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百姓手里攥着大把大把的金圆券,早上还能买头牛,到了晚上连个鸡蛋都换不来。
一个政权快要走到头的时候,什么东西最靠得住?
不是军队,也不是人心,而是黄澄澄、硬邦邦的金子。
1948年秋末冬初的上海,就是这么个光景。
老百姓手里攥着大把大把的金圆券,早上还能买头牛,到了晚上连个鸡蛋都换不来。
纸票子成了废纸,家家户户的积蓄打了水漂,满大街都是绝望和怨气。
可就在这片愁云惨雾底下,一场能决定国运的大买卖,正借着黄浦江的夜色,悄没声儿地干起来了。
这事儿的核心,就是把整个国家的家底——那堆积如山的黄金,全都搬走。
操办这事的总老板,就是蒋介石。
那时候,他嘴上说着要“下野”,要退休,可手里的权杖攥得比谁都紧。
那时候的国民党,就像一艘千疮百孔的大船,到处都在漏水,眼瞅着就要沉了。
东北、华北、华东,三大战役的炮声一阵紧过一阵,基本上已经给他的政权判了死刑。
船里面也不消停,李宗仁他们那帮桂系的人,天天在旁边盯着,就盼着他赶紧让位。
内外交困,搞得蒋介石焦头烂额。
“下野”这步棋,他不得不走。
但这可不是认输,而是换个玩法,明着退,暗着进。
蒋介石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想翻盘,以后还得有兵、有地盘。
但最要紧的,是得有钱。
不是那种印出来就不值钱的纸票子,而是不管在哪儿都认的硬通货——黄金。
金圆券这事儿办砸了,把政府最后一点信用都败光了。
他看着老百姓辛辛苦苦换来的钱变成一堆垃圾,比谁都明白,只有黄金,才是他日后卷土重来的“老本儿”。
一个天大的计划就在他脑子里成型了:赶在交权之前,把国库里的黄金、银元、美钞,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挪到他选好的后路——台湾去。
1948年12月1号的晚上,上海天冷得厉害。
平常热闹非凡的外滩,那天晚上突然就戒严了,街上一个鬼影子都看不到,只有巡逻兵的皮靴子踩在地上,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
这不同寻常的安静,正掩护着一件大事。
后半夜,黄浦江边的中国银行码头上,黑灯瞎火的。
就听见一群挑夫吭哧吭哧地喘着粗气,肩膀上压着死沉的木箱子,那箱子都用铁皮包了角,一看就不是普通货。
他们在当兵的监视下,一趟一趟地把箱子往一艘叫“海星号”的船上搬。
箱子里头,就是国库的第一批黄金。
这事儿干得再隐秘,也架不住有眼尖的。
一个英国记者就觉得不对劲。
码头好端端的戒严,还是在中国银行的地盘上,那些挑夫一个个被压得腰都直不起来,这不明摆着是在运什么极重的东西嘛。
他一琢磨,猜到了八九不离十——这是在偷运黄金!
消息通过路透社一下子就捅出去了,香港的报纸一转载,国内更是炸开了锅。
可蒋介石早就想好了对策,明面上,所有手续都做得滴水不漏,说是中国银行内部调拨资产,谁也查不出毛病。
这第一批运走了多少?
说法不一。
当时管海关的美国人李度后来回忆说,有八十吨,差不多两百六十万两。
可银行自己的高管又说,是分两次运的,加起来有两百五十七万多两。
第一船直接开到台湾基隆,第二船在厦门停了一下。
在厦门停这一脚,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歇歇。
这步棋,暴露了蒋介石的另一层心思。
厦门那个鼓浪屿,对他来说是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早年他不得志的时候,两次跑到那儿“休养”。
那个小岛,离大陆的政治风暴远,又跟台湾隔着一道海峡,进可攻退可守,早被他看作是心理上和战略上的一个完美跳板。
时间到了1949年1月20号,也就是蒋介石宣布“下野”的前一天晚上。
一艘军舰装着九十万两黄金,在海军护送下,又从上海出发,目的地就是厦门鼓浪屿。
黄金被悄悄卸下来,藏在了岛上的一个临时金库里。
第二天,蒋介石就发表文告,正式“引退”,让李宗仁当了代总统。
这手玩得漂亮。
一个马上要“退休”的人,在前一天晚上还忙着转移国家财产。
他把总统的虚名给了李宗仁,自己呢,虽然下了台,却把整个政府的钱袋子牢牢抓在了手里。
他太清楚了,李宗仁一坐稳位子,第一件事肯定是查国库,到时候再想运黄金就难了。
所以他必须抢时间,跟自己的接班人抢时间。
刚“退休”没几天,1月27号,他就火急火燎地把管银行业务的林崇墉叫来,商量下一批黄金怎么运。
那会儿的他,哪像个心灰意冷的下野老头,分明就是个躲在幕后遥控一切的“影子老板”。
1949年的春天一到,解放军就跟开了闸的洪水一样,过了长江,南京丢了,上海也成了一座孤城。
蒋介石知道,留给他的时间真不多了。
走海路风险越来越大,他就把主意打到了天上。
2月7号,一架看着像普通民航客机的飞机,从上海龙华机场起飞,里面没一个乘客,只有一箱箱沉甸甸的黄金,足足十二万两,直飞台北。
这事儿还是没瞒住,风声传到了代总统李宗仁的耳朵里。
李宗仁气得跳脚,可他光有总统的名头,调不动军队也管不了银行。
蒋介石眼看撕破了脸,干脆不装了,直接动用私人关系,让自己的专机飞行员,又执行了一趟绝密任务,一次就运走了四十八万两黄金。
到这时候,经他手运到台湾的黄金,已经超过了四百万两。
这还没完。
5月份,上海解放的炮声已经响彻全城。
蒋介石本人躲到了舟山群岛,可心里还惦记着上海金库里剩下的那点家底。
他派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偷偷潜回上海,跟守城的汤恩伯碰头。
5月17号,就在震耳欲聋的炮声里,六辆军用大卡车,带着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大白天就冲进了中央银行,硬是把最后剩下的近二十万两黄金给提走了。
等到解放军进了上海,推开那扇厚重的金库大门时,看到的只是空空如也的货架和满地的碎纸。
蒋介石在台湾用这些黄金稳住了阵脚,发行了新台币。
而在上海,当人们推开中央银行金库那扇厚重的大门时,里面只有空荡荡的货架和吹进来的风。
参考资料:
《文汇记忆丨1949年,在蒋介石的幕后指挥下,700万两黄金被分批秘密运往台湾》. 文汇报.
李度.《我在旧中国海关四十年(1907-1949)》. 知识产权出版社.
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妥善处理。
来源:历史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