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信出版成立于1993年2月16日,于2019年7月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北京市。公司是国内出版行业领先企业,核心业务涵盖图书出版与发行、书店零售及其他文化增值服务,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和数智出版技术优势。
中信出版成立于1993年2月16日,于2019年7月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北京市。公司是国内出版行业领先企业,核心业务涵盖图书出版与发行、书店零售及其他文化增值服务,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和数智出版技术优势。
公司主营业务为图书出版与发行、书店零售及其他文化增值服务,所属申万行业为传媒-出版-大众出版,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职业教育、知识付费、知识产权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十,净利润第八
2025年三季度,中信出版营业收入为12.41亿元,行业排名10/19,行业第一名皖新传媒为68.51亿元,第二名中原传媒为66.2亿元,行业平均数为21.02亿元,中位数为12.41亿元。主营业务构成中,图书出版与发行6.52亿元占比72.06%,城市文化空间运营1.54亿元占比16.97%,数智服务9932.5万元占比10.97%。当期净利润为1.61亿元,行业排名8/19,行业第一名皖新传媒为9.63亿元,第二名中原传媒为7.79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66亿元,中位数为7942.67万元。
资产负债率低于同业平均,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中信出版资产负债率为31.55%,去年同期为32.88%,低于行业平均32.11%,显示公司偿债能力较强。从盈利能力看,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0.53%,去年同期为39.19%,高于行业平均30.79%,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良好。
董事长陈炜薪酬122.46万元,同比减少44.97万元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炜生于1978年11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传播学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法学专业,曾任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机关团委书记等职,2024年薪酬为122.46万,较2023年的167.43万减少44.97万。总经理段甲强生于1975年1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05年7月至2024年11月历任中信集团办公厅多处职位,2024年薪酬为20.41万。
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15.01%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信出版A股股东户数为1.36万,较上期减少15.01%;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4万,较上期增加17.66%。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11.51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2.31万股。大成中证360互联网 + 指数A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54.4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7.82万股。中欧价值精选混合A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51.52万股,为新进股东。
中航证券指出,中信出版在行业下行周期中展现稳健经营能力,叠加数智化战略持续推进,构建出“出版 + 服务 + 消费”三位一体的增长模型。具体亮点如下:一是主业表现稳健,2025年上半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中公司实洋市占率达3.06%,稳居单体出版社第一,多个核心品类领先,动漫游戏类图书市占率跃居行业第一;二是数智出版加速推进,上半年新增企业级知识服务客户220余家,中信书院App内容传播量超1.3亿次,夸父AI平台全面提升出版链路效能;三是多元消费融合提速,中信书店提升选品精准度和用户粘性,IP新零售试点布局并筹备拓展新店,衍生品升发覆盖超100个IP。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1.92/2.12亿元,EPS分别为0.90/1.01/1.1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31/28倍,维持“买入”评级。
图:中信出版营收及增速
图:中信出版净利润及增速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财汇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