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包含虚构创作,内容为版权方所有;文中姓名均为化名,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家常百味录
(注:本篇包含虚构创作,内容为版权方所有;文中姓名均为化名,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问...炒饭多少钱一份?"女人问道,声音有些拘谨。
"五块钱。"魏金龙答道。
女人紧握着仅剩的三块钱,准备转身就走:"琪琪,我们去别处看看吧..."
"等等!"魏金龙赶紧喊住,"今天最后一份,特价三块。"
望着母女俩离去的背影,他叹了口气:"谁不是在这城市里拼命活着呢?"
他没想到,这碗炒饭,竟会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
1997年的深圳,正值改革开放的浪潮,无数年轻人涌入这座城市追逐梦想。
魏金龙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25岁的江西小伙子,刚刚在工厂里失去了工作。
每天清晨,他会推着简陋的小推车来到火车站附近,摆起炒饭摊。
这手艺是奶奶教的,从小看着奶奶在灶台前忙碌,魏金龙学会了炒一手好饭。
"老魏,这份炒饭加个鸡蛋!"常客老李冲他喊道。
"好咧,马上来!"魏金龙麻利地打了个鸡蛋,翻炒几下,香气四溢。
虽然只是简单的炒饭,但他的手艺确实不错。
锅铲在锅中翻飞,米粒颗颗分明,鸡蛋均匀地裹着米粒,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这是他在深圳唯一的本钱。
那天晚上下了场大雨,生意清淡。
眼看就要收摊,一位女人牵着小女孩走到摊前。
两人都被雨水淋得湿透,小女孩哆嗦着,眼睛却紧盯着锅里的炒饭。
"请问...炒饭多少钱一份?"女人问道,声音有些拘谨。
"五块钱。"魏金龙答道。
女人从钱包里数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妈妈,我肚子好饿..."小女孩小声说。
"多少钱?"女人又问了一遍,紧握着仅剩的三块钱。
"五块。"魏金龙重复道,但看着眼前疲惫的女人和瑟瑟发抖的小女孩,他心里一软。
"琪琪,我们去别处看看吧..."女人转身要走。
"等等!"魏金龙赶紧喊住,"今天最后一份,特价三块。"
女人明显愣了一下,似乎看出了魏金龙的好意,犹豫了一下还是付了钱。
魏金龙特意多舀了几勺米,又加了个鸡蛋和火腿肠。
"谢谢。"女人接过炒饭,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小女孩接过热腾腾的饭,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慢点吃,别烫着。"女人心疼地看着女儿。
魏金龙注视着这对母女,突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每次饿肚子,奶奶都会给他炒上一碗香喷喷的蛋炒饭。
"你们住哪儿?雨这么大,要不我收摊后送你们回去吧?"魏金龙忍不住问。
"不用了,谢谢。我们住得不远。"女人礼貌地拒绝,拉着已经吃完饭的小女孩离开了。
魏金龙看着她们消失在雨幕中,不知怎的,心里有些空落落的。
第二天,魏金龙像往常一样摆好摊位,没想到昨晚那个女人又来了。
这次她是一个人来的,穿着整洁的衬衫,看起来精神了不少。
"昨天谢谢你。"她从包里拿出两块钱,"这是差的钱。"
"不用了,那是我的促销价。"魏金龙摆摆手。
"不,我不能占你便宜。"女人坚持把钱放在桌上。
魏金龙有些感动,摆摊这么久,很少遇到这样讲诚信的人。
"我叫王美玲。"女人自我介绍道,"昨天那是我女儿琪琪。"
"魏金龙。"他擦了擦手,与美玲握了一下。
"你的炒饭很好吃,琪琪昨晚还念叨着呢。"美玲微笑着说。
"是我奶奶教的手艺。"魏金龙有些不好意思。
"江西人?"美玲问。
"你怎么知道?"魏金龙惊讶地抬头。
"你的炒饭里放了一点熬制的酱油和小葱,这是江西炒饭的特点。"美玲笑着说,"我大学室友是江西人,她经常炒这种饭。"
聊天中,魏金龙得知美玲曾是国企的会计,今年刚被裁员,正在四处找工作。
"现在找工作真难。"美玲叹了口气,"单位一下子裁了几百人,大家都在找工作。"
