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心里咯噔:这不是在说我们这批人?2023心理健康蓝皮书直接给数据:18-35岁里42%同款“低配得感”,女生占58%。
先问一句,有多少人一收到礼物就先慌张推辞,像烫手似的?
昨天刷《毛雪汪》,李雪琴说“总怕自己配不上”,弹幕瞬间刷屏。
我心里咯噔:这不是在说我们这批人?2023心理健康蓝皮书直接给数据:18-35岁里42%同款“低配得感”,女生占58%。
一句流行词:原来“我不值得”竟成了时代通。
娇娇是我闺蜜,昨晚又干那事:同事送她一杯喜茶,她回赠一杯拿铁再外加三个问号表情,生怕欠人。
她照镜子不敢穿新裙子,怕被说“胖”。
我问她图啥,她说:怕万一被发现不够好,连奶茶都喝亏了。
这心理链条我捋过:第一步,外界给好意→第二步,脑子立刻敲响警报:你何德何能→第三步,赶紧还回去,连本带利。
于是,美衣服成了壁橱收藏品,好机会成了别人跳板。
北大那帮人真动手了。
他们拉了一批志愿者,21天仨小动作:每天写三件自己干成的屁事,对着镜子夸自己一句,人家请客先说谢谢。
一个月后,实验组“我挺不错”打分涨了37%。
数字冷冰冰,但落到个人身上,就是有人敢穿吊带去公司年会,有人终于提了加薪,还有人敢把朋友圈三天可见关掉。
杨天真那头更野。
大码女装PLUSMALL卖了3个亿,她不偷着乐,反手做公益,把心理咨询塞进购物袋。
我跟了她直播间一次,她在镜头前啃鸭脖,一句“姐就配”把我逗笑,屏幕外却戳中泪点。
现在大厂的hr也卷这门课:字节内部上线“值得力”小程序,阿里搞“配得感打卡群”,员工早上醒来先往群里扔一句“我今天就配拿全勤”。
有人笑傻,但真有人从不敢发言到敢开麦pitch。
怎么落地?
我试过最轻的三招:
手机装个备忘App,每天睡前打“今天我哪一刻值得被夸”;
把奖状便利贴贴冰箱门,路过就看见;
拉个三人夸夸群,收到赞美不立刻回礼,打一句谢谢完事。
小得离谱,管用得离谱。
三礼拜后,我居然敢跟老板多要了两天年假,没哆嗦。
世界够烂了,我们自己就别再加税。
不是鸡汤,是算账:你都不信自己值,别人凭啥出价?
别再拿“谦虚”当挡箭牌,那不是客气,是自我打骨折。
一句话收尾:先在心里把价签撕掉,才敢往生活里标高价,不然永远在清仓区打转。
来源:才思敏捷风声8r83n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