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章若楠那张照片一出,朋友圈像被点着火,满屏都是“求链接”。深棕大衣挂在咖啡店门口的自行车把上,她一手拎帆布袋,一手捧热拿铁,像把冬天直接拍成了胶片。没人提滤镜,全在问:这衣服谁家的?
章若楠那张照片一出,朋友圈像被点着火,满屏都是“求链接”。深棕大衣挂在咖啡店门口的自行车把上,她一手拎帆布袋,一手捧热拿铁,像把冬天直接拍成了胶片。没人提滤镜,全在问:这衣服谁家的?
麦檬,名字听着像奶茶,其实是杭州一小众设计师牌。老板王敏以前在澳洲读书,攒下的第一桶金就是帮同学改呢大衣袖子。回国后他把牛角扣、连帽、双面呢全揉进一件外套,定价1599,本以为能卖两千件就烧香,结果章若楠穿去横店拍戏,三天卖断货,仓库小哥加班到凌晨三点,边打包边骂“明星比双11还狠”。
说爆有点俗,可数据就摆在那儿:销量翻五倍,专柜只剩样衣,连橱窗里的都被扒走。隔壁商场雅莹的店长路过,顺手拍张空衣架发群里,“输得心服口服”。毕竟同样100%澳毛,人家吊牌四位数起步,麦檬直接腰斩再打个八折,799,连一杯手冲都涨价的今年,呢子大衣反倒退回三年前价位。
有人担心便宜没好货,直播间弹幕刷“起球怎么办”。实测博主把大衣塞进洗衣机暴力翻滚,烘干后拍视频:表面确实浮了一层毛,可拿粘毛滚一撸,整件又恢复垂坠。评论区瞬间安静,只剩“链接再挂一次”。
学院风年年有,今年为何轮到牛角扣?翻下相册就懂:去年满街燕麦色直筒大衣,像复制粘贴的保温板;深棕+牛角扣一出现,肤色瞬间暖一号,连黄皮同事试穿都惊呼“脸亮到省粉底”。更别说帽子一戴,后脑勺扁的都被偷偷撑成圆,谁还管什么头包脸。
明星带货不稀奇,稀奇的是二线小花集体撞衫还不尴尬。周也配格子短裙,张婧仪搭运动卫裤,一个像回国度假的留学生,一个像赶去图书馆考研的学姐,风格岔得远,衣服却都能接住。路人街拍更野:地铁口卖烤红薯的大姐也套同款,深棕沾点炭灰,居然有做旧vintage味,评论区高赞:真正的时尚在烟火气里。
当然,双面呢也有矫情处。不能水洗,不能暴晒,不能折叠,得给它在衣柜留一整格挂位,像请回一尊大佛。干洗一次八十块,穿五次成本就加一块“隐形补丁”。可想想耐穿度:羊毛空腔纤维恒温又抗造,北方零下十度里边只塞一件高领针织就扛得住,一件顶三件聚酯纤维,算下来反倒省钱。
最妙的是,它把“老钱风”打回平民堆。以往提到英伦学院,先联想到萨维尔街定制、王室私享,门槛高到需要姓氏背书。现在八百块就能摸到同款肌理,像把牛排馆里的惠灵顿搬进路边摊,滋味不减,排面不端,钱包不瘪。谁说平价不能体面?王敏在采访里笑:我们赚该赚的,把虚荣心那部分利润让出去,用户会用回购补给我们。
眼看补货又到一批,色卡却悄悄少了一格——深棕只剩最后两千件。客服小妹朋友圈发图:仓库门口排队代发的黄牛,一人抱五件,像囤春运车票。想买的别纠结,冬天已经到货,再犹豫,真就只能等明年复刻。而明年流行什么谁说得准?可能牛角扣又被嘲老气,可能连双面呢都被轻薄黑科技取代。唯一确定的是,此刻裹住肩膀的那团温暖,是八百块就能买到的即时满足,比基金翻红还快。
来源:牛奶咖啡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