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建:核电龙头手握2730亿订单,机构高看目标价至9.4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17:44 1

摘要:国内核电建设龙头中国核建(601611.SH)近期利好消息不断。公司子公司刚刚签署了海阳核电5、6号机组核岛土建及安装施工工程合同,这是继2025年4月国常会新核准5个核电项目后的又一实质性进展。

三季度新签合同额增速超30%,海阳核电项目再度斩获大单,这家核电建设巨头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国内核电建设龙头中国核建(601611.SH)近期利好消息不断。公司子公司刚刚签署了海阳核电5、6号机组核岛土建及安装施工工程合同,这是继2025年4月国常会新核准5个核电项目后的又一实质性进展。

作为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主力军,中国核建在2025年一季度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速高达30.7%,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而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核电机组的行业利好,更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

01 业绩平稳:营收微增,毛利率持续改善

尽管宏观环境复杂,中国核建依然保持了业绩的基本稳定。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135.4亿元,同比增长3.8%;归母净利润20.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仔细分析财务数据,公司的盈利质量实际上在稳步提升。2024年毛利率上升0.4个百分点至11.7%,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核电工程营收占比提高和工民建毛利率上升。

2025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8.94%,较上年同期增长0.4个百分点。不过,由于费用率和少数股东损益占净利润比例提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微降1.0%。

现金流方面,公司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33.4亿元,较上年多流出30.3亿元,主要原因是本期支付增多。这一数据值得投资者关注,但也需要结合公司业务增长阶段来综合判断。

02 核电业务:增长引擎强劲,连续三年增速超30%

核电业务是中国核建最亮眼的增长极。2024年,公司核电工程实现营收322.1亿元,较上年增长34.6%,这已是连续三年增速超过30%。

更令人振奋的是新签订单的表现。2024年核电工程新签合同额551.4亿元,较上年增长43.6%,预示着未来收入的高增长具有持续性。

2025年4月27日,国常会新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0台核电机组,连续4年核准台数达到10台。这一政策信号进一步巩固了行业景气度,作为核电建设领域几乎垄断全国项目的龙头企业,中国核建将直接受益。

公司近期在核能前沿领域也取得积极进展,实现了 “管理咨询+技术咨询+科技研发+人员交流+产业链合作”的全景式合作,并与法国电力等国际巨头开展合作。

03 转型突破:新能源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除了巩固核电主业优势,中国核建也在积极向新能源领域拓展转型。公司2024年新能源新签合同额285.7亿元,同比增长11.7%,在工民建中新签合同占比达26.4%。

公司的转型路径清晰,正从房建领域向海上风电、储能、抽蓄等新领域延伸。这一战略调整不仅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也有助于平滑不同行业的周期波动。

中国核建在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参与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前沿项目中。若新一代核聚变装置获得建设合同,将为公司打开长期想象空间。

此外,公司子公司中核二三召开的型号工程建设研讨会上,提出了依托“标准化技术底座+弹性化资源配置”双引擎,推动公司从劳动密集型施工企业向技术集成型服务商转型的战略目标。

04 机构视角:看好长期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多家专业机构对中国核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中信建投证券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9.40元不变。

该机构认为,公司2024年业绩平稳增长,核电工程新签合同额与营收均保持30%以上增速,充分受益于我国核电建设加速。公司还计划于2025年实施中期分红,增强投资者回报。

中国银河证券也维持“推荐”评级,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98、26.16、30.04亿元,分别同比+11.33%/+13.82%/+14.84%。

根据富途牛汇的数据,中国核建股票的目标价预测平均价为10.49元,最高价看到12.55元,显示机构对公司未来走势持积极看法。

05 风险提示:增长路上的潜在挑战

尽管前景广阔,但中国核建的发展之路仍面临多重挑战。核电工程投资体量大,建设周期长,且需考虑核安全性及后端乏燃料处理等多因素影响,可能导致核电工程推进不及预期。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持续高位且略有上行,债务规模持续扩大。若公司回款不及预期,流动性紧缩,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偿债压力。

PPP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款周期长,若房地产超预期下降及调整,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导致公司PPP项目回款延迟及盈利能力不及预期。

此外,公司还面临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新签订单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等行业共性风险。

中国核建正处在核电建设浪潮的风口。随着国家连续四年核准10台核电机组,以及公司在手订单的持续饱满,未来业绩增长的确定性相当高。

更重要的是,公司正从劳动密集型施工企业向技术集成型服务商转型,这一战略转变如能顺利实施,将不仅提升公司的估值水平,更可能重塑其市场定位。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中国核建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在这一历史性机遇中实现价值重估。

来源:爱生活的奶茶a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