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速支援部队的旗帜在法希尔街头飘扬,士兵们在被围困18个月后公开庆祝。军队方面第二天承认已将部队撤出这座城市,准军事组织宣布取得胜利,街头顿时变成了他们的地盘。
快速支援部队的旗帜在法希尔街头飘扬,士兵们在被围困18个月后公开庆祝。军队方面第二天承认已将部队撤出这座城市,准军事组织宣布取得胜利,街头顿时变成了他们的地盘。
接下来的画面,一下子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到这座城市上。联合国官员当着记者说,这事儿“非常严重”,人权专家也直言:在法希尔,针对特定族群的暴力风险已经明显上升。多份来自联合国人权办公室的报告列出了几起指控——有人说准军事人员对试图逃跑的平民当场处决,一些视频里也确实能看到无武装男子被击倒在地的画面。
另外一个问题是通讯几乎被切断。当地的活动人士、几家新闻机构都反馈,城里城外的网络和卫星信号受到限制,独立记者很难和外界联系。记者工会确认,至少有一名知名独立记者在准军事控制区被扣押,还有关于数百名想逃离的人被关押的报告在流传。这些信息大多是通过能跑出来的视频和境外渠道传出的,实地核查因为通讯受限和安全问题变得很难。
医疗方面的情况也相当糟糕。世卫组织负责人在社交媒体上说,法希尔还能运行的几家医院遭到袭击,至少有一名护士死亡,多名医务人员受伤。附近塔维拉镇的救护队报告,从周末开始,大量伤员被送来,短时间内医院收治上百人,很多人病情危急。联合国的统计里写着,自这轮冲突以来,已有超过一百万人离开法希尔,目前仍有约26万人滞留在城内,约一半是孩子。很多人拿不到食物和医疗援助,有的甚至被迫靠动物饲料充饥。
准军事组织在公开场合把这次行动叫做“清扫”,说他们的目标是铲除所谓的恐怖分子和雇佣兵,要保护平民,清理街道上的弹药残骸。跟他们的说法相对的,是人权组织的指控:他们说这群人有意或默认对平民进行大规模处决,这类行为有系统性,可能构成战争罪。其实不是第一次有这类指控——四月他们夺取附近一个难民营时,就有过严重暴力的报道,所以这次进城后的行为模式让国际组织格外警觉。
把时间线拉长看,这场事并非一夜之间爆发。自2023年4月冲突爆发后,已经累积造成数万人死亡,近120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快速支援部队在达尔富尔地区逐步扩大势力,已经掌控了五个州府,并在南达尔富尔首府建立了平行的行政体系。军方现在被压缩到国家的北部、东部和中部,控制范围在缩小,国家被地理上分割的风险也因此变得更实在。
在宣布撤离的当天,苏丹军方最高领导人在国营电视上说,部队会撤到更安全的阵地,会继续对抗对方,言辞里带着要“回击”的意味。准军事组织在前一天就发布了胜利声明,还上传了他们在街头庆祝的视频。双方的口径形成了明显的对照:一边说这是战术撤退,另一边却说自己完成了“清场”。
对普通市民来说,过去一年半的围困留下的是实实在在的伤痕。城郊搭起了临时避难点,很多人往西走了几十公里,去塔维拉等地寻求援助。人道救援的人描述,往往是一家子带着小孩、拖着伤病的亲人,走很远来找医疗点;可本地医疗已经人满为患。救援物资进出受限,食物短缺,卫生条件变差,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风险在上升。
在证据搜集这件事上,活动家和媒体发布的影像被用来支撑多项指控。有人发的视频里,一名准军事人员近距离对着坐在地上的几名平民开枪;还有视频显示,烧毁车辆旁散落着几十具尸体。法新社等国际媒体对部分影像做了核查。联合国人权办公室也在收集各种证据,试图把这些片段拼成更完整的事实链条,但现场通讯受阻,实地取证困难重重。
政治和地缘的影响也不小。若准军事力量持续掌控达尔富尔大片地区,中央政府的实际统治范围会更加分散,地方上出现权力真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局部自治甚至分裂的风险会随之上升。专家们说,这次占领法希尔可能是战局的转折点,不只改变前线的地理布局,也会影响未来能不能谈判、谈判的基础是什么。
关于伤亡和被拘人员的数字还在变动。联合国移民机构报告说,自周日起就有超过2.6万人因为法希尔战火离开,部分人涌向城郊,还有人继续往更远的地方走。人权组织和无国界医生持续呼吁开通救援通道、保护医护,但现实中能进入救援的通道非常有限。急救队员说,他们面对的是一波接一波的伤者,医疗空间和药品都不足。
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来源良莠不齐。官方口径和地方目击者叙述常常不一致,现场的视频虽然直观但往往片段化。独立记者被扣留的消息让外界对现场报道的完整性更加担心。能核实的资料显示,至少有一名独立记者在周日后被准军事人员扣押,联合国人权办公室也注意到有关记者和逃离者被拘留的个案。
对外界来说,最能引起共鸣的,是那种权力转移带来的直接后果:街头上升起了新的旗帜,广场上有人在庆祝;而与此同时,医院门口、临时营地里却是排队求医、搀扶亲人的身影。那些对比强烈的画面,让人既看见了权力的喧嚣,也看见了普通人的脆弱与无助。
来源:山谷间感受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