写好的剧本。
房岩伸手接住,掌声在那一刻响亮全场。
婚礼现场的嘉宾名单,也够炸。
本山传媒的程野、田娃亲自到场。
程野登台一唱《咱们屯里的人》,台下欢呼声盖过音响。
有人笑说:“生怕程野来一段“哭活儿”表演”。
田娃接力演出,东北腔一开,全场笑出猪叫。
还有歌手关喆,唱了一首《想你的夜》,灯光一打,新娘落泪。
房岩在台下鼓掌,眼神有点飘——
那种飘,不是装,是实在忍不住。
这辈子他上过的最大舞台,竟然是自己的婚礼。
从小剧场到大舞台,从直播间到婚礼殿堂。
房岩这条路摔过跤,掉过坑,笑过也红过眼睛。
现在把笑留在台前,把人留在彼此身边。
范姐“投资”了他一段事业,他回馈了一场婚礼。
有人说这场婚礼太壕,有人说太高调。
可了解他俩的人都知道——
他们拼了十年,不是为了炫富,而是为了这一天能挺直腰杆说一句:
“这辈子,我也活成段子里的结局。”
红毯尽头不是镜头,而是真实的生活。
房岩和范姐的故事,像他们的笑话一样——
荒诞、热闹、真情实感。
来源:娱乐女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