"是啊,我也是被工厂裁了才出来摆摊的。"魏金龙理解地点点头。
两人有着相似的境遇,不知不觉聊了很久。
"对了,我看你这记账方式不太对。"美玲指着魏金龙用来记账的小本子。
"哦?怎么不对了?"魏金龙疑惑地问。
"你只记了进货价,没有算上燃气费、摊位费这些成本,算下来其实你每份炒饭赚得并不多。"美玲专业地分析道。
魏金龙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只上过小学,不太懂这些。"
"要不...我帮你整理一下账目?"美玲提议。
就这样,美玲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魏金龙建立了一套简单的成本核算系统。
经过她的核算,魏金龙发现自己确实没赚多少钱,甚至有些品种还在亏本。
"你可以考虑调整一下菜单,增加一些高利润的品种。"美玲建议道。
听了美玲的建议,魏金龙增加了几种特色炒饭,比如腊味炒饭、咖喱炒饭,很快就受到顾客欢迎。
几次交谈后,两人渐渐熟络起来。
美玲每天下午都会带着琪琪来摊位坐一会儿,琪琪放学后也经常在这里写作业。
魏金龙发现自己开始期待她们的到来。
02
一个月后的傍晚,美玲一脸沮丧地来到摊位。
"怎么了?"魏金龙一边炒饭一边关切地问。
"面试又没通过。"美玲苦笑,"说我年龄大了,又是单身妈妈,不好安排。"
"别灰心,会有好工作的。"魏金龙安慰道,心里却不是滋味。
这段时间,他看到美玲每天奔波于各个面试地点,却总是碰壁。
"美玲,我有个想法..."魏金龙突然说,"我这生意越来越好,一个人忙不过来,要不你来帮我?"
"可是我不会炒饭啊。"美玲愣了一下。
"你可以负责收钱、记账,也可以准备食材。再说了,炒饭也可以教你啊。"魏金龙笑着说。
美玲犹豫了,虽然这不是她想象中的工作,但目前的情况下,能有收入已经是好事了。
"那...工资怎么算?"她问。
"按利润分成怎么样?"魏金龙提议,"你占三成。"
"四成。"美玲讨价还价,"我会把账目管理得更好,保证能增加利润。"
"成交!"魏金龙没多想就答应了。
就这样,深圳火车站附近多了一对默契的搭档。
美玲的加入让小摊井井有条,她合理安排进货,精确控制成本,摊位的利润确实提高了不少。
魏金龙也教会了美玲炒饭的技巧,她学得很快,没多久就能独立操作了。
每天下午,琪琪放学后会直接来摊位。
魏金龙给她单独准备了张小桌子,让她在那写作业。
"金龙叔叔,这道题我不会..."琪琪经常会向魏金龙求助。
虽然文化不高,但魏金龙对小学数学还是能应付的。
偶尔闲暇时,魏金龙还会教琪琪画画,讲江西老家的故事。
琪琪很喜欢听,经常缠着他讲更多。
"江西的鄱阳湖真有那么大吗?"琪琪好奇地问。
"嗯,大得很呢,站在岸边看不到对面呢。"魏金龙笑着回答。
"我也想去看看..."琪琪向往地说。
"以后有机会,叔叔带你去。"魏金龙摸摸她的头。
"魏金龙,小朋友不懂事,你别多心。"一旁的美玲有些不好意思。
"没事,我喜欢琪琪,她很聪明。"魏金龙真诚地说。
看着魏金龙和琪琪相处融洽,美玲心里暖暖的。
自从和孩子爸爸离婚后,她一直担心琪琪缺少父爱会影响成长。
现在看来,魏金龙的出现多少弥补了些许。
日子渐渐稳定下来,三人的生活也有了规律。
早上魏金龙去进货,美玲送琪琪上学后来摊位准备。
下午琪琪放学后直接来摊位,晚上魏金龙送母女俩回家。
摊位对面的黄叔经常调侃他们:"你们三个,简直就像一家人。"
每次听到这话,美玲和魏金龙都会不好意思地笑笑,谁也没表态。
一天,摊位生意特别好,忙到很晚才收摊。
魏金龙像往常一样送母女俩回家,琪琪已经在路上睡着了。
魏金龙背着琪琪,美玲在前面引路,走进了一片老旧的城中村。
美玲租住在一栋老房子的二楼,面积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
"把她放在床上吧。"美玲轻声说。
魏金龙小心翼翼地把琪琪放在床上,给她盖好被子。
"谢谢你,金龙。"美玲递给他一杯水。
"不客气,应该的。"魏金龙接过水,不经意间看到房间角落里的一堆账单和催款单。
美玲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有些尴尬:"琪琪上学的费用,医药费,房租...开支有点大。"
魏金龙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美玲,我们的摊位越来越好,要不要考虑扩大一下?"
