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柚寒烟,梧桐秋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0 20:23 1

摘要:空气是凉的,带着雨后泥土将湿未湿的气息。远远的人家,屋顶上正升起缕缕炊烟,那烟也是不慌不忙的,悠悠地融进傍晚薄暮的空气里,竟给那一片结着累累果实的橘柚林,笼上了一层淡淡的寒碧色。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只这十个字,那一片清冽而深沉的秋光,便仿佛从千年前的唐朝,一直漫漶到我的眼前来了。

空气是凉的,带着雨后泥土将湿未湿的气息。远远的人家,屋顶上正升起缕缕炊烟,那烟也是不慌不忙的,悠悠地融进傍晚薄暮的空气里,竟给那一片结着累累果实的橘柚林,笼上了一层淡淡的寒碧色。

而梧桐,那曾有过一树葱茏的梧桐,此刻是彻底地老了。它的叶子,不是一下子落尽的,而是一片,又一片,在你不经意时,以一种极从容、极安静的姿态,告别枝头,铺满一地斑驳的枯黄。

我总觉着,中国的秋意,是这般被“烟”与“色”酿出来的。它不是一种单纯的寒冷,而是一种弥漫在天地间的、无所不在的氛围。

那“人烟”是暖的,是人间灶火的延续,是生活的信号;可它偏偏“寒”了橘柚。这寒,便寒得有了情致,是人间烟火气浸润了自然风物后,生出的一种清寂的温存。

而那“秋色”,本是无形无影的,可诗人说它“老”了梧桐。一个“老”字,秋便不再是飘忽的季节,而成了一位丹青妙手,将它全部的笔力、全部的色泽,都凝练地、耐心地,一笔一笔敷染在那宽大的梧桐叶上,从绿到黄,从黄到褐,直至呈现出一种风霜沉淀后的、安详的苍古。这秋,于是便有了生命,有了年纪,有了说不尽的故事。

我总是不由地想起南国的秋,与这诗里的意境,是颇有些不同的。南国的秋来得迟疑,像个怯生的客人,总要被夏再三催促,才肯挪进门槛,且身上还带着夏的余温。草木也凋谢得慢,绿意是渐渐褪的,像一幅颜色过浓的画,被时光的雨水一遍遍冲洗,终于显出些淡淡的底子来。

而这样的秋,便少了一份决绝的、酣畅淋漓的意味。它太缠绵,太模糊,不如这“寒橘柚”、“老梧桐”来得这般斩钉截铁,这般意境分明。这里的秋,是宣告,是一种冷静而庄严的仪式。

在这仪式里,最耐人寻味的,便是这“老”的意境了。我们向来是怕老的,怕容颜的老去,怕生命的衰颓。可梧桐的老,却老得这样好看。它的叶子黄得灿烂,落得潇洒,即便只剩下一副清瘦的枝干,伸向秋日高而远的天空,也自有一种孤傲的、不屈的风骨。

那是一种生命在完成绚烂之后,坦然归于平淡的静美。它不喧哗,自有声;它不争春,自有格。这“老”,不是终结,而是一种升华,是生命在历经繁华雨打后,凝结成的一枚琥珀,透明、坚硬,内里封存着整整一个喧哗的过去。

唐人作诗,讲究气象。这十个字,气象便大得很。它不写悲,而悲悯自在;不写愁,而愁思暗生。那寒烟里的橘柚,是老农一年的指望,是实实在在的甜蜜;那秋色中的梧桐,是诗人笔下的意象,是精神上的观照。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二者一实一虚,一暖一寒,交织出一幅既入世又出尘的深秋画卷。我们在这画卷里,看到了生活,也看到了生命;看到了万物的凋零,也看到了凋零背后那永恒循环的、沉默的真理。

夕阳的余晖,终于一丝丝地收尽了。橘柚林上的那层寒碧的烟霭,渐渐浓重起来,与暮色融为一气。园子里的老梧桐,成了一個沉静的剪影。四下里愈发静了,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一声声,沉稳而有力,应和着这无边的、古老的秋意。

来源:华声全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