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唐朝太子,你是不是先想到李建成被亲弟干掉的惨,或是李隆基抢皇位的狠?可老辈人唠起皇家事儿,总说“最可惜的是李承乾”——这哥们可是李世民的嫡长子,刚8岁就被立为太子,太宗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好资源都堆给他,咋最后反而闹到谋反,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碎?
提到唐朝太子,你是不是先想到李建成被亲弟干掉的惨,或是李隆基抢皇位的狠?可老辈人唠起皇家事儿,总说“最可惜的是李承乾”——这哥们可是李世民的嫡长子,刚8岁就被立为太子,太宗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好资源都堆给他,咋最后反而闹到谋反,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碎?
咱先说说李承乾的“起点配置”,那真是顶配中的顶配!李世民刚登基没两年,就把8岁的他立为太子,还给他配了个“神仙师资团”:房玄龄管谋略,魏征当太傅,连写《群书治要》的于志宁都来当他的老师。
你想啊,这阵容搁现在,相当于请诺贝尔得主给小学生补课,李世民对他的期待值,简直要溢出来了。更别说日常宠爱,李承乾生病,李世民亲自祈福;太子府的开销,从来都是“要多少给多少”。可谁能想到,这看似稳如泰山的接班路,却因为一件事彻底拐了弯?
转折点就是他的腿疾。大概十几岁的时候,李承乾突然得了场病,落下个腿瘸的毛病。搁普通人身上,可能也就是有点自卑,可他是太子啊——身边有个虎视眈眈的弟弟李泰,天天在李世民跟前装乖卖巧,还到处说“我比太子强,我能替父皇分忧”。
李承乾一看见自己的瘸腿,再看看李泰那副“完美弟弟”的模样,心态直接崩了:“我连走路都走不稳,父皇会不会不想要我这个太子了?”自卑一旦扎了根,人就容易往歪路上走,李承乾干的第一件离谱事,就把李世民气炸了,你猜是啥?
他居然跟一个叫称心的男宠黏在了一起!白天一起吃饭,晚上一起睡觉,太子府的正事不管就算了,还把称心当成“精神支柱”。李世民一看,这还了得?皇家颜面全让他丢尽了,当即就把称心给杀了。
按说这时候李承乾要是服个软,认个错,父子俩还有缓和的余地,可他偏不——居然在太子府偷偷给称心建了个祠堂,天天对着牌位哭,甚至还跟李世民甩脸子,好几天不上朝。
你说这操作,是不是把“恃宠而骄”玩到了极致?更要命的是,他还觉得“父皇不爱我了,李泰要抢我位置”,居然动了歪心思——谋反!
说起来他这谋反也挺“荒唐”的,找的帮手是侯君集(当年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老将,后来因为不满待遇怀恨在心),计划也简单:趁李世民外出的时候,带兵逼宫,直接把皇位抢过来。
可没等他动手,就被人告发了。李世民知道后,当场就哭了——自己花了十几年培养的太子,居然要杀自己!
但即便如此,李世民也没舍得杀他,只是把他废为庶人,流放到黔州。要是换了别人,早就满门抄斩了,可见李世民对他的疼惜有多深。可李承乾到了黔州没几年,就郁郁而终,才26岁。
其实李承乾的遗憾,从来不是“没本事”,而是“没扛住”。他小时候有多聪明?史书里写“性聪敏,读书过目不忘”,魏征都夸他“若能守正,必为良君”;他的资源有多好?全唐朝最牛的人都围着他转。可就因为一场腿疾,一点自卑,再加上弟弟的内卷,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说白了,他缺的不是当皇帝的能力,是扛住挫折的心态——就像现在有些人,明明手里握着好工作、好家庭,却因为一点小事就摆烂,最后把生活过得一团糟。
唠到这儿,你是不是也觉得李承乾可惜?要是他当年能想开点,哪怕跟李世民好好说说心里话,是不是就不会落得这个下场?
最后跟大伙互动下:你觉得李承乾的悲剧,是怪弟弟李泰太能卷,还是怪他自己心态太脆?要是你是他,遇到腿疾和弟弟的威胁,会咋翻盘?评论区唠唠,咱看看谁的“太子生存攻略”更靠谱!
来源:芝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