"怎么扩大?"美玲好奇地问。
"我想多做几种口味,可能还需要再买一个炉子..."魏金龙说着自己的想法。
两人坐在简陋的小桌旁,兴奋地讨论着未来的计划。
"金龙叔叔,你能做我爸爸吗?"
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打断了他们。
琪琪不知何时醒了,正坐在床上,睡眼惺忪地看着他们。
屋内瞬间安静了。
美玲尴尬地笑了笑:"琪琪,别乱说,快睡觉。"
"可是老师说,家长会要爸爸妈妈一起去..."琪琪嘟着嘴。
"琪琪,快睡吧,妈妈会去的。"美玲轻声哄道。
魏金龙站起身:"我...我该走了,明天见。"
走出美玲家,魏金龙的心情复杂极了。
说实话,他已经对美玲有了感情,琪琪也像他的亲人一样。
但他只是个没学历、没背景的打工仔,现在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哪有资格谈这些?
接下来几天,美玲似乎为了琪琪的话感到不安,刻意保持距离,甚至请了几天假。
魏金龙一个人忙得手忙脚乱,心里也不是滋味。
"小伙子,怎么这几天不见那个漂亮姑娘了?"摊对面卖茶的黄叔问道。
"她...有事请假了。"魏金龙敷衍道。
"你们俩挺配的,孩子也乖,是个好姑娘啊。"黄叔意味深长地说。
魏金龙没接话,心里却五味杂陈。
这天下午,美玲终于回来了,但脸色不太好。
"出什么事了?"魏金龙关切地问。
"没事,家里有点事。"美玲勉强笑了笑。
魏金龙没再追问,只是默默地多干活,让美玲轻松些。
傍晚时分,琪琪放学后像往常一样来到摊位。
"金龙叔叔!"她兴奋地跑过来,"我今天考试得了满分!"
"真棒!"魏金龙摸摸她的头,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奖励你的。"
琪琪开心地接过糖,在小桌前坐下写作业。
这时,一个浑身酒气的男人晃晃悠悠地走到摊位前。
"呦,找到你们了!"男人醉醺醺地说。
美玲脸色立刻变了:"赵德明,你来干什么?"
"怎么,我就不能来看看自己的女儿吗?"男人不怀好意地笑着。
原来这人是美玲的前夫赵德明。
"琪琪,去黄叔那边玩一会儿。"美玲赶紧把女儿支开。
琪琪似乎认出了来人,紧张地躲在妈妈身后,不情愿地走向黄叔的摊位。
"你想干什么?"美玲冷冷地问。
"听说你找了新工作,还挺赚钱?"赵德明眯着眼打量着摊位,"按理说,女儿的抚养费是不是该增加点?"
"我们离婚时说好了,你不要抚养权,也不用付抚养费。"美玲严肃地说。
"那是以前!现在我想女儿了。"赵德明嬉皮笑脸,"要不,我直接把她接走?"
"你敢!"美玲脸色发白。
魏金龙一直在旁边听着,见情况不对,上前一步:"这位先生,请你离开。"
"你算什么东西?"赵德明不屑地瞥了魏金龙一眼,"这是我和前妻的家事。"
"赵德明,你已经三年没来看过琪琪了,突然出现只是为了钱吧?"美玲直接戳穿。
"那又怎样?她是我女儿,我想什么时候见就什么时候见!"赵德明提高了声音。
周围的顾客开始侧目。
"你别闹了,这是我的工作场所。"美玲压低声音。
"不给钱就别想安生做生意!"赵德明突然拍桌子,把桌上的调料瓶震倒了几个。
魏金龙眼疾手快扶住了差点掉下去的油瓶,随后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
"先生,我不管你和美玲有什么过节,请你尊重一下她现在的工作。"
"小子,你他妈算什么东西?"赵德明一把推开魏金龙。
魏金龙踉跄了一下,但很快站稳了。
他曾在工厂里被粗暴的管理员推搡,但此刻,面对赵德明的挑衅,他感到的不只是自己的屈辱,还有对美玲和琪琪的担忧。
"我最后说一次,请你离开。"魏金龙的声音出奇地坚定。
周围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
赵德明看了看四周,冷笑一声:"行,今天算你狠。"
他转向美玲:"我改天再来,你好好考虑考虑。不然的话..."
