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敢信吗?一场90分钟踢完的足球赛,最后让人记住的,竟然不是哪个球进得漂亮,而是比赛一结束,两拨人直接在场上动起了手。更邪门的是,就在观众们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的时候,电视直播的画面,“唰”一下就没了。
你敢信吗?一场90分钟踢完的足球赛,最后让人记住的,竟然不是哪个球进得漂亮,而是比赛一结束,两拨人直接在场上动起了手。更邪门的是,就在观众们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的时候,电视直播的画面,“唰”一下就没了。
这事就发生在10月26号,成都蓉城队在自己家门口,跟青岛西海岸队踢了一场。本来嘛,比赛结束了,大家握个手,各回各家,这事儿就算完了。可终场哨声反倒成了“开打”的信号。两边的队员火气冲天,你推我一下,我搡你一把,很快就乱成了一锅粥,据说至少有六个队员都卷了进去。看台上几万球迷都懵了,这哪是踢球啊,分明是演功夫片。
更让人看不懂的操作还在后头。按理说,出了这么大的乱子,现场的保安、工作人员得赶紧上来拉架,把人分开吧?可从后来流出来的一些手机视频里看,场面那叫一个混乱。不光是穿队服的,连一些穿着便装、不知道是干啥的人都冲进了场里,有拉架的,有拱火的,现场的叫骂声、推搡声此起彼伏。整个球场就像一个没人管的菜市场,秩序两个字,在那一刻仿佛不存在了。
最耐人寻味的,就是掐断直播这个举动。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信息传得比风还快。你这边电视信号一断,那边成千上万个球迷的手机就开始录像了。这种“我捂住眼睛,事儿就没发生”的做法,说白了,就是自欺欺人。你越是藏着掖着,不让大家看完整的录像,大家就越好奇,越觉得这里头有猫腻。结果就是,这场架没打消停,反倒是在网上闹得更凶了。短短半个钟头,那些记录了冲突瞬间的短视频,播放量直接冲破了一千万。这下好了,球没踢出名堂,打架倒打成了全国皆知的“大新闻”。
其实,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一下子就爆发的。这场大混战,根子早在比赛里就埋下了。就在下半场第68分钟的时候,成都队的队长周定洋,从背后给了对方球员一个凶狠的铲球。这一下,直接就把青岛队员的火给点着了。一大帮人立马冲上去围住裁判,要个说法。可当值裁判做了什么呢?他只是掏出了一张黄牌。这个判罚,在当时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里,根本压不住火。它更像是在告诉所有人:这点小动作不算事儿,你们自己看着办。
你可以想象一下球员当时的心情。青岛队那时候正为了保级拼命,每一分都关系到球队的生死存亡,他们是来拼命的。而成都队呢,坐拥全国最火爆的主场之一,在自己家门口被逼平,面子上也挂不住。双方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裁判那个轻描淡写的判罚,就像往一锅滚油里浇了一勺凉水,当时没炸,但为赛后的总爆发积攒了足够多的能量。当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这个积压了半场的怨气,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这场闹剧,把中国足球联赛管理上的几个大窟窿,清清楚楚地亮给了全国人民看。
第一个窟窿,就是赛后的秩序管理形同虚设。比赛一结束,球员通道、场地隔离这些最基本的安全措施,在那一刻好像都失效了。球员能轻而易举地聚在一起发生冲突,说明根本没有人去做有效的隔离和疏导。工作人员看似在场,却没能第一时间控制住局面,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失职。
第二个窟窿,是安保力量的问题。一个职业联赛的赛场,怎么就能让那么多无关的人那么容易地冲进核心区域?这说明安保不仅是人手不够,更是专业能力不够。他们不知道在突发情况下该做什么,怎么做,只能跟着乱跑,甚至自己也成了混乱的一部分。
第三个窟窿,也是最根本的一个,就是我们的足协,对于这种赛场暴力,一直以来都缺少一个明确、严厉、并且能迅速执行的处罚标准。每次出了事,处理流程都特别慢,调查来调查去,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罚几个钱,停几场赛,根本不痛不痒。这种“和稀泥”的态度,久而久之就给所有球员一种错觉:在场上打架,后果也不严重。既然打一架的成本这么低,那火气上来了,为什么不动手呢?说白了,就是规矩没立起来,坏了规矩的人,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看看国外的成熟联赛是怎么做的吧。去年意甲也发生了球员冲突,人家怎么处理?直接就是长达一年的禁赛。这种处罚,足以让任何一个职业球员掂量掂量动手的后果。再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他们的J联赛早就建立了一套非常严格的赛后离场制度。比赛一完,球员必须按照规定路线和顺序离开球场,教练也不能随便进入场内。正是这种把规矩做到细节里的做法,才有效避免了赛后冲突的发生。
人家是在用制度管人,而我们,似乎还停留在靠现场工作人员的临场反应来“打补丁”的阶段。制度的缺失,或者说制度成了一纸空文,这才是最可怕的。它让每一次小摩擦,都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大混战。
当一场足球赛的最高潮,不是来自于球员的精湛球技,而是来自于赛后的拳脚相加时,这本身就是中国足球的悲哀。成千上万的球迷买票进场,想看的是一场精彩的对决,而不是一场低级的斗殴。我们渴望绿茵场上出现英雄,而不是只会挥拳头的莽夫。如果连最基本的比赛秩序都保证不了,那我们还怎么去谈发展,怎么去谈进步,又怎么能指望中国足球有朝一日能真正“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呢?
这场闹剧,是时候让管理者们好好反思一下了。对此,你怎么看?你觉得要杜绝这种现象,最应该从哪里下手?把你的想法留在评论区,大家一起聊聊吧。
来源:滤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