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晚上睡觉总憋气、打鼾震天响,以为只是“睡得香”?其实可能是被称为“夜间杀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盯上了。这种病不只是影响睡眠,全球约10亿患者正因此面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致命并发症的风险,可长期以来,要么靠调整生活习惯,要么戴正压通气(PAP)
晚上睡觉总憋气、打鼾震天响,以为只是“睡得香”?其实可能是被称为“夜间杀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盯上了。这种病不只是影响睡眠,全球约10亿患者正因此面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致命并发症的风险,可长期以来,要么靠调整生活习惯,要么戴正压通气(PAP)设备——不少人嫌戴着闷、不舒服,根本坚持不下来,治疗需求一直没得到满足。好在今年,全球OSA治疗领域迎来了大突破,十余款新药正在赶来,尤其是GLP-1类药物异军突起,甚至让过半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给千万家庭带来了新希望。
OSA的麻烦在于,患者睡着后上气道会反复塌陷,导致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有人一晚能憋醒几十次却自己不知道。过去能治OSA的药特别少,全球仅3款获批:替洛利生、索安非托只能缓解白天犯困,直到2024年底,明星药物替尔泊肽(一种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获FDA批准,才真正给中重度OSA合并肥胖患者带来了新选择——毕竟肥胖是OSA的主要诱因,脂肪堆在颈部会压迫气道,而替尔泊肽既能减重,又能改善呼吸。
今年6月,替尔泊肽更是落地中国,3期临床数据特别亮眼:接受治疗的患者平均减重20%,睡眠中每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少了27次;治疗一年后,单用药的患者里43%(安慰剂组仅15%)的OSA症状完全缓解,甚至变成“无症状的轻度状态”,如果再加上PAP设备辅助,缓解率直接冲到52%(安慰剂组14%)——这意味着,每两个用替尔泊肽的患者里,就有一个能摆脱夜间憋气的折磨。不止替尔泊肽,全球还有近10款GLP-1类药物在追,有的能激活多个代谢受体增强效果,有的做成了更方便的剂型,国内药企也没掉队: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华东医药和恒瑞医药的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都已经进入临床或获批研发,未来咱们自己的新药也能用上。
除了GLP-1类,还有不少“新思路”的新药在突破。今年1月,针对OSA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一款叫lorundrostat的口服药获批临床,它能降低体内醛固酮水平,减少咽部水肿,从根源减轻气道阻塞;5月,Apnimed公司的AD109传来好消息,这种由两种药物组合的“神经肌肉调节剂”,能激活上气道肌肉,让患者睡着后气道也能保持通畅——3期试验里,它让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平均降了55.6%,22.3%的患者症状完全控制,今年7月的第二次3期试验又达标,计划2026年初申请上市;7月,Incannex Healthcare的IHL-42X也有新进展,这种口服复方药能针对性改善OSA的低氧和高碳酸血症问题,适合更多类型患者;就连老药也有新用法,10月《柳叶刀》发表的研究显示,早年治癫痫的sultiame,能调节呼吸反应、增强上气道肌肉张力,中重度患者用后,呼吸暂停次数最多能降34.6%,给不想用新药的患者多了个选择。
这些针对OSA的新药研发突破,已经为全球上亿受“夜间憋气”困扰的患者带来了摆脱疾病的希望。目前,研究者们还在进一步探索更精准的治疗方向——比如通过分析患者的生理特征、发病机制等,划分出不同的OSA“亚型”,让药物能更精准地匹配个体需求,避免“一刀切”的治疗;同时,考虑到OSA发病涉及多条生理通路,科研人员也在尝试将不同靶点的药物联合使用,希望通过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疗效,未来有望让更多患者告别“睡不好、怕憋气”的困境,获得更便捷、有效的治疗体验。
免责声明:本文仅基于公开信息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治疗领域的新药进展,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或用药指导。OSA的诊断需经专业医疗机构评估,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合并疾病等综合制定,患者切勿自行判断病情或选择治疗方式、调整用药。
中文参考文献:
[1] 医学新视点. 过半患者症状“完全消失”!针对这一“夜间杀手”,全球十余款新药正为患者带来新希望[EB/OL]. 2025-10-30.
[2] 医药观澜. 全球OSA治疗迎新机:GLP-1类药物成焦点,多款创新药临床进展频出[EB/OL]. 2025-06-15.
[3] 医药观澜. 替尔泊肽中国获批OSA新适应症,减重+改善呼吸双获益[EB/OL]. 2025-06-08.
[4] 医学新视点. 老药新用再添例!sultiame治疗OSA研究登《柳叶刀》,呼吸暂停次数降幅超30%[EB/OL]. 2025-10-12.
来源:综合科周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