他瞟了一眼在黄叔那里的琪琪,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归谁,还不一定呢。"
说完,赵德明踉踉跄跄地走了。
美玲一下子瘫坐在小板凳上,脸色苍白。
"没事吧?"魏金龙关切地问。
美玲摇摇头,强撑着站起来继续工作,但手明显在发抖。
"要不今天提前收摊吧?"魏金龙提议。
美玲看了看还在黄叔那的琪琪,点点头。
收拾好摊位,魏金龙送母女俩回家,一路上都很沉默。
琪琪紧紧抓着妈妈的手,看得出小姑娘也被吓坏了。
到了家,美玲给琪琪洗漱完,哄她睡觉。
"那个爸爸是不是要带我走?"琪琪怯生生地问。
"不会的,妈妈不会让任何人带你走。"美玲坚定地说。
"金龙叔叔会保护我们的,对吗?"琪琪天真地问。
美玲愣了一下,看向一旁的魏金龙。
"会的,我会保护你们。"魏金龙认真地回答。
琪琪这才安心地睡去。
客厅里,美玲给魏金龙倒了杯水。
"对不起,把你卷进来了。"她歉疚地说。
"别这么说,我们是朋友。"魏金龙笑了笑,"能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吗?"
美玲叹了口气,开始讲述她与赵德明的往事。
他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结婚。
赵德明一开始是个体面的白领,但后来迷上了赌博,欠下巨债。
为了还债,他甚至偷用了美玲的积蓄和父母给的首付款。
琪琪出生后,情况更糟,赵德明经常酗酒闹事。
最后美玲实在无法忍受,提出离婚。
赵德明爽快地放弃了抚养权,但此后三年,时不时会来找美玲要钱。
"这次他突然出现,肯定又是缺钱了。"美玲疲惫地说。
"你别怕,有我在。"魏金龙握住美玲的手,意识到自己的莽撞,又赶紧松开。
"谢谢你,金龙。"美玲感激地看着他,"这些年,你是第一个真心对我和琪琪好的人。"
两人对视了一会儿,魏金龙鼓起勇气说:"美玲,我想告诉你,你和琪琪让我不再感到孤独。"
"来深圳这么多年,我一直是一个人。"魏金龙继续说道,"直到遇见你们,我才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美玲眼睛湿润了:"我也是...自从离婚后,生活一直很艰难,是你给了我们希望。"
这一刻,两颗孤独的心靠近了彼此。
魏金龙轻轻抱住美玲,感受着她的温度,一种前所未有的保护欲涌上心头。
"我会照顾好你们的,我保证。"他在美玲耳边轻声说。
琪琪在卧室里翻了个身,两人这才分开,都有些不好意思。
"很晚了,我该走了。"魏金龙站起身。
"嗯,明天见。"美玲送他到门口。
走在回出租屋的路上,魏金龙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复杂。
害怕、担忧、幸福、责任感...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回到从前那个独来独往的生活了。
04
随着时间推移,魏金龙和美玲的小摊生意越来越好。
他们开始尝试研发新品种的炒饭,比如海鲜炒饭、泰式菠萝炒饭等,很受顾客欢迎。
"再来一份海鲜炒饭!"顾客的呼声此起彼伏。
两人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都带着笑容。
这天,卖茶的黄叔过来串门。
"金龙啊,附近那家馄饨店要转让,你有没有兴趣?"黄叔神秘地说。
"店面?"魏金龙愣了一下,"要多少钱?"
"三万转让费,加上设备和装修,大概需要五万左右吧。"黄叔说。
魏金龙和美玲对视一眼,都笑不出来了。
他们虽然生意不错,但存款加起来也就一万多,距离开店还差很远。
"谢谢黄叔,我们再考虑考虑。"魏金龙婉拒道。
黄叔走后,美玲若有所思:"其实,我们可以先租个档口试试。"
"租档口也要不少钱吧?"魏金龙叹气。
"我有些积蓄..."美玲犹豫了一下,"两万左右,一直留着给琪琪上学用的。"
"那不行!"魏金龙立刻拒绝,"那是琪琪的钱,不能动。"
"但如果我们能开店,收入会更稳定,对琪琪更好啊。"美玲认真地说。
两人讨论了很久,魏金龙始终不愿用琪琪的教育金。
"要不,我去借点钱?"魏金龙提议。
"找谁借?"美玲问。
"我有个老乡在建筑工地做小包工头,也许他能借我一点。"魏金龙说。
其实他心里没底,那个老乡跟他也不熟,但他不想动用琪琪的钱。
晚上送美玲母女回家的路上,琪琪兴高采烈地跑在前面。
"妈妈,黄叔说我们要开店了,是真的吗?"
