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立冬穿单衣,晚立冬冻死牛”,11月7日立冬是早是晚?冷冬?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0 22:10 1

摘要:时间过得真快,再过一周多,11月7号就到立冬了!立冬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交接。此时,太阳的位置到达黄经225度,日照时间越来越短,气温也越来越低,意味着秋天的结束,冬天的到来。

导读:11月7立冬要来啦!今年冬天真要穿单衣?农谚这么准吗?

时间过得真快,再过一周多,11月7号就到立冬了!立冬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交接。此时,太阳的位置到达黄经225度,日照时间越来越短,气温也越来越低,意味着秋天的结束,冬天的到来。

老辈说:“早立冬穿单衣,晚立冬冻死牛”——今年立冬来得早,难不成冬天能暖和?

“早立冬穿单衣,晚立冬冻死牛”。

“穿单衣”形容冬天不冷,暖和,穿单衣就行;“冻死牛”意思连皮糙肉厚的老牛都可能冻坏,说明是极端的寒冷!

但“早”和“晚”不是指一天里的早晚,而是看农历月份。简单说:

早立冬:立冬节气落在农历十月上半月,也就是十月十五之前。

晚立冬:立冬节气在农历十月下半月,十月十五后。

总结:“立冬来得早,冬天就暖和,立冬来得晚,冬天就寒冷”

今年啥情况?去年立冬是农历十月初七,妥妥的“晚立冬”,结果冬天冷得全国多地破纪录。2025年11月7号立冬,换算农历居然是九月十八!比去年提前了快20天,落在十月前头,绝对是“早立冬”。按照老话儿,今年冬天大概率是暖冬。

老祖宗的智慧:这些农谚藏着啥秘密?

农谚不是瞎说,是古人几百年观察天气的精华!日积月累总结的规律,合并几个经典的,更明白:

1. 暖冬警告组:像“立冬在头,暖冬不愁;立冬在尾,寒冬难违”。如果立冬赶农历十月开头(头),冬天暖和,赶尾巴(尾),寒风刺骨躲不掉,得做好准备。还有“十月立冬早,柴火省不少,十月立冬迟,老牛裹棉丝”,意思是早立冬省暖气费,家家舒服;晚立冬,非常寒冷,连怕冷的老牛都得披上棉。

2. 寒冬预警组:“早立冬,暖烘烘,晚立冬,冻死牛”,意思是早立冬,整个冬天都是暖烘烘的,晚立冬,冬天可能非常寒冷,老牛都冻死。

更狠的是“冬前暖,冬后寒。冬前寒,冻翻山”。“冬前”指立冬来的早,“冬后”指立冬来的晚。意思是:立冬早(冬前感觉暖和),立冬后就不会太冷,如果立冬前就感觉很冷(立冬来的晚),那整个冬天冷的把山能冻住。

古人没天气预报,靠节气感知天地变化。早立冬说明秋天长,积温高,冬天自然温和;晚立冬则秋天短,冷空气来得猛。今年九月立冬,秋意还浓,暖冬概率飙升!

按农谚,今年是暖冬?咱得说说实际影响。农民伯伯最关心——暖冬对庄稼可不是啥好事儿!老话儿“冬前不冻地,冬后地开裂”就提醒:如果冬天暖和(冬前地不冻),来年土地可能干裂,影响春播。比如冬小麦,需要寒冷休眠,暖冬让它乱长,收成大减。反过来,“立冬来得早,粮仓要盖好”——暖和天粮食易受潮发霉,得早早密封仓库。

总之,11月7号立冬早到,农谚狂喊“暖冬来啦”!不管冷冬暖冬,提前备好羽绒服准没错。老话儿是智慧,但咱也得信科学——多看看天气预报,别光靠谚语瞎猜。

来源:深度邯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