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铁萼堂文本的理念中,心意拳与形意拳是一根同生的两支表现,因为《真武百年》中论述展现的形意拳包含心意拳内容,为简化陈述,本文概称心意拳与形意拳为形意拳。为彰显时代性内容区别,亦可能成为“古形意拳”,特此说明。
不争先,争滔滔不绝
在铁萼堂文本的理念中,心意拳与形意拳是一根同生的两支表现,因为《真武百年》中论述展现的形意拳包含心意拳内容,为简化陈述,本文概称心意拳与形意拳为形意拳。为彰显时代性内容区别,亦可能成为“古形意拳”,特此说明。
以下文字引自铁萼堂《真武百年》,背景是心意形意门镖局同门雁门立擂的筹备过程,关于选拔新人特训守擂。通过门派新人的演练,展示了包含评价参照的大概七种风格。
展示套路以四把锤与五行拳为主,这是心意门与形意门的核心拳法,从中可以透露出门人对拳法的理解已经掌握程度,乃至反映出流派风格的相应特色。
其中包括:
1. 铁背龟演练河南心意门四把锤;
2. 古天赐演练山西心意拳四把锤;
3. 孔新保演练河南心意门古传套路;
4. 徐元亨演练山西形意门老式弓步架五行拳;
5. 赵继猷演练纵劲五行拳;
6. 张伯芳演练河北形意门五行拳;
7. 古天赐二次演练结合山西心意劲五行拳;
8. 袁镜仪进行形态描绘、点名核心要点的形意拳。
诙谐化描述,此可谓:形意拳“买家秀VS卖家秀”翻车现场:这八种风格差距有多大?
各位读者,你能从表象描述看出内在的原理吗?
以上各路风格,网上各有视频对应,但是由于操作繁琐,又受版权使用限制,就不对比讲解了,有心的读者自行对应。如果需要进一步讲解,也可以传输视频或者提供视频地址进行互动。
武术探讨不能流于表面,一定要涉及细节,否则真伪难辨,探讨也没有意义。闲聊尚得过且过,但诚信为提高求学,就不应该用外行模式了。
此前有自称“打假”者,动辄要求他人“汇报师承”。且不说其动机如何,单论其专业素养,便令人存疑。试问:对于心意拳与形意拳,其分辨得清吗?具体到形意拳内部,面对种种表现、表现之原理、原理之根本,其自身可有深入的实践经验?
倘若以上关键问题——拳种辨识、风格理解、原理掌握、实践体认——皆无根基,甚至连基本拳史渊源都梳理不清,那么其所依仗的“辨别真伪”之标准,又如何令人信服?即便讲出师承姓名,其又能真正了解几位?理解多深?
若其“打假”逻辑,是不分具体拳种流派、不究技术原理、不论实践表现,一概否定,那这矛头所指,就绝非针对某一人,而是指向整个传统武术体系,乃至一切基于实践经验的武术格斗技术本身了。此等言论者,往往暴露的恰恰是自身对武术认知的肤浅与偏颇——不仅对传统武术如此,其对所推崇的“现代搏击”的掌握与理解,也常流于表面,缺乏深度。
更显其立场虚浮的是实践印证环节。例如先前某位,当理论探讨无法自圆其说,被邀约以实操印证(或参加公开赛事,或与本门学生直接交流手证)时,便立刻寻得托辞:或以“已经退役”、或以“年纪大了”为由逃避。
更有甚者,随即更改账号信息(昵称、头像、地址、签名等),行迹仓促,被相关网友质疑为临阵脱逃、心虚露怯。此举可谓“止增笑耳”,非但无益于厘清拳理、辨明是非,反而徒增笑柄,于拳艺之精进、武术之发展,又有何益?
身处当今AI驱动、信息洪流的时代,知识看似唾手可得,实则“往来”之间,常见“表象丰沛而内里匮乏”之态;传播迅猛,根基疲软。浮躁情绪往往盖过深刻思考,碎片化表达稀释着系统认知。
在此背景下,我等有志于总结、著述者,尤当力戒浮华。须深知:“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速成易朽,深耕方久,沟渠自满,江海淘淘——唯有以扎实的考据、深度的思辨、经得起推敲的成果,方能穿透信息泡沫,赢得持久的文化生命力与学术尊严。
八种形意拳风格表现
以下引自铁萼堂《真武百年》
袁镜仪没有多言,继续道:“此次立擂,名义是戴老英雄封刀挂剑退出江湖,所以演习武艺,实则是心意门的事情。各位也都不是外人,感觉自己有些心意拳武艺的,可以演练拿手的两把给看一看。”
铁背龟道:“我刚才挨了打,不敢说能比他们强,但是演练两下武艺,我可以试试。”
袁镜仪道:“都不是外人,你就起个头吧。”
铁背龟模仿着打了一个四把锤,虽然他长得沉稳,但一起步子就显了笨拙,都担心他打在别人身上自己摔倒了。铁背龟是个诚恳的人,打的还算规矩,最后一把的时候,“噫”地叫了一声,虽然气息不对,但声势是有了。铁背龟可能是感觉,这一下能拿出手来。
袁镜仪让他退回去吧,问还有谁?孔新保上前打了一趟,虽说没有什么力度,但也中规中矩,好歹正步窄身表现出来了,只是略显单薄,后劲散了。