"还没定呢,宝贝。"美玲笑着回答。
"开店后我可以帮忙吗?"琪琪天真地问。
"当然可以,你可以做我们的小服务员。"魏金龙摸摸她的头。
"太好了!我要告诉老师,我爸爸妈妈要开餐厅了!"琪琪欢呼着跑远了。
美玲和魏金龙尴尬地对视一眼,都笑了。
"她已经把你当爸爸了。"美玲轻声说。
"我很荣幸。"魏金龙认真地回答。
美玲侧脸看了魏金龙一眼,多了几分柔情。
回到家,琪琪写作业时,两人继续讨论开店的事。
"如果真要开店,店名叫什么好呢?"美玲问。
魏金龙想了想,说:"叫'雨夜小炒'怎么样?"
"为什么叫这个?"
"因为我们就是在雨夜相识的啊。"魏金龙笑着说。
美玲脸红了:"挺好的,我喜欢这个名字。"
第二天,魏金龙找借口出去了一天。
他去找了几个认识的人借钱,但都没成功。
工厂的老同事大多数都在为生计发愁,哪有余钱借给他。
最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魏金龙去了一个地下钱庄。
"借三万?可以,月息两分。"钱庄老板眯着眼睛说。
"是不是太高了?"魏金龙皱眉。
"爱借不借,外面更高。"老板态度强硬。
魏金龙知道这利息意味着每个月要还六百,对他们来说是笔不小的负担。
但想到美玲和琪琪的期待,他咬咬牙,签了借条。
回到摊位时,已经是傍晚,美玲见他一脸疲惫,关切地问:"怎么了?"
"没事,就是走了太多地方有点累。"魏金龙勉强笑笑。
"借到钱了吗?"美玲小声问。
魏金龙点点头:"三万,够付转让费了。"
美玲高兴地抱了他一下:"太好了!我明天就去看那个店面!"
魏金龙看着美玲开心的样子,觉得再大的压力也值得。
晚上,魏金龙一个人回到出租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借高利贷的压力让他难以入睡。
但一想到能给美玲和琪琪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他又感到一种莫名的满足。
"明天开始更加努力工作,早日还清债务。"魏金龙在心里给自己打气。
第二天,美玲带着魏金龙去看了那家馄饨店。
店面不大,大约二十平米,但位置不错,就在一个小区门口。
经过讨论,他们决定接手这家店。
美玲拿出两万块钱,加上魏金龙借的三万,凑齐了五万元。
"咱们赶紧办理过户手续吧。"美玲兴奋地说。
"嗯,早点开业,早点赚钱。"魏金龙也笑着说,但眼底藏着一丝忧虑。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一边经营摊位,一边准备新店的事情。
美玲负责采购餐具、设计菜单,魏金龙则负责添置厨房设备。
琪琪也很兴奋,每天放学后都要去新店看看进展。
"爸爸,这个桌子可以放在靠窗的地方吗?"琪琪指着一张小桌子问魏金龙。
魏金龙愣了一下,心头一暖:"当然可以,你喜欢靠窗的位置吗?"
"嗯!可以看到外面的人来来往往。"琪琪点点头。
美玲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幸福。
正当一切进展顺利时,赵德明又出现了。
这次他看起来清醒多了,但表情更加阴沉。
"听说你们要开店了?"赵德明冷笑着走进装修中的店面。
美玲脸色一变:"你怎么知道的?"
"呵,深圳就这么大,有什么事能瞒得住?"赵德明环顾四周,"投资不少啊。"
"你想干什么?"魏金龙上前一步。
"合作啊。"赵德明笑得意味深长,"我也想入股,怎么样?"
