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腻了情人,通知先生复婚吧”助理:先生正和新婚妻子度蜜月呢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0 10:36 1

摘要:“复婚吧,我玩够了。”季沫儿把这条语音发给前夫的助理时,人还躺在情人付凌风的公寓里,地毯上散落着两只不同尺码的丝袜。她以为这是句赦令,像过去每一次撒娇——段清珩总会把摔碎的杯子先捡起来,再给她递拖鞋。

“复婚吧,我玩够了。”
季沫儿把这条语音发给前夫的助理时,人还躺在情人付凌风的公寓里,地毯上散落着两只不同尺码的丝袜。她以为这是句赦令,像过去每一次撒娇——段清珩总会把摔碎的杯子先捡起来,再给她递拖鞋。

助理隔了半小时回了一张照片:段清珩穿着亚麻衬衫,左手无名指上崭新的素圈在日光下晃眼,右手搂着个扎马尾的姑娘,背景是冰岛蓝得过分的天空。配文只有五个字:度蜜月,勿扰。

季沫儿愣了两秒,第一反应不是痛,是算账:那个戒指的铂金纯度看着就不高,段清珩什么时候这么抠了?

她忘了,早在半年前,段清珩就把“大方”收走了。那天她带着付凌风冲进酒店套房,镜头里两条交缠的人影被拍成4K高清,段清珩站在门外,手里攥着给她买的最后一份纪念日礼物——一条六位数的翡翠项链。他没砸,也没吼,只是把项链放回口袋,像把心脏也一起揣走。第二天,他让律师送来净身出户协议,附带一张公证处排号单。季沫儿签了,因为付凌风说“先脱身,钱以后再捞”,她信,就像信“我只是逢场作戏”一样信。

后来她才懂,段清珩把全部狠劲折进了那张纸:房子、车子、基金、甚至她婚前那套小公寓,全被装进“自愿赠与”四个大字。更阴的是,协议里埋了条款:若她事后以“显失公平”起诉,需先证明签约时神志清醒——而酒店走廊的监控正好拍到她神采奕奕地挽着情夫。

有人扒出,段清珩做局那半年,公司股权悄悄做了信托,受益人写成“未来合法配偶及其子女”。一句话:季沫儿就算怀着龙种也分不到半毛。网友直呼爽文,心理师却看得冒冷汗:这不是普通的复仇,是人格切换。

段清珩的中学同学爆料,他小时候被母亲单独关在衣柜里背诗,背错一句,饭就减半。母亲病逝那天,他在教室外站了一节课,没哭,回宿舍把枕头缝得死紧。那以后,同学说他偶尔“像换了芯片”,温和收敛,忽然冷到冰点。专业术语叫解离性身份障碍,俗称多重人格。那场捉奸,把段清珩的“段总”模式直接关机,激活了代号“段淮宇”的暗面——一个把风险算到小数点后四位的精算师。

季沫儿并不关心精算,她只知道自己被反将。更离谱的是,付凌风也跑了。确切说,是被“流放”——段淮宇用一笔海外项目合作,把付凌风连人带简历打包送去西非修公路,月薪两千美元,包疟疾险。付凌风登机那天还在给季沫儿发语音:“等我站稳脚跟,接你过来。”背景音是机场广播喊“前往科纳克里”。季沫儿没回,她正忙着在社交软件上把签名改成“孤独是富贵花”。

可富贵花也得吃饭。她试着直播带货,弹幕飘得最多的是“前妻姐,今天卖项链还是卖后悔药?”三场下来,品牌方直接扣掉坑位费,说她转化率“带毒”。

至于段清珩的新婚妻子,没人知道来历,只传是他在心理咨询室认识的义工,笑起来左脸有颗小梨涡。季沫儿对着照片盯到凌晨四点,得出结论:那姑娘鼻头不够挺,肯定整过。她没意识到自己正用放大镜寻找对方瑕疵,就像当初段清珩在酒店地毯上寻找不属于他的头发。

心理学上管这叫“自恋型人格受损后的防御”,通俗讲:输不起。专家把季沫儿的成长轨迹扒了个底朝天:独生女,幼儿园开始考第一,爸爸把奖金换成她名字的定制金条;初中早恋,妈妈一句“玩玩可以,别掉价”让她把男朋友写成PPT汇报。她学会的不是爱人,是操纵。出轨对她而言像打怪升级,只是这次踩到地雷。

故事传到网上,最高赞的评论只有八个字:“别惹能把痛忍成刀的人。”底下吵成一团:
“段清珩手段太毒,活该童年阴影。”
“出轨还有理?劝你大度的人离他远点。”
“只有我觉得新婚妻子才是最大受害者吗?”

吵归吵,现实里没人能替别人原谅。段清珩没回过一次头,季沫儿注销了微博,付凌风的朋友圈停在几内亚的落日军车。三败俱伤,却给围观者递了把镜子:
婚姻不是修罗场,是合伙人制。谁把忠诚当筹码,谁就得准备赔上全部股本。

至于还想学“复仇爽文”的人,法律博主只提醒一句:现实里净身出户协议常被法院调成八二分,情绪上头签下的字,大概率能被追回。真要让违约方疼,靠的是婚前信息披露、财产信托、还有心理辅导——先保护钱包,再保护心脏。

毕竟,生活不是小说,没人给你安排一个“段淮宇”兜底。能兜底的,只有清醒的自己。

来源:陈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