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2年9月27日,香港深水埗码头。1816名英军战俘被赶上一艘叫“里斯本丸”的日本货轮。这船原本是客轮,被日军改装后,三层货舱塞满人,每人只有半平米的空间,密密麻麻的比运输动物的空间还小。
朋友们好,我是二十笔画生。
昨晚我看了电影《东极岛》,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还是想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83年前,一群连名字都没留下的中国渔民,用几条破舢板,从枪林弹雨里捞出了384条命——全是英国战俘。
这事,连英国人都差点忘了。
但中国人,没忘。
1942年9月27日,香港深水埗码头。
1816名英军战俘被赶上一艘叫“里斯本丸”的日本货轮。这船原本是客轮,被日军改装后,三层货舱塞满人,每人只有半平米的空间,密密麻麻的比运输动物的空间还小。
没水、没药、没通风。痢疾横行,有人渴死在同伴怀里,还有人用指甲在舱壁刻下名字,怕死后没人知道他来过人间。
最要命的是:这船没挂任何战俘标识。
按《日内瓦公约》,运战俘必须挂红十字旗,通知敌方“别打我,我是人道船只”。但日军偏不挂——他们想偷偷把人运到日本当苦力,顺便赌一把:美军认不出,就安全了。
结果,赌输了。
10月1日凌晨,美军潜艇“鲈鱼号”在舟山外海发现这艘“可疑货船”,以为是运兵船,三枚鱼雷下去,船尾炸穿。
日军第一反应不是救人,而是——钉死舱门。
他们用木板、帆布把三个战俘舱封得严严实实,778名日本兵自己坐救生艇跑了,留下1800多人等死。
更狠的是,当战俘们砸开舱盖跳海逃生时,日军巡逻艇开枪扫射。
海面漂着尸体,血把浪染成红的。
就在战俘们快沉没时,东极岛的渔民听见了枪声。
17岁的林阿根第一个划船出海。他后来说:“看到海里全是人头,黑压压的,有人举着手喊‘help’,我们哪懂英文?但知道——那是人。”
接下来24小时,46艘渔船,65次往返,255名渔民冲进死亡海域。
他们没穿救生衣,没带武器,只有竹竿、渔网和一句祖训:“海上有难,必救。”
有个细节特别戳心:
当时东极岛穷得揭不开锅,渔民常年吃番薯干。可他们把家里最后一点米、咸鱼、草药全拿出来,给战俘煮粥。有人甚至把结婚用的红棉袄盖在伤员身上。
更绝的是藏人。
日军第二天登岛搜捕,200多名士兵挨家挨户翻。渔民赵筱如把3个英国兵藏进“小孩洞”——一个三面临海、口小腹大的岩洞。
送饭?16岁的渔家姑娘乐雅琴每天爬3里山路,用螃蟹壳装鱼肝油退烧;
转移?渔民缪凯运带他们换上对襟布衫,划小船87公里,靠敲船板发摩斯电码导航。
这3人后来辗转到重庆,通过BBC广播向全世界揭露日军暴行。
没有他们,这段历史可能永远被掩盖。
这事最魔幻的地方在于:战后几十年,英国几乎没提过这事。
为什么?
有说法是:战后英国急着和日本建交,不想翻旧账;
也有说:政府觉得“被中国渔民救了”有点丢脸——堂堂大英帝国,靠一群打鱼的活命?
直到2005年,一位叫艾伦·麦克法兰的老兵重返东极岛,拉着渔民吴兰香的手问:“你是不是当年给我喂糖水的那个小姑娘?”
两人抱头痛哭。这段往事才重新浮出水面。
2014年,导演方励偶然听说这事,动用声呐技术,在海底找到沉船残骸。
他花了8年,跑遍英美加澳,采访380多位战俘后代,拍出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
2025年,电影《东极岛》上映,朱一龙演的渔民阿赑,原型就是林阿根们。
我们总以为历史是将军、总统、英雄写的。
但里斯本丸事件告诉我们:历史,常常被一群“不合时宜”的普通人改写。
这些渔民不懂国际法,不知道《日内瓦公约》,甚至分不清英国人和美国人。
但他们知道:落水的是人,不是敌人。
这种朴素的善良,比任何口号都硬核。
更震撼的是,这种精神还在传承。
2025年5月,东极岛立起“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碑上两只手紧紧相握。
18位英军后代从英国飞来,和渔民后代一起揭幕。
76岁的丹尼斯·维尼(幸存者之女)哽咽说:“或许,这其中一只手,就是我父亲的。”
而就在同一年,东极岛两位年轻渔民王裕斌、杨平,在狂浪中救起落水游客。
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冒险?
他们笑笑:“每个岛上的人都会救人,这是祖训。”
第一,它打破了“战争只有仇恨”的叙事。
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依然能发光。这不是鸡汤,是事实。
第二,它提醒我们: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日军曾宣称“成功救助战俘”,还登假照片洗白。
但真相,藏在渔民的橹痕里,藏在战俘的日记里,藏在海底的残骸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善良,不需要理由。
东极岛渔民救人时,没想过“中英友谊”,没想过“国际影响”,他们只是觉得——不能见死不救。
这种本能,才是文明的底线。
今天,里斯本丸号还躺在30米深的海底。
船体锈蚀,但记忆不朽。
如果你去东极岛,会在纪念馆看到一双补了23块补丁的龙裤,那是渔民沈万寿当年救人穿的;
在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一只中国木瓢和英军口琴并列展出,说明牌写着:
“当国家机器制造仇恨时,普通人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人性。”
朋友们,历史从不遥远。
它就在我们每一次面对弱者时的选择里。
下次当你觉得世界冷漠,请记住:
83年前,一群中国渔民,在枪口下,划着破船,救起了384个“敌人”。
他们没想改变世界,却无意中,照亮了人类文明最暗的角落。
记住:历史会记住国王,但也该给划船的人,留一盏灯。
最后,别忘了关注“二十笔画生”。
如果您喜欢此文章,可以收藏,若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转评赞一个,咱们下期再见!
来源:二十笔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