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构业务流程与模式,驱动社会深刻变革的过程。当前,文化内容的创作、传播与消费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传统的、条块分割的文化管理体制,正面临治理对象复杂化、治理环境网络化的全新挑战,该体制反应相对迟缓、主体较为单一的
转自:中国改革报
□ 杨丽丽
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构业务流程与模式,驱动社会深刻变革的过程。当前,文化内容的创作、传播与消费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传统的、条块分割的文化管理体制,正面临治理对象复杂化、治理环境网络化的全新挑战,该体制反应相对迟缓、主体较为单一的问题日益显现。因此,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必须顺应数字化浪潮,改革的核心在于转变治理思路,从过去政府单一主体的“管理”模式,逐步转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以更好适配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新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协同治理策略破解改革难题,对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现代文化治理体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切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搭建数字平台
联通政企社协同网络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构建高效且开放的数字平台,是打通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主体渠道,达成文化协同治理的基础策略。具体而言,该策略的实施需从以下三方面着力推进。
首先,需以政府为引领,搭建国家或区域级“文化大数据中心”,大力整合文旅、广电、文物、新闻出版等多系统的数据资源,借助统一数据采集及接口标准的制定,汇集文化场馆、产业运营、公共服务以及网络舆情等海量数据,构建全面、权威的文化治理“一张图”,为精准决策与协同管理提供稳固数据支撑。
其次,应构建具备集成功能的在线协同作业平台,可以开发一个整合政策发布、项目申报、线上评审、民意征集、社会监督等功能的综合性平台,政府可利用平台发布产业扶持指南及采购需求;文化企业、文艺院团借助“一站式”途径,可完成项目申报及进度查询;公众和专家可轻松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与决策。
再次,平台要着力营造创新生态,推动各主体自主连接并实现价值共创。平台可针对小微文创企业智能化匹配投资机构、技术供应商及市场渠道,为非遗传承人牵线设计师、电商平台与直播资源,借助提供孵化、融资、推广等全流程服务,释放社会力量的创新活力。
制定标准规范
统合跨域文化治理规则
在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网络中,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是确保各方有序协作、保障文化治理跨域高效运行的根本性规则保障。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数据、内容与权责三个维度构建系统性的标准框架。
其一,建立文化数据资源的核心标准体系。应由国家级文化大数据标准委员会牵头,联合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制定覆盖数据采集、分类编码、安全开放、交互接口等一系列技术与管理标准。例如,为全国博物馆的数字化藏品建立统一的元数据规范,使不同机构的数字资源能够无缝聚合与检索,为构建中华文化遗产数字大宝库奠定基石。
其二,亟需针对新兴文化业态完善内容治理与版权规则。面对AI生成内容、短视频、元宇宙场景中的知识产权界定、算法伦理审查、数据隐私保护等新挑战,必须由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头部平台、法律专家及用户代表共同参与,研制兼具约束力与适应性的行业准则与操作指南。
其三,必须通过标准明确划定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权责边界。包括明确政府在政策制定、底线监管与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导责任,规范企业在内容自审、数据合规、算法公平方面的义务,同时赋予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开展信用评价的权力,并保障社会公众与第三方机构的监督参与权利,形成“负面清单”管理下的共治共管格局。
构建评价体系
动态优化协同治理效能
为确保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文化协同治理不致流于形式,需构建一套科学、多元且动态的评价反馈体系,实现精准评估治理效果、不断找出问题并推动系统升级,形成“决策—执行—反馈—改进”的良性治理回路。
该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聚焦指标设计、技术支撑与结果应用三个核心环节。一方面,应跳出以经济指标或单一政绩为唯一考量的传统局限,构建一套整合多维度价值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具体而言,指标应包含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管理效能和创新发展四大类别,且按照不同区域与文化领域的特点确定差异化权重。另一方面,需引入大数据技术达成对治理效能的全时段监测与智能式评估,借助此前搭建好的文化大数据平台,自动采集并分析公共服务平台访问量、项目推进进度、网络舆情情感走向、文化市场交易起伏等实时数据,达成从“事后总结”到“过程监测”与“前瞻预警”的转变。最终核心是设立评价结果与政策优化、资源分配的硬性联动机制,评价报告需面向社会公开,且作为下一年度财政资金分配、政策试点筛选、相关部门绩效考评和合作企业准入与退出的关键参考,需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开展独立评估工作,拓宽公众线上评议的途径,将多元主体的满意度作为最核心的校正要素。
数字技术快速渗透文化领域,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带来历史性机遇,而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有效的协同治理体系。本文提出的搭建数字平台、制定标准规范、构建评价体系三大路径,为解决多元主体协同配合、规则统一、效能优化等问题提供了全方位方案。借助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的双重驱动,不仅能助力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壁垒,更能有效释放文化创新活力、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这既是顺应数字时代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蓬勃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更为构建现代文化治理体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蓝本。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