袁镜仪问他怎么会这个,这几个人中,孔新保跟张伯芳气质相仿,年纪不大,孔新保说,自己就是项城人,父亲跟张寨有业务,张伯芳则是自己好朋友,他的父亲在自家字号做事,在代州也有分号。
古天赐自告奋勇,练了一趟山西的四把,跟买氏另一套的四几乎相同,四把拳下来没有回身,斩手是单独的换步斩锤,这小伙子站立稍高,除了缩身明显,起落钻翻力度平平。
晋中又上来一位少年,非常客气,说自己身体还好,练功也算勤奋,只是没有经过实战训练,如果袁老师有法子启发,可以献丑一下。然后一练,起落伸缩颇显精灵,拳架也算正规,但也没有什么内容,武艺不及长喜、永庆。
徐元亨是与古天赐相仿的青年,他说自己不会心意拳,但走了一趟形式相仿的五行拳,还是老式的弓步架子,但是立身稍高,没有趟劲,用拳带着身体的仰俯,看着古朴浑厚,但都难以致用,仅仅当做功法强身也还可以。
然后赵继猷上前练了一趟,也是五行拳,但打不全,仅会劈崩二拳,应该是知道些要诀,身体努力前蹿,可惜中节太弱,纵步也是迈不是蹬,根基不稳,缺少后劲。
袁镜仪看罢,问还有么?张伯芳犹豫了一下站出来,他打的是另一路风格的五行,走的是进退发力的钻炮二拳,寸步钻拳半途续做践了炮拳,而后退步钻拳,换式炮拳,一步之间带出些力道。袁镜仪感觉稀奇,让他顺势打下去,一经上步,后手有点拧不过去了,只好慢下节奏,换成了一拳、一拳顿促发力,失去了方才的连贯。
袁镜仪道:“你这拳还有点道理,应该是受过高人指点,但可惜没有长期学习,有此造诣,算你悟性不错。”
张伯芳非常诚恳,自己便说了,“先生教训的是,我确实想过很多办法,单边也能打出点劲力,可惜始终未能解决后半势无法向前的弊病。不敢欺瞒先生,也就是前些天遇到一位高人,才指点了我以炮拳与退步钻拳找办法,说是培养独立之能。”而后又说,“我很早就渴望跟随袁先生学艺了。”
袁镜仪道:“愿意跟着我是我的好事,也要与家人商议清楚。”
孔新保帮忙道:“袁先生,这位小兄弟非常刻苦,而且他在本号也是跟着坐店师父的,是这行的。”
袁镜仪道:“好。以前跟谁学的?”
张伯芳道:“现在跟随的师父是红拳金刀单长河,以前跟瑞昌的长虹师父学过几下。”
那就不是外人了,袁镜仪让他先退下,“从功架说还算好,但从武艺说,还不能用。”
可能看出袁镜仪有些失望,古天赐再次上前,“袁东家,我再练一趟‘五行’如何?”
袁镜仪道,练吧。
一贯之力,一贯之气
古天赐拽拽腰带,抖擞精神,又打了一趟五行拳,一缩一挺,哼哈发力,气势倒挺足,走连之步辗转进退,比之前有了些力度。
练罢,退步一抱拳,“请袁东家检验!”
这是一个身架硬气的青年,长得好似佛窟左侧的力士,虽然不显壮硕,但是一脸横肉,显得有点愣头青,但从闪烁的眼神中看,却非莽撞之辈,棱鼓凸的后脑勺,不禁会让人想起评书里的反骨魏延。
看利落劲跟气势,这人绝对是当打之辈,但他的打,也许与拳架无关。他的拳架看似动静虚实起落钻翻都有了,但他自己恐怕都不相信这一套拳能够打人。提手扑按、二挣伸戳,拳劲与身势完全不能集中,而且连基本的沉肩坠肘都做不到,就是如此,却自己加了许多变化,有点乱七八糟,没有一拳打明白的。
如果他不是又要再练,袁镜仪也不会看他仔细,演变完毕,也没有表现出什么赞同,古天赐有些情绪地自行退下了。
夏青鹧道:“袁老师,要不要他们打打看看?”
袁镜仪很诧异地看了夏青鹧一眼,不自觉就带出了教师的威严。夏青鹧也感觉不妥,低头不再说了。
袁承兴轻咳一声,往边上站了站,夏青鹧也跟着站过去了。
袁镜仪就以教师口吻直接道:“我就不一一点评了,各位有志守擂,我就从我的计划直说了,愿意留下的,我会根据你们的基础、体型、乃至性格分开班子,取重击、突袭、防御、摔打四个类型分别传授,学习潜龙钻打、抱头缩身、四式防御、点步摔打四套拳技,对于我预计让你们进行的任务,有三五的训练,足矣。唯独有些人的腕力也许不够,奋力一击容易受伤,有些人的腰力也可能不够,我会为你们准备护腕护腰的布带。”
对于余下人员,袁镜仪让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的伏地挺身接立地起跳的连续动作,一观之下基本也确定了预测的情况。而后继续开讲:“方才演练我就不一一点评了,总之与心意六合相距甚远。以打击特别是连续重击为长的拳法,套路形式都偏窄势纵向,是为劲力集中,擂台打斗一对一,我们可以直接运用这种方式。
“形意拳之长,现在说了各位也许也不能理解,总之任何拳法都求整合,劲追求一贯之力,即是穿透、贯穿之力;势又追求一贯之气,即是运转灵动,如此稳重强劲。形意拳做到了,所以沉活刚韧,硬实直快。”
来源:做有良心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