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场她一句“丢嗲”把台下人全逗笑,却把粤语最后的倔强摆到了台面:这门方言,快被我们手机里的普通话磨没了。
2024年5月,广州,79岁的“娇姐”吴苏妹突然带着全家三代一起冲上热搜。
不是花边,也不是综艺炒作,而是她刚领了广东省“终身成就戏剧家”这块最高牌。
现场她一句“丢嗲”把台下人全逗笑,却把粤语最后的倔强摆到了台面:这门方言,快被我们手机里的普通话磨没了。
有人翻旧账,说她靠《外来媳妇本地郎》红,可她60年舞台从没断过,这回连修复版4K都拿下收视第一。
儿子杨成也没啃老,偷偷配完央视《大运河》粤语版,又导了个《方言博物馆》,居然拿到扶持资金。8岁孙女杨乐乐更离谱,少儿粤语故事赛直接抱金奖回家,奶声奶气里全是地道老广味。
抖音上,娇姐一人撑场,录“化州话教学”,一条三百万播放,86万粉天天催更。
有人嫌她“闹腾”,她笑笑,转身去中山图书馆开课,免费教细路仔咬准每个入声。
有街坊拍到她下课打车,司机问“娇姐干嘛不坐专车”,她指指旁边背着书包的孩子,“唔好浪费,钱要留俾佢地买书”。
年初一广东卫视那段《粤讲粤开心》,一家三代站满镜头:她站中间,老伴递水,儿子递麦,孙女来段Rap。
弹幕刷屏:这特么才叫传承。
所以别再说方言会死。
只要有人肯像娇姐这样天天喊、大声笑、带住屋企人一齐玩,广州的声音就散唔去。
来源:敏锐百灵鸟svQI5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