"不需要。"美玲断然拒绝。
"别这么无情嘛,好歹我是琪琪的亲生父亲。"赵德明阴阳怪气地说,"要是我去法院申请抚养权,你们的店恐怕也开不成了。"
这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美玲头上。
"你敢!"她怒视前夫。
"试试看啊。"赵德明不以为然,"或者,给我三万块,我就当这事没发生过。"
"敲诈!"魏金龙怒道。
"随便你们怎么说。"赵德明耸耸肩,"我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钱到位,我就消失。不然..."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琪琪,转身离开了。
美玲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他不会真的去申请抚养权吧?"
"他不会得逞的。"魏金龙安慰道,但心里也没底。
"金龙,我害怕..."美玲声音颤抖。
魏金龙蹲下身,握住她的手:"相信我,不会有事的。"
回家的路上,琪琪明显感觉到了大人们的不安。
"妈妈,那个爸爸又要来抢我吗?"她怯生生地问。
"不会的,宝贝,没人能把你从妈妈身边带走。"美玲紧紧抱住女儿。
魏金龙看着这对相依为命的母女,心中的愤怒和无力感交织在一起。
他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她们。
第二天,魏金龙没去摊位,他去了那个地下钱庄。
"又来借?"钱庄老板惊讶地看着他。
"三万,我加倍还。"魏金龙咬牙说。
老板狐疑地打量他:"你小子不会是赌博输钱了吧?"
"开店需要周转。"魏金龙简短地说。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老板同意再借他三万,但月息提高到了三分。
这意味着魏金龙每月要还钱的压力更大了。
但为了美玲和琪琪,他已经顾不了那么多。
回到摊位,美玲见他面色不好,关切地问:"去哪儿了?身体不舒服?"
"没事,就是有点累。"魏金龙勉强笑了笑。
他把三万块钱交给美玲:"给赵德明的,让他别再来打扰我们。"
美玲惊讶地看着这笔钱:"你从哪里弄来的?"
"朋友借的,别担心。"魏金龙避开了她的目光。
美玲将信将疑,但也没再追问。
第三天,赵德明如约而至。
美玲默默地递给他一个信封:"拿了钱,就别再来了。"
赵德明打开信封,数了数,满意地笑了:"成交。不过,要是你们生意好了,说不定我还会来分一杯羹。"
"你敢再来骚扰,我就报警。"魏金龙冷冷地说。
"呵呵,报警?你以为警察会管这种家务事?"赵德明不屑地说,但还是识趣地离开了。
目送赵德明走远,美玲长舒一口气:"希望他真的不会再来了。"
魏金龙搂住她的肩膀:"别怕,有我在。"
就这样,魏金龙和美玲继续他们的开店准备,表面上一切顺利,但魏金龙心里的压力越来越大。
六万的高利贷,每月要还的利息就有1500元,几乎是他们摊位一周的纯利润。
如果新店不能很快盈利,他们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
但看着美玲和琪琪期待的眼神,魏金龙只能把这些担忧埋在心底。
"一定要成功,一定要..."他在心里不断告诫自己。
新店的准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美玲和魏金龙都忙得不可开交。
这天,他们正在摊位上工作,突然看到几个穿制服的人向他们走来。
"是城管!"周围的小贩惊呼。
"这个摊位没有证照,马上收摊!"为首的城管队长严厉地说。
美玲紧张地看着魏金龙,他示意她别慌。
"同志,我们马上就要开正规店了,这是最后几天的摆摊。"魏金龙解释道。
"规定就是规定,无证经营必须取缔。"城管队长不为所动。
"能不能通融一下?我们真的很快就不摆了。"美玲恳求道。
城管队长看了看她,语气稍微缓和:"按规定是要罚款并没收工具的,看在你们态度好的份上,罚款200就行,但今天必须收摊。"
就在这时,黄叔匆匆赶来,想要帮他们说情。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插了进来:
"队长,他们的东西有问题!我女儿吃了他们的炒饭后拉肚子,差点出大事!"
是赵德明!他不知从哪冒出来,一脸义愤填膺。
美玲脸色煞白:"你胡说!我们的食材每天都是新鲜的!"
"胡说?"赵德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递给城管队长。
"这..."队长皱着眉头看了看,表情更加严肃。
是医院的诊断书。
黄叔凑上去看:"等一下,这诊断日期是昨天下午三点,可昨天下午这摊子三点就收了,老魏去批发市场进货去了,根本没开张!"
