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天气转凉,地里的秋播大蒜正处在苗期管理的关键阶段。俗话说得好,“种好一半收”,现在抓好管理,能让大蒜苗齐苗壮,安全越冬,为来年高产打下坚实基础。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科学管理秋播大蒜。
最近天气转凉,地里的秋播大蒜正处在苗期管理的关键阶段。俗话说得好,“种好一半收”,现在抓好管理,能让大蒜苗齐苗壮,安全越冬,为来年高产打下坚实基础。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科学管理秋播大蒜。
播种时机有讲究
秋播大蒜的播种时间可大有学问。播种过早,幼苗在越冬前生长过旺,会消耗过多养分,降低越冬能力,甚至可能出现二次生长。
播种过晚,则苗子小、根系弱,抗寒力低,越冬期间容易死亡。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一般以9月中下旬播种为宜,这个时候天气凉爽,最利于大蒜幼苗出土和生长。
促苗早出有妙招
大蒜发芽的适宜温度在12℃以上,但超过25℃就难以发芽。秋季播种时温度较高,会影响出苗整齐度。有几种方法可以促进大蒜早出苗、出齐苗:播种前将种蒜在阳光下晾晒2-3天,能使瓣间疏松,容易分离,萌芽早;去除蒜皮也能显著促进大蒜萌芽发根;
还有一种方法是切顶,将种瓣浸泡6小时后,用刀切去蒜头顶端的1/4,注意不要伤着胚芽,这样处理后3天即可齐苗;低温处理也是一种有效方法,把种蒜放在0℃-4℃的冷库中10-15天,可以促进发芽。
苗期管理抓重点
大蒜出苗后的管理直接影响幼苗质量。苗齐后可浇1次出苗水,并中耕除草。冬前应结合浇水追施复合肥,配合施入海精灵生物刺激剂,这样可以促发根系,调节土壤,促进幼苗生长。
要适当控水,控制幼苗长势。越冬时,紫皮蒜通常有5-6片叶,白皮蒜有2-3片叶较为理想。冬前叶片不宜太多,以防受冻。可以叶面喷施磷钾源库,提升植株营养,增强抗冻能力。
安全越冬有保障
浇越冬水是大蒜安全越冬的关键措施。在土壤封冻前,适时浇足越冬水,能确保幼苗安全越冬。浇越冬水可以提高土壤温度,防止根系产生冻害。一般在11月进行,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土壤墒情和幼苗生长情况决定墒情差的地块应尽早浇。
保温防寒也不可忽视。未覆盖地膜栽培的,可在畦上覆盖柴草,以保温防寒。覆盖地膜的地块,则要在墒情好的情况下及时放苗出膜,避免灼伤幼苗。
喷施抗冻剂能显著提高大蒜幼苗的抗冻能力。在冷空气来临前7天,温度超过10℃的天气,可以使用8%胺鲜酯可溶粉剂10克+99%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施叶片。这样能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叶片内叶绿色含量,促进根系生长,达到抗寒防冻的目的。
越冬管理不停歇
即使进入越冬期,管理工作也不能放松。对于幼苗较弱、田间干旱严重的地块,可在封冻前进行浇水。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0公斤。注意浇水严禁大水漫灌,防止田间积水,这样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幼苗根系生长。
越冬前追肥有利于促使大蒜正常发芽出苗,培育壮苗。冬前壮苗的长相是:有5片叶,株高25厘米左右,单株鲜重在10克左右,根系均匀,有30条左右。
返青管理早准备
翌年天气转暖,越冬蒜苗开始返青生长。当气温稳定在1℃-2℃时,应撤除覆盖的柴草。撤草要分次进行,先撤一半,露出蒜叶,使幼苗逐渐适应外界气温,防止气温突然变化造成冻害。
幼苗经过适应、锻炼后,再全部撤去覆盖的柴草。早春气温较低,撤除盖草后要立即中耕,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中耕后晒3-5天,即可浇返青水。结合浇水可冲施复合肥,每亩冲施15-25公斤。
幼苗返青后,叶片旺盛生长,应勤施水肥,促进幼苗生长。
抓好霜降前的关键时期,科学管理秋播大蒜,一定能获得苗齐苗壮的长势,为安全越冬和来年高产优质打下坚实基础。只要用心管理,相信来年一定能迎来大蒜的大丰收!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