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多位老人中招,警方已接入!家人千万要注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0 20:20 1

摘要:民警倪之晗接警后立即上门劝阻,却遭到黄阿姨强烈抵触。面对这一情况,倪之晗没有气馁,而是结合真实案例,耐心讲解诈骗分子的套路,让黄阿姨成功认清骗局,停止转账。

昨天是重阳节

当我们思考如何向父母表达孝心时

诈骗分子也盯上了“老年市场”

他们利用老年人接触信息渠道有限
判断能力较弱的特点

精心编织一个个“温柔陷阱”

为守护老年人的的财产安全

瑞安警方整理了常见的诈骗类型

请大家提高警惕、转发周知

“投资理财”骗局

民警倪之晗接警后立即上门劝阻,却遭到黄阿姨强烈抵触。面对这一情况,倪之晗没有气馁,而是结合真实案例,耐心讲解诈骗分子的套路,让黄阿姨成功认清骗局,停止转账。

▲ “别管我”→“谢谢你”!群众180°转变,发生什么大事了?

套路分析

不法分子通常潜伏于各类投资社交群,通过扮演“专业老师”或“成功股民”,以“高回报、零风险”为诱饵,诱骗老年人下载虚假投资平台。他们往往先让老年人小额投入并迅速获得返利,待其放松警惕后,再以“内部消息”“重大机会”等话术,怂恿老年人投入大额资金,最终关闭平台,卷款消失。

警方提醒

投资有风险,高回报往往伴随高风险。建议老年人在投资前多与子女商量,并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

“刷单返利”骗局

注册后,陈阿姨被拉入一个任务群。群里一个自称“派单员”的人给陈阿姨发来一个付款二维码和返现网址链接,承诺扫描二维码充值完成任务即可返还本金和佣金。陈阿姨信以为真,先后扫码转账了11000余元。但很快,她就发现网址链接无法返现,对方也消失不见了,这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

套路分析

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微信等老年人活跃的社交网络平台精准寻找目标,以“点赞赚钱”等话术抛出诱饵。随后引导下载虚假APP,将受害人转移至可控环境。初期通过小额返利建立信任,最终以“联单任务”等理由诱导大额转账,得手后立即切断联系。

警方提醒

所有“点赞、刷单、做任务”能返利的都是诈骗。天上不会掉馅饼,切勿相信轻松赚钱的谎言。

“冒充客服”骗局

10月13日,家住飞云街道的刘老伯(化名)在浏览某短视频平台时,收到一条陌生私信。对方声称刘老伯不慎开通了平台直播会员,如不立即取消每月将自动扣费。

由于刘老伯平时确实常刷短视频,担心自己误触开通,便急忙询问如何取消。对方顺势引导他下载了一款名为“志慧通”的APP,并以“指导操作”为由要求开启屏幕共享。随后,刘老伯手机就接连收到银行卡扣款短信,累计被转走3000余元。

套路分析

诈骗分子首先冒充平台客服,以"会员自动扣费"为由制造紧张气氛,利用老年人怕吃亏的心理诱其入局。随后诱导下载远程控制软件,以"指导操作"为名开启屏幕共享,实则借此窥探支付密码与验证码。一旦掌握便立即发起转账,在老年人尚未察觉时完成资金盗刷。

警方提醒

“冒充公检法”骗局

近日,张老伯(化名)在家中接到一通自称是某地公安机关的来电。对方声称张老伯涉嫌参与一起重大洗钱案件,并出示了“逮捕令”,要求他立即将名下所有银行账户资金转移至“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张老伯在恐慌之下失去判断,按对方指示匆忙完成转账。操作结束后,他回拨电话发现对方已失联,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套路分析

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公检法”权威的敬畏之心,通过伪造文件、警官证、变换号码等手段营造逼真的诈骗场景,以“违法犯罪”“账户冻结”等说辞制造恐慌,让老人在慌乱中丧失判断,乖乖奉上积蓄。

警方提醒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社交软件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凡是通过电话、互联网办案的,都是诈骗!

这个重阳节

除了问候与礼物

不妨陪父母聊聊反诈知识

真正的孝心,不仅在关怀日常

更在守护他们远离诈骗伤害

请记住:子女耐心的提醒

能破解最高明的骗术

家人温暖的陪伴,可抵御最精巧的套路

让我们用亲情筑起防诈墙

共同守护父母的幸福安康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案件聚焦点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