城管队长仔细一看诊断报告:"这位先生,你说你女儿是吃了这家炒饭中毒,但诊断时间是昨天下午三点十五分,而这个时间摊位并未营业。这是怎么回事?"
赵德明慌了:"我...我记错时间了,是前天!"
"诊断书上的日期很清楚。"队长严肃地说,"你确定不是在诬陷他们?"
围观的人群中,一位年轻女人站了出来。
"不可能!我每天都来吃他们的炒饭,从来没有问题!"女人大声说。
魏金龙认出她是附近银行的职员,是他们的老顾客。
"对啊,我们全公司的人都经常来买,从没听说谁拉肚子。"又一位顾客站出来说。
越来越多的顾客自发为他们作证。
"队长,这张诊断单有问题。"黄叔指着诊断日期说,"你看这个日期是前天,可是他三天前就没来过这摊位啊!"
城管队长仔细看了看,果然发现了时间上的疑点。
他严肃地看向赵德明:"这是怎么回事?"
赵德明一时语塞,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他是我前夫,一直在骚扰我们。"美玲勇敢地站出来说,"他想敲诈我们的钱!"
周围的人群听了纷纷指责赵德明,场面一度混乱。
城管队长见势头不对,做了个手势让大家安静。
"这是家务事我们不管,但无证摆摊确实违规。"
他对魏金龙和美玲说,"罚款200元,今天先收摊,如果要继续经营,必须办理临时摊位证。"
说完,开了罚单,带队离开了。
赵德明见计划失败,恼羞成怒:"你们别得意,这事没完!"
说完,他气冲冲地离开了。
"谢谢大家!"魏金龙向帮忙说话的顾客们道谢。
"你们的炒饭好吃,我们当然要说实话。"那个银行职员笑着说。
"以后开了店,我们还会来捧场的!"其他顾客也纷纷表示支持。
美玲感动得红了眼眶:"谢谢大家的信任。"
收拾摊位时,黄叔过来拍拍魏金龙的肩膀:
"别灰心,我认识街道办的人,明天帮你们问问怎么办临时摊位证。"
"谢谢黄叔。"魏金龙感激地说。
当天晚上,魏金龙送美玲和琪琪回家,路上都很沉默。
"今天吓死我了。"美玲终于开口,"幸好有那么多好心人帮忙。"
"是啊,人心都是向善的。"魏金龙点点头。
"可是赵德明那句'没完',我总觉得他还会来找麻烦。"美玲担忧地说。
"别怕,有我在。"魏金龙坚定地说。
回到家,琪琪问:"妈妈,我们家的店还能开吗?"
"当然能,宝贝,我们会有自己的店,比摊位好多了。"美玲安慰女儿。
送琪琪睡下后,美玲和魏金龙在客厅低声讨论今后的计划。
"要不,我们直接放弃摊位,专心准备店面算了?"美玲提议。
魏金龙犹豫了:"可是店面装修还要半个月,这段时间没有收入,怎么办?"
他没说出口的是,高利贷的利息压力让他必须保持现金流。
两人商量了很久,决定魏金龙去办临时摊位证,同时加快店面装修进度。
06
第二天一早,黄叔带着魏金龙去了街道办,托关系办理了临时摊位证。
"每月300元管理费,可以合法摆摊三个月。"黄叔高兴地说。
"太好了!"魏金龙激动不已,"这下可以安心做生意了。"
回到摊位,美玲得知消息也十分高兴。
但好景不长,当天下午,赵德明又出现了,这次明显喝了不少酒。
"今天又找帮手了?"他醉醺醺地说,"有本事就一直摆摊啊,看我怎么整死你们!"
魏金龙一把拉住他:"你到底想怎样?"
"我想怎样?"赵德明冷笑,"钱,再给我五万,否则...嘿嘿,琪琪放学的路上可不太安全啊。"
这句话如同导火索,点燃了魏金龙的怒火。
"你敢动琪琪一根汗毛,我跟你拼命!"
他一把揪住赵德明的衣领,赵德明则挥拳反击。
两人扭打在一起,引来围观。
美玲急忙上前劝阻:"别打了!会伤人的!"
赵德明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嘴角沾着血迹。
"你们敢打我?好啊,看我不报警抓你们!"他挣扎着爬起来。
这时,一队巡逻的警察正好经过,看到这一幕走了过来。
"怎么回事?打架斗殴?"警察严肃地问。
赵德明立马变脸,装出一副可怜样:"警察同志,他们打我,还威胁我!"
