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停更第七天,瑾汐的脸在最新照片里瘦到脱相,粉丝刷到这张图,手指停在屏幕上方,心里咯噔一下:她是不是被两边家庭撕碎了?
停更第七天,瑾汐的脸在最新照片里瘦到脱相,粉丝刷到这张图,手指停在屏幕上方,心里咯噔一下:她是不是被两边家庭撕碎了?
有人把照片放大,眼窝阴影重得像是连轴转三天没睡。
评论区瞬间盖楼:温州那边不给钱了?
莆田姑姑又骂人了?
她扛不住网络喷子?
三条猜测像三把刀,刀刀指向一个结果——家庭内部失火,烧到了镜头前。
瑾汐上一次出现是十天前的直播,她坐在温州姐姐家的客厅,身后货架堆满洗衣液和酸辣粉。
那天她卖了三百多万,下播后抱着姐姐转圈,笑声穿透屏幕。
粉丝以为故事会永远这么暖,没人想到十天后她会用两张黑白自拍宣布停更。
导火索是一张聊天截图。
有人爆料瑾汐向温州家庭索要五万生活费,语气强硬。
截图里没头像没名字,却像炸弹扔进粉丝群。
大姐夫老麦第二天开播,被弹幕追着问五万真假,他憋了半天憋出一句:给生活费不是天经地义吗?
没承认数字,也没否认。
哈爸连夜在评论区打字:没五万,别乱传。
两句话加起来十个字,火上浇油。
瑾汐没回应,她直接消失。
账号静悄悄,橱窗商品下架一半。
粉丝把温州姐姐们的视频翻了个遍,发现她们最近也没提瑾汐,连之前每天固定的合体直播都停了。
有人猜她们闹掰,有人猜分钱不均,越猜越真,越真越骂。
莆田姑姑就是这时候被卷入。
起因是柚子。
瑾汐中秋寄了两箱柚子,一箱给贵州婆婆,一箱给温州妈妈。
姑姑在评论区顺手留一句:莆田柚子才好吃。
网友回怼:浙江柚子也甜。
姑姑回:没吃过别乱讲。
七个字,把战火从生活费烧到地域歧视。
骂战升级,姑姑连发两条视频,镜头贴着脸:少管闲事,再吵拉黑。
语气冲得像机关枪,子弹扫的是网友,疼的是瑾汐。
瑾汐的粉丝群开始分裂。
一派冲去温州姐姐账号下质问:你们是不是欺负她?
另一派跑到莆田姑姑视频下刷屏:别添乱。
第三方冷眼旁观:她不过是个赚钱工具,两边都在吸她的血。
三种声音缠成死结,越拉越紧,最终把瑾汐挤出镜头。
她选择沉默。
停更第一天,粉丝以为她在酝酿大活。
第三天,有人发现她把微博半年可见。
第五天,群里传出她住院的消息,没图没真相,却吓得大粉连夜打飞的想去温州,被机场劝返。
第七天,两张黑白自拍出现,配文只有两个字:没事。
越说没事,越像有事。
真相到底在哪?
我找到一位跟拍过瑾汐的摄影助理小赵。
他说瑾汐停更前一天还在对脚本,准备拍温州姐姐们的生日惊喜。
拍到凌晨两点,她接到一个电话,走到楼梯间,再回来时眼睛通红。
第二天就宣布暂停更新。
小赵没听见电话内容,只听见她反复说一句话:我不想夹在中间。
中间是哪?
温州和莆田?
姐姐和姑姑?
流量和亲情?
没人知道。
生活费五万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瑾汐一旦停更,两边家庭都失去最大曝光口。
温州姐姐们近七天掉粉八万,莆田姑姑视频点赞从十万掉到两万。
流量反噬比网友骂声更疼,她们这才意识到,瑾汐才是那个支点。
支点断了,杠杆砸的是所有人。
粉丝群现在每天置顶一条公告:不聊家务事,只等回归。
温州姐姐们被拍到私下给瑾汐寄补品,莆田姑姑悄悄删掉那两条怼人视频。
她们都在往回找补,可互联网有记忆,屏幕截图满天飞,想撤已经来不及。
瑾汐的困境,其实是所有草根网红的困境。
一边是没血缘的粉丝,一边是真血缘的家人,流量把两边绑在同一口锅,火候一大就炸。
她不敢选,选粉丝就是背弃家人,选家人就是辜负粉丝。
只能躲,躲进医院也好,躲进小黑屋也好,先让声音降下去再说。
接下来怎么走?
三条路摆在面前。
第一条,彻底切割,单飞成立个人工作室,家人变员工,利益写合同,亲情靠后。
第二条,冷处理,停更一个月,等网友忘记,再发一条团圆视频,大家假装没事。
第三条,公开对话,把矛盾摊在镜头前,哭一场,抱一场,流量再冲高峰。
哪条最轻松?
第二条。
哪条最长久?
第一条。
哪条最危险?
第三条。
选错一步,账号就废。
粉丝别急着催更。
她比任何人都想回来,毕竟一条广告报价六十万,停更一天就是烧掉一辆奔驰。
但她得先把自己拼好,才能把镜头对准自己。
否则就算回来,眼神也是散的,网友一眼就能看穿。
看穿就会走,走了就不会回。
再不做选择,损失的不是钱,是她自己。不懂这招,下一个停更的就是你。
来源:真诚雪梨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