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考研最卷十大专业公布!榜首果然还是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0 14:15 1

摘要:最近在考研交流群里,总能看到2026届考生问:“今年报哪个专业不那么卷?”前阵子,有教育机构结合近三年报考人数、报录比、招生名额变化,整理出了“2026考研最卷十大专业”——不出所料,应用心理学依旧排在第一,临床医学、计算机技术这些“老热门”也没掉出榜单。

最近在考研交流群里,总能看到2026届考生问:“今年报哪个专业不那么卷?”前阵子,有教育机构结合近三年报考人数、报录比、招生名额变化,整理出了“2026考研最卷十大专业”——不出所料,应用心理学依旧排在第一,临床医学、计算机技术这些“老热门”也没掉出榜单。

很多同学看到“卷”就慌,想着“赶紧换专业”,但其实“卷不卷”不能只看排名,得搞清楚“为啥卷”“自己适不适合”。今天我就像跟学弟学妹聊天一样,把最卷的十大专业拆明白,分析下每个专业卷的原因,再给大家提些选专业的实用建议,别让“卷”吓退了自己真正想走的路。

一、先看名单:2026考研最佳十大专业是哪些?榜首为啥还是它?

先把最卷的十大专业列出来,方便大家对号入座:1.应用心理学;2.临床医学;3.计算机技术;4.法律(非法学);5.金融学;6.教育学;7.新闻与传播;8.工商管理(MBA);9.电子信息;10.会计学。

其中最让人关注的,还是“霸榜”多年的应用心理学——为啥它总能稳坐榜首?核心原因就两个:“门槛低+需求广”,但实际“上岸难+就业落差大”,形成了“越多人报,越卷;越卷,越有人想试试”的循环。

1. 应用心理学:“跨考门槛低”吸引太多人,报录比能到20:1

应用心理学对本科专业没限制,不管你本科是学文科、理科还是工科,都能跨考,而且不考数学,这让很多“怕数学”的同学把它当成“跨考首选”。再加上近几年“心理咨询”“用户体验”等岗位受关注,大家觉得“就业前景好”,报考人数一年比一年多。

但实际情况是:好学校的应用心理学报录比能到20:1,甚至30:1,比如某师范院校去年报考人数超过3000人,只招120人;而且就业没想象中容易,想做心理咨询师需要积累大量经验,刚毕业很难拿到高薪,很多人最后只能转行,导致“考得上难,就业也难”。

二、拆拆原因:这些专业为啥这么卷?不是“故意难考”,是这3个因素叠加

不止应用心理学,十大卷王专业之所以难考,不是学校“故意提高难度”,而是“报考人数多、招生名额少、跨考门槛低”三个因素凑到了一起,让竞争变得激烈。

1. 报考人数多:“就业焦虑”让大家扎堆“求稳专业”

现在本科生就业压力大,很多人觉得“考研能提升竞争力”,而像教育学、临床医学、金融学这些专业,要么“考编有优势”,要么“对口岗位薪资高”,自然吸引大量考生。比如教育学,很多同学想毕业后当老师,觉得“工作稳定”,报考人数连续5年增长;临床医学则是“医学类专业必须考研”,不考研很难进好医院,所以几乎所有医学生都要考,人数自然多。

2. 招生名额少:部分专业“缩招”,好学校名额更紧张

近几年部分专业在“缩招”,尤其是学术型硕士,很多学校把名额留给了推免生(保研),统考名额越来越少。比如计算机技术,某985院校去年推免占比超过60%,统考只招30人,却有800多人报考,竞争能不激烈吗?

