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75•山西省妇联发展历程回顾 | 在平安山西建设中促社会和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0 18:36 1

摘要:2025年是山西省妇联建会75周年。75年来,山西省妇联坚守初心使命,在推动男女平等、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道路上步履铿锵。为纪念山西省妇联建会75周年,我们特开设“风华75•山西省妇联发展历程回顾”栏目,循着时间脉络,回溯山西妇女事业的发展

2025年是山西省妇联建会75周年。75年来,山西省妇联坚守初心使命,在推动男女平等、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道路上步履铿锵。为纪念山西省妇联建会75周年,我们特开设“风华75•山西省妇联发展历程回顾”栏目,循着时间脉络,回溯山西妇女事业的发展足迹,定格历史中的闪光瞬间,展示我省妇女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本期我们推出拓新途中的巾帼力量之《在平安山西建设中促社会和谐》,邀您一同走进山西女性的精彩世界,领略她们在各领域绽放的璀璨光芒,汲取奋进力量。

在平安山西建设中促社会和谐

在平安山西的建设中,广大妇女以其独特的坚韧与担当,在各个领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们是基层治理的“减压阀”,活跃在社区一线,用爱心和耐心调解邻里纠纷、化解家庭矛盾,用温情与智慧筑牢了平安建设的第一道防线。她们是治安防控的“生力军”,主动参与社区巡逻、卡点值守、信息排查等志愿活动,凭借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成为守护家园安全的重要力量。她们是专业领域的“排头兵”,在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岗位上,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复杂问题提供有力支撑,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专业素养与担当。从扎根基层的社区工作者到坚守岗位的行业骨干,无数山西女性如杨蓉、李静、王凤情一样,将个人价值与平安山西建设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半边天”的深刻内涵,让平安的基石更加稳固,让和谐的画卷更加绚丽。

杨蓉:“幸福金刚里”的平安守护者

杨蓉是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也是扎根基层33年的“小巷总理”。

在金刚里社区这个“三难”(难干、难管、难防)老旧小区,杨蓉以党建为引领,首创“党建+警务”模式,将社区党员、志愿者、商户等力量凝聚成“红色堡垒”。她推行“家家搞治安,人人重防范”理念,构建起“居委会—院长—楼长—信息员—居民”五级防控网络,在网吧、旅馆设立“固定哨”“流动哨”,织就覆盖全社区的“治安天网”。她在基层治理中注重融入“家”力量,总结提炼出家庭婚姻纠纷“五色四盯三访”工作法,牵头建立太原市公安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息化平台,联合多部门推动家庭婚恋纠纷的实质性化解,通过和谐家庭建设推动社会安全稳定。

作为太原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她依托“杨蓉全国三八红旗手工作室”“杨蓉警务室”“杨蓉掌上警务室”,积极宣讲与祖国同成长、共命运的妇女故事,深入摸排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隐患,全面掌握辖区困境妇女儿童及其家庭情况,帮助解决妇女儿童的现实困难。她关心关注妇女儿童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提交的关于家庭教育、“两癌”筛查、专门教育等方面的建议都与妇女儿童工作息息相关。

李静:用法治和爱心筑牢女童保护“安全墙”

她以律师的专业筑牢公平正义防线,以公益的热忱守护儿童成长蓝天。她就是长治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山西弈锋诚律师事务所主任、长治弈锋诚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负责人李静。

执业26年来,李静始终扎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一线。她代理家暴离婚纠纷案,为当事人争取合法赔偿;她走进社区、学校开展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用通俗语言播撒法治种子;她承接“12338”妇女维权热线,用心化解家庭矛盾,让法律“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6年,李静成为长治首位“女童保护”志愿者,从此踏上公益普法之路。项目启动以来,长治市“女童保护”志愿服务团队聚焦儿童防侵害教育、心理健康关怀、成长环境优化等核心领域,通过专业培训、公益讲座、情景模拟课堂等多样化形式,将安全知识与自我保护意识传递到每一名儿童心中。她招募志愿者560名,考核上岗260名讲师,组建12支县级分队,开展2000余场公益讲座,有80000余名儿童受益(其中黎城、武乡两地适龄儿童防性侵公益讲座实现全覆盖),走出了一条有特色、全覆盖、制度化、课程化的公益普法之路。如今,她正推动全市寄宿制小学实现“女童保护”课程全覆盖,为乡村儿童筑牢“安全防火墙”。

从个案维权到群体守护,从课堂普法到制度建设,李静带领团队将“女童保护”打造成长治文明名片。长治市“女童保护”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她本人也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

王凤情:南虎滩村百姓的“解忧人”

作为一名基层调解员,她用真心化解矛盾、用温情守护和谐,成为了村民口中“定纷止争的主心骨”“解开心结的知心大姐”。她就是吕梁市方山县积翠镇南虎滩村妇联主席、调解员王凤情。

南虎滩村有900多口人,婚姻、邻里纠纷是“家常事”。2014年担任村妇联主席后,王凤情始终将维护妇女权益、关爱留守困境儿童作为自己的重点工作。哪个孩子学习上有困难了,哪位独居老人身体不舒服了,她都尽心尽力帮忙解决。2017年,她成为村里的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王凤情注重多方面了解纠纷的前因后果,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8年来成功调解各类纠纷60多起,实现全村“零上访”。

“调解先暖心,信任是基石。”她是困难群众的“贴心朋友”:薛某夫妇智障,双胞胎孩子高烧昏迷,她连夜送医垫付费用;刑满释放人员常某无依无靠,她送去生活用品,还帮其找到月入2000元的工作。村民说:“凤情把我们当家人,她的话我们信!”

王凤情用“小调解”筑牢“大平安”,在家长里短中播撒和谐种子,为平安建设注入最质朴也最坚实的力量。2021年,王凤情荣获山西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2022年1月,她被评为平安山西建设先进个人。

编辑 | 刘家瑜

2026年

《山西妇女报》《生活潮》

来源:山西半边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