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滤芯花费年均500元 更换提示频频弹窗 完善耗材标准是净水行业破局关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0 14:31 1

摘要:当前,净水器、洗碗机等智能家电日益普及,但其“买得起,用不起”的困境也愈发凸显。消费者在购入机器后,往往需要面对远超机器本身价格的昂贵耗材支出,以及由企业通过技术手段设定的“强制”更换周期和“专用接口”限制。这种“硬件亏损、耗材盈利”的商业模式,正成为制约行业

当前,净水器、洗碗机等智能家电日益普及,但其“买得起,用不起”的困境也愈发凸显。消费者在购入机器后,往往需要面对远超机器本身价格的昂贵耗材支出,以及由企业通过技术手段设定的“强制”更换周期和“专用接口”限制。这种“硬件亏损、耗材盈利”的商业模式,正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加重消费者负担的焦点问题。打破品牌垄断、规范耗材标准,正成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让消费者真正“买得安心,用得放心”的关键。

最近,上海市民李女士按下净水器出水键,屏幕上弹出的“滤芯更换提醒”让她皱眉——去年1699元购入的净水机到了需要更换滤芯的时候。口感滤芯、复合滤芯和RO反渗透膜滤芯更换共计需要花费400元左右,几年算下来竟比机器本身还贵。面对李女士的困惑,当下不少智能家电用户深有同感。

近年来,净水器、洗碗机等智能家电走进千家万户,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催生出庞大的“耗材经济”市场。滤网、滤芯、机体清洁片等不起眼的耗材,正成为影响消费者体验和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少消费者反映,智能家电看似价格不高、使用方便,但后续更换配件及耗材的支出却不小,“硬件亏损、耗材盈利”的商业模式,成了消费者不得不面对的“阳谋”。

相关数据也印证了耗材消耗的“代价”之高。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奥维云网”的测算显示,智能家电用户的年均耗材支出为867元,其中净水器、咖啡机用户年均支出均超1000元。

在电商平台上,原装耗材价格居高不下,更换周期多则一年更换一次,少则需要每周更换。从实际使用成本来看,一台售价2000—5000元的净水器,年均滤芯更换成本约500元,5年耗材费用便会超过机器价格。中怡康GFK《2023年净水设备售后服务白皮书》显示,主流品牌滤芯年更换成本占产品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的62%—78%。

更让消费者无奈的是,耗材更换周期往往由企业单方面决定。部分净水器设置了水流通量和使用时长双重锁定模式,即便未达到限定水流通量,只要限定使用时长到期,机器仍会提示更换。“明明检测水质是达标的,机器却‘固执己见’,不换滤芯就罢工。”有消费者对此表示不解。而消费者对净水器滤芯的投诉也不在少数,多集中于“使用频率不高却频繁提示更换”“售后未检测直接建议换滤芯”等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净水滤芯产品作为末端净水设备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了净水设备的净水效果。我国净水器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净水设备市场的快速增长,势必导致其核心配件净水滤芯以及过滤介质炭棒需求的高速增长,而净水设备除了一次销售需要滤芯之外,后续需要定期、持续进行滤芯更换服务。长远来看,智能家电行业若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远离过度依赖“耗材暴利”的盈利模式,让消费者不再为“买得起,用不起”而担忧,真正实现买得安心,用得放心。

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强制消费者购买原装耗材,这是家电耗材价格高的重要原因。

在北京市一些家电卖场发现,购买机器时会有销售人员特别提示,必须购买品牌自有滤芯,否则即便安装也会触发机器报警,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有商家解释,为防范盗版滤芯引发后续问题,若未按要求使用原装滤材,机器会发出警报,需维修人员用特定NFC刷机或扫码枪扫码,机器才能正常运行。

有行业专家认为,原装耗材价格高,部分源于品牌溢价和专利费用。例如净水器厂家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滤芯结构和换芯方式,采用“低价卖机器,高价卖耗材”的商业模式——降低整机价格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再通过高价耗材赚取利润。这种模式虽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门槛,却大幅增加了使用阶段的支出。

业内人士指出,部分商家大力宣传产品的性能和优惠的价格,导致消费者难以全面评估真实支出,最终不得不持续支付预料之外的高额费用。一方面,消费者的选择权受到限制。如果设备只能识别原厂耗材,即便市场上有质量相当、价格更优的替代品,消费者也无法选用,实质上丧失了比价和择优的权利。另一方面,在技术垄断的背景下,耗材定价权完全掌握在企业手中,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陷入“买了机器就得持续买耗材”的被动循环。如此一来,本应提升生活品质的智能家电,反而成了不少家庭的长期负担。

“规范耗材标准、开放接口是打破品牌垄断、降低消费成本的关键。”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建议,行业需明确耗材更换周期,推广通用接口,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目前,已经有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和行业人士建议,通过规范耗材标准、推广通用接口,打破品牌垄断,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一些企业和平台也开始推动耗材标准的统一与优化。

在胶囊咖啡机领域,星巴克、Seesaw、瑞幸咖啡等品牌推出通用的胶囊产品,丰富了消费者选择。净水机品牌也纷纷推出6年长效滤芯,同时,耗材无忧保、终身滤芯包换、新品加价购等增值服务也显著降低了消费者的“隐形支出”。一些电商平台也在积极助力统一标准落地,如京东在“净水清风行动”中,推动优化滤芯寿命计算逻辑,并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滤芯寿命,从供应链端推动耗材标准统一,为接口开放与标准规范提供支撑。

业内人士表示,智能家电的普及是消费升级的体现,“耗材经济”的健康发展则是行业成熟的标志。当便利不再被“隐形消费”绑架,当企业利益与用户需求找到平衡点,智能生活才能真正回归“提升生活质量”的本质。

来源:中国食品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