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科技圈有个热闹事儿 存储芯片行业突然火得发烫。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早就突破2000亿美元 2025年销售额预计能达到1848.41亿美元 同比增长11.68% 2026年还会涨到2148.26亿美元 增速16.22%。这个行业里 国产企业的表现越来越亮眼
现在科技圈有个热闹事儿 存储芯片行业突然火得发烫。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早就突破2000亿美元 2025年销售额预计能达到1848.41亿美元 同比增长11.68% 2026年还会涨到2148.26亿美元 增速16.22%。这个行业里 国产企业的表现越来越亮眼 不少公司业绩直接飙升50倍 其中还有股价7元左右的标的 被很多人看作跨年潜力股。
存储芯片不是冷门产品 我们用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里都有它。数据中心、服务器运行也离不开它 现在AI产业爆发 对存储芯片的需求更是猛增。AI训练需要的存储容量从4TB涨到8TB 推理服务器的存储容量从64TB扩展到96TB 每台设备都得装大量存储芯片才能正常工作。
国产存储芯片企业这些年进步飞快。长江存储成立不到10年 就完成了国外厂商15年的技术迭代 从64层3D NAND直接升级到294层产品。这款294层的产品已经量产 良率超过90% 读写速度突破7000MB/s 技术水平看齐国际大厂。长江存储的全球NAND闪存市场份额已经达到9% 逼近两位数关口 打破了三星、SK海力士、美光长期主导的格局。
产能方面 长江存储武汉生产基地每月能产10万片晶圆 2025年底三期项目投产後 总产能会提升到15万片 2028年计划扩大到30万片/月。产能提升带来业绩增长 2024年第四季度存储芯片板块还亏损10.57亿元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就达到45.12亿元 环比第一季度的28.14亿元增长60.34%。
除了长江存储 还有不少国产企业在发力。兆易创新是国内存储芯片和微控制器设计龙头 产品线覆盖多种存储类型。江波龙聚焦嵌入式存储 产品用到AI眼镜、人形机器人上 合作客户包括三星、小米、联想。佰维存储是Meta、小米等AI眼镜厂商的主要存储供应商 拥有393项专利 产品获过全球电子成就奖。这些企业的崛起 让国产存储芯片的产业链越来越完善 生产线国产设备率从2018年的15%提升到2025年的62% 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本土设备厂商也跟着受益。
存储芯片的火爆 还离不开机器人产业的爆发。现在商场里的服务机器人、工厂里的工业机器人、养老院的陪护机器人越来越多 这些机器人每秒钟要处理GB级数据 对存储芯片的要求很高。机器人内部空间有限 存储芯片得做得小 还得低功耗、抗震动、耐温差。科美推出的BGA SSD嵌入式存储 尺寸比传统产品缩小90%以上 最高容量1TB 读取速度2300MB/s 能在-40℃到+85℃的环境下工作 平均无故障时间200万小时。搭载这款存储芯片的机器人 连续运行时间能提升15% 运维成本降低20%。
核聚变领域的发展也给存储芯片带来新需求。核聚变实验和未来的商业化应用 会产生海量数据 这些数据需要高速、稳定的存储设备来处理和保存。存储芯片的技术进步 能满足核聚变产业对数据存储的高要求 而核聚变产业的发展 又会反过来带动存储芯片的需求增长 形成良性循环。
还有个重要消息 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 计划退出中国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业务。这给国产存储芯片企业腾出了市场空间 有助于加快国产替代进程 朝着工信部要求的2026年国产市占率25%的目标迈进。国产企业不仅在消费级市场站稳脚跟 还在进军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 这类产品的毛利率比消费级高出30%到50% 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盈利。
资本层面 长江存储已经入选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 估值1600亿元 计划2026年启动A股IPO 预计估值会达到3000亿元 有望成为近年来国内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之一。募集的资金会用于研发和产能扩张 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现在市场上 存储芯片+机器人+核聚变的概念受到关注 7元左右的相关个股 被不少投资者寄予厚望 希望能成为跨年妖王。这些企业的业绩增长有实实在在的需求支撑 技术突破也看得见 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趋势明显。但科技行业竞争激烈 技术迭代快 市场价格也可能波动 投资的时候得谨慎。
很多人都在讨论 国产存储芯片能不能趁着这波机遇 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相关企业的业绩能不能持续增长 7元股真的能成为跨年黑马吗 你怎么看这些问题 不妨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夕阳下的可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