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生死时速!太原森林消防极限演练:无人机侦察+双泵灭火震撼全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0 17:38 1

摘要:为全面落实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六个能力”(火源管控、早发现、早灭火、灭大火、防复燃、抓统筹)要求,检验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多部门协同处置能力,10月29日,太原市2025年度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演练暨森林消防培训技能竞赛在万柏林区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举行。

为全面落实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六个能力”(火源管控、早发现、早灭火、灭大火、防复燃、抓统筹)要求,检验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多部门协同处置能力,10月29日,太原市2025年度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演练暨森林消防培训技能竞赛在万柏林区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举行。

国家消防救援局山西机动队、太原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大队等11支专业队伍共240余人参与,通过“实战演练+技能比拼”全方位锤炼防灭火硬实力。

本次活动设置综合应急演练、培训比武竞赛两大板块。综合应急演练模拟某地突发森林火灾,市级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后,各县区队伍迅速联动。

演练针对性设计六大核心科目:无人机立体侦察与火情研判、隔离带开辟、以水灭火与地空协同推进、双泵串联输水灭火、风力灭火机与细水雾设备配合、空地联合余火清理与火场验收,覆盖火灾处置全链条。

演练启动后,火情发现与前期处置迅速展开:卫星监测系统第一时间捕捉火情并预警,通信保障组快速搭建“双点覆盖”网络稳定指挥;无人机分队升空采集数据,生成三维火势模型辅助决策。

灭火环节中,各队伍分工明确——尖草坪区队伍机械+人工结合开辟隔离带阻断火势;太原市队伍启用双泵串联系统直攻火头;晋源区、迎泽区队伍空地协同,地面精准扑打、空中侦察辅助,合力攻坚复杂区域。

最终通过“空中巡查+地面处置”立体作业,实现“无火、无烟、无隐患”目标。

此次演练中,无人机、双泵串联输水系统等科技装备高效应用,多部门、多队伍密切配合,从预警到灭火各环节衔接流畅,充分展现了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协同能力,为实战积累了宝贵经验。

演练结束后,全市各县(市、区)防灭火队员还将开展集中培训与比武竞赛,围绕理论考试、携装负重越野、油锯原木切割等科目比拼,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

下一步,我市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复盘细节优化战术方案,持续加强队伍建设与装备升级,强化火源管控与日常巡查,切实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六个能力”,筑牢生态安全防线,为建设美丽太原保驾护航。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一场演练,一场“实战大考”。

当无人机3分钟生成火场三维模型,当双泵串联系统以每秒5立方米的流量压制火头,当11支队伍240名消防精英在烟雾中默契配合——这不仅是一次技能的检验,更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诠释。

森林火灾无情,但人有准备。

从卫星预警到地面扑救,从科技装备的精准应用到多队伍的协同作战,每一个环节都紧扣“六个能力”要求。

演练中的“立体灭火战”,既是对火场的“全链条推演”,更是对生命的“全方位守护”。

安全没有“彩排”,防患必须“实干”。

此次演练不仅锤炼了队伍,更通过后续的技能比武,推动“以赛促学、以学促防”。

正如指挥人员所言:“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唯有将每一次演练都当作“真火情”对待,才能在关键时刻筑牢生态安全的“铜墙铁壁”。

森林防火,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持久战”。

让我们以此次演练为新起点,共同守护每一片绿色,让太原的山更青、天更蓝、安全更“靠得住”。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