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超级周期”炸裂:这些龙头要接住“涨价红利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05:17 1

摘要:2025年以来,存储芯片市场的“涨价潮”早已脱离“温和修复”范畴,演变为“超级周期”级别的疯狂演绎。其中,DDR4作为传统存储的核心品类,10个月内价格涨幅近6倍,成为市场最直观的“涨价信号”;而HBM(高带宽内存)因AI算力的极致需求,供需矛盾更是尖锐——2

2025年以来,存储芯片市场的“涨价潮”早已脱离“温和修复”范畴,演变为“超级周期”级别的疯狂演绎。其中,DDR4作为传统存储的核心品类,10个月内价格涨幅近6倍,成为市场最直观的“涨价信号”;而HBM(高带宽内存)因AI算力的极致需求,供需矛盾更是尖锐——2026年全球HBM需求预计达1200万张GPU板卡,但产能仅48万片/月,缺口率超80%。

从供给端看,三星、SK海力士等巨头已将传统DRAM产能向HBM倾斜,2026年DRAM/NAND扩产规模仅30万片/月、50万片/月,远低于45万片/月(DRAM)、50万片/月(NAND)的需求增量,缺口率超15%。这种“供给端战略性收缩+需求端AI驱动爆发”的错配,让存储芯片价格从“现货端”向“合约端”全面传导:2025年第四季度,三星、SK海力士DRAM/NAND合约价最高上调30%,服务器级DDR5提价幅度超25%,华强北市场1TB硬盘价格较2024年底上涨27%,2TB硬盘更是飙升40%至320元。

存储芯片的“超级周期”,本质是“AI重构存储需求格局”的结果。从“需求-供给-技术”的传导链条看,A股市场的受益方向主要集中在存货重估、国产替代、先进封装、下游应用四大赛道,以下10只龙头股或成为“涨价红利”的核心承接者:

存货重估是存储芯片“涨价周期”中最直接的业绩弹性来源——低价采购的晶圆库存,在价格上涨后,通过“成本与售价的差额”转化为利润。这类公司的核心逻辑是“库存规模+成本优势”。

德明利(001309.SZ):2024年存储营收47.73亿元,消费级DDR4内存模组已实现量产出货。其2024年低价采购的DRAM晶圆成本较2025年现价低20%-30%,若以6.5亿元存货计算(对应16万片DRAM晶圆,成本35美元/片),当前市场价涨至52美元/片,存货重估收益可达2720万元,2025年第四季度毛利率或环比提升5-7个百分点至22%。江波龙(301308.SZ):2024年存储产品营收63.41亿元,企业级DDR4 RDIMM内存条最高支持3200MT/s,容量覆盖16GB、32GB。其恢复的DDR4测试与制造产能,能较好满足客户对DDR4的需求,低价库存的“重估红利”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集中释放。佰维存储(688525.SH):2024年存储芯片营收51.94亿元,DDR4产品已实现8Gb容量量产。其“消费级+工业级”的DDR4产品线,覆盖了服务器、PC、智能终端等多个领域,低价库存的“量价齐升”将推动业绩快速增长。

存储芯片的“国产替代”是国家战略的核心方向,长鑫存储(DDR5)、长江存储(NAND)的产能扩张与技术突破,将推动国内厂商在“传统存储”与“高端存储”领域的份额提升。

长鑫存储(未上市):2025年DDR5产能达10万片/月(占比33%),14nm工艺良率提升至85%。其DDR5产品已进入国内服务器市场,2025年第四季度国内服务器DDR5市场份额有望超40%,成为“国产替代”的核心力量。长江存储(未上市):2025年NAND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2%提升至15%,国内市场份额超30%。其296层3D NAND进入风险量产,单价较V8提升20%,2026年国内服务器SSD市场份额有望超40%,成为“国产NAND”的龙头。

HBM的核心技术是“3D堆叠”与“混合键合”,国内厂商若能掌握这些技术,将受益于HBM的“产能缺口”。

佰维存储(688525.SH):子公司芯成汉奇掌握HBM3E封测技术,2026年有望获得华为30% HBM封测订单。单颗封测服务费约2美元,对应营收增量超10亿元,成为“先进封装”的核心受益者。通富微电(002156.SZ):作为国内封测龙头,已掌握HBM3的封测技术,与英伟达、华为等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其HBM封测产能的扩张,将受益于HBM的“产能缺口”。

存储芯片的需求最终来自“下游应用”,绑定大客户的模组厂与分销商,将直接受益于“AI服务器、数据中心”的存储需求爆发。

德明利(001309.SZ):与字节跳动、阿里云签订百亿级长期协议,锁定2026年30%产能,价格随DRAM现货价浮动。这种“绑定大客户”的模式,将确保其“量价齐升”的持续性。江波龙(301308.SZ):Lexar品牌SSD在京东销量同比增长120%,国产颗粒占比从32%提升至58%。其“消费级+企业级”的SSD产品线,覆盖了个人用户与企业用户的需求,将受益于“AI服务器、数据中心”的存储需求爆发。

存储芯片的“超级周期”,本质是“AI重构存储需求格局”的结果。从“短期业绩弹性”到“长期技术突破”,从“国产替代”到“下游应用”,A股市场的受益方向已清晰可见。对于投资者而言,需重点关注“存货重估”的短期机会(如德明利、江波龙)、“国产替代”的长期机会(如长鑫存储、长江存储)、“先进封装”的瓶颈机会(如佰维存储、通富微电)以及“下游应用”的绑定机会(如德明利、江波龙)。

尽管“产能恢复”与“需求波动”是潜在压力,但“AI驱动的存储需求爆发”是长期趋势,存储芯片的“超级周期”仍将持续演绎。对于投资者而言,抓住“涨价红利”的核心,仍是“绑定大客户、掌握核心技术、受益于国产替代”的龙头企业。

来源:题材挖掘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