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洼洼里的产业蝶变——兴县狮子洼村以产业为笔书写乡村振兴诗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18:30 1

摘要:这片典型的黄土高原村落,过去那种只靠土豆、玉米、谷子“老三样”广种薄收的日子已成往事。2018年,在村党支部引领下,村子迈出了变革的第一步——流转土地、整合资源,建成400余亩玉露香梨基地。

□ 本报记者 梁瑜

漫步在兴县蔡家会镇狮子洼村,秋风拂过大山的沟壑,曾经贫瘠的黄土地上,如今绽放出产业兴旺的勃勃生机。

这片典型的黄土高原村落,过去那种只靠土豆、玉米、谷子“老三样”广种薄收的日子已成往事。2018年,在村党支部引领下,村子迈出了变革的第一步——流转土地、整合资源,建成400余亩玉露香梨基地。

秋天的梨园里,橙黄的梨子簇拥枝头,微风轻拂间清香四溢,绘就一幅硕果累累的振兴画卷。从初春开始,山西海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团队进驻指导,从人工授粉到疏果拉枝,每一步均精心耕耘,让昔日的荒坡蜕变为山区美景。村民们在基地务工,年复一年见证奇迹:2021年香梨初挂果,2025年预计产量突破30万公斤,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50余万元,30多名乡亲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小香梨成了“致富果”。

产业振兴的种子一旦播下,便在这片沃土上多元生根。村民蔡换善的庭院里,两株工艺葫芦藤蔓攀爬,去年结出40多个葫芦,卖了2000多元。“葫芦通‘福禄’,销路广、寓意好,没想到房前屋后也能生钱!”他笑着感慨。

狮子洼村看准这份潜力,创新“党支部+葫芦基地+庭院经济”模式,携手周边村庄发展葫芦产业带,目标带动600多户农户,户均增收千元。与此同时,“南山中药材、北山果园”的格局悄然成型——1000亩中药材基地绿意盎然,300亩杂粮良种繁育田沃野连片,配套灌溉与科技管理,年创收20万元,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赢。

更动人的是文化赋能,村中戏剧人才辈出,晋剧班子活跃于晋陕蒙地区,年创收3万余元,唱响了黄土高原的“致富曲”,收益反哺产业与环境,让古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农文旅的深度融合,为狮子洼村插上腾飞之翼。春日梨花似雪,吸引八方游客;秋日梨果飘香,采摘体验络绎不绝。依山而建的窑洞古色古香,水缸、磨盘点缀街巷,诉说着农耕乡愁。村里大力整治环境,打造九曲广场、乡村公园,332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蓝图初现,湿地广场、汽车营地、民宿窑洞相继落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康养于一体。游客纷至沓来,农家乐里一碗酸辣冒汤下肚,老乡们热情招呼:“现在通水通电,住得比城里舒坦!”乡土旅游不仅带火了“颜值”,更开出“效益”,去年村集体收入突破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攀上13000元高峰。

如今的狮子洼村,产业如繁星点亮振兴之路。2024年,人居环境提升与葫芦示范基地项目如火如荼,未来将深挖红色资源与乡土文化,让农文旅融合的画卷更绚烂。从脱贫村到“全省实践交流基地”,狮子洼正以产业为笔,在黄土高原上书写一部生动的振兴史诗。

来源:吕梁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