还有些专业虽然没缩招,但“好学校名额少”,大家都想冲名校,导致“集中报考”,比如新闻与传播,大部分考生盯着北上广的名校,普通院校没人报,形成“名校挤破头,普通院校招不满”的情况。

3. 跨考门槛低:很多专业“不限制本科专业”,跨考生太多

像法律(非法学)、应用心理学、新闻与传播这些专业,都不限制本科专业,跨考生占比能到70%以上。比如法律(非法学),明确规定“本科非法律专业才能报考”,吸引了大量想“转行做法律”的同学,报考人数每年增长15%以上,卷度自然上来了。

三、实用建议:2026考研选专业,别只看“卷不卷”,做好这3步更重要

很多同学看到“卷王专业”就想躲,或者盲目跟风报热门,其实选专业不能只看“卷不卷”,得结合自己的情况来。这里给大家3个实用步骤,帮你选到“适合自己,又相对好考”的专业。

1. 第一步:先想清楚“考研目的”,别盲目跟风

先问自己:“考研是为了啥?是想提升学历好就业,还是想转行,或者想做学术?”目的不一样,选专业的方向也不同:

- 想就业稳定:可以考虑教育学、法律(非法学),这些专业考编、考公岗位多;

- 想转行高薪: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适合理科基础好的同学,金融学适合对数字敏感的同学;

- 想做学术:选学术型硕士,优先考虑有“博士点”的学校,方便后续读博。

比如你本科是学英语的,怕数学,想当老师,那教育学比应用心理学更适合,因为教育学对口“教师岗位”,就业更直接,不用像应用心理学那样“绕弯路”。

2. 第二步:查“报录比、统考名额”,别光看“热门程度”

选专业时,一定要查目标学校的“报录比”和“统考名额”,这两个数据能帮你判断“竞争激烈程度”。报录比越低(比如5:1),统考名额越多(比如50人以上),相对越容易考;反之则越难。

怎么查这些数据?可以去学校研究生院官网,找“招生简章”“复试录取名单”,里面会写统考名额和录取人数;报录比可以在学校官网、考研论坛或教育机构的数据库里查,虽然不是所有学校都公开,但大部分学校能找到近3年的数据。

比如你想考计算机技术,别只盯着985院校,有些211院校或双非院校,报录比只有8:1,统考名额有40人,比985院校的30:1容易多了,上岸概率更大。

3. 第三步:评估“自身基础”,别硬冲“不适合的专业”

跨考要考虑“自身基础”,别盲目选“热门但自己没基础”的专业。比如临床医学,虽然热门,但跨考难度极大,需要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大量医学专业课,本科没接触过的同学很难考上;再比如金融学,虽然不限制跨考,但需要考数学三,数学基础差的同学别硬冲,不然复习起来会很吃力。

如果你的数学不好,可以选不考数学的专业,比如教育学、法律(非法学);如果你的英语不好,尽量避开“对英语要求高”的专业,比如新闻与传播,很多学校的英语分数线比其他专业高5-10分。

四、给2026考生的提醒:“卷”不可怕,怕的是“盲目跟风”

最后想跟大家说:考研本来就是一场竞争,“卷”是常态,但别被“卷王专业”的排名吓住,也别盲目跟风报热门。选专业时,与其纠结“哪个专业不卷”,不如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自己能做好什么”——适合自己的专业,哪怕稍微有点卷,只要你愿意努力,也能上岸;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就算很容易考,考上了也可能后悔。

还有一点要记住:“卷不卷”是相对的,就算是卷王专业,也有“好考的学校”;就算是冷门专业,也有“难考的名校”。关键是找到“专业适合、学校力所能及”的目标,然后踏踏实实地复习,这比啥都重要。

总结:选对专业比“避开卷王”更重要

2026考研的竞争肯定不会轻松,但“卷”不是放弃的理由,关键是选对方向。别只盯着“最卷十大专业”的排名,也别听别人说“哪个专业好考就报哪个”,结合自己的考研目的、基础和目标,选一个“自己愿意为之努力”的专业,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你2026考研准备报哪个专业?有没有纠结过“要不要避开热门专业”?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交流选专业的经验,帮你少走弯路。

我是博学,每天会分享考研选专业技巧、复习规划这类有用的知识,建议大家选专业前多查数据、多问自己需求,别盲目做决定。感谢大家的喜欢,我们明天见~

来源:博学柳叶一点号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