"胡说!"魏金龙反驳,但混乱中确实是他先动的手。
"都跟我回派出所说清楚。"警察公事公办地说。
就这样,魏金龙、美玲和赵德明都被带到了派出所。
经过详细询问,警方了解了前因后果:赵德明长期骚扰、威胁前妻及其同伴,今天还威胁要伤害自己的亲生女儿。
更重要的是,警方查询系统发现赵德明有赌博前科,还有两起诈骗案在逃。
"好家伙,原来是个'钉子户'啊。"民警冷笑道。
赵德明脸色煞白,知道这次栽了。
"他还敲诈了我们三万元。"美玲鼓起勇气说出实情。
警方对此进行了记录,表示会立案调查。
"你们先回去吧,有需要再来配合调查。"民警对魏金龙和美玲说。
魏金龙松了口气:"谢谢警察同志。"
"金龙,你的高利贷怎么办?"走出派出所,美玲突然问道。
魏金龙震惊地看着她:"你知道了?"
"黄叔跟我说的,他在那边认识人,听说你借了高利贷,很担心你。"美玲解释道。
魏金龙叹了口气,不再隐瞒:"为了咱们的店,为了不动用你给琪琪准备的钱,我借了六万。"
"六万!"美玲惊呼,"利息得多高啊!"
"月息两分到三分..."魏金龙低头承认。
美玲心疼地看着他:"你这是何必呢?"
"我想给你和琪琪一个安稳的家..."魏金龙真诚地说。
美玲眼眶湿润了:"傻瓜,咱们可以慢慢来的。"
两人手拉着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比任何时候都踏实。
回到家,琪琪在邻居家等他们,看到两人回来,高兴地跑过来。
"妈妈爸爸!"她一边一个地抱住他们。
美玲和魏金龙相视一笑,这一刻,所有的艰难困苦都值得了。
这次事件后,赵德明因诈骗罪被判入狱,暂时不会再来打扰他们。
但高利贷的问题仍然悬在头上。
第二天,黄叔找到魏金龙,带来一个好消息。
"小伙子,我联系了社区民警,他说政府有小额创业贷款项目,利息只有银行的一半,你可以申请替换高利贷。"
"真的吗?"魏金龙惊喜不已。
"真的!还有,他说你们符合'下岗职工自主创业'条件,可以申请扶持资金。"黄叔高兴地说。
在黄叔和社区民警的帮助下,魏金龙申请了八万元的小额创业贷款,还清了高利贷,剩下的钱用于店面装修。
同时,美玲也获得了一万元的扶持资金。
经历了这么多风波,他们的店面终于按计划装修完成。
"'雨夜小炒',好名字。"黄叔看着新挂上的店招牌,赞许地点点头。
魏金龙和美玲对视一笑,回想起初识时的那个雨夜,恍如隔世。
解决了赵德明的纠缠和高利贷的压力,魏金龙和美玲的生活终于开始步入正轨。
"雨夜小炒"的店面装修很快完成,虽然简单,但干净整洁。
魏金龙将奶奶教他炒饭的老式铁锅也搬到了店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开业前一天,他们忙碌到很晚,为明天做准备。
"紧张吗?"美玲问魏金龙。
"有点。"魏金龙笑着承认,"毕竟是人生中第一次正经开店。"
"我也是。"美玲靠在他肩上,"但有你在,我就不怕。"
第二天一早,"雨夜小炒"正式开业。
魏金龙在店里挂上奶奶的照片,对着照片鞠了一躬。
"奶奶,您看,我在深圳开店了。"他在心里默念。
美玲在一旁看着,理解他的心情。
琪琪穿着新裙子,兴奋地在店里跑来跑去,帮忙摆放餐具。
"妈妈,这是我们自己的店吗?"她天真地问。
"是的,宝贝,这是我们的家。"美玲轻抚女儿的头发。
开业当天,黄叔和火车站附近的老主顾们都来捧场,店里座无虚席。
"魏金龙的炒饭就是香!"老顾客们纷纷称赞。
除了传统的蛋炒饭,魏金龙还研发了多种特色炒饭:江西腊肉炒饭、咖喱海鲜炒饭、泰式菠萝炒饭等,满足不同顾客的口味。
美玲则负责前台接待和账目管理,两人配合默契。
琪琪放学后会来店里写作业,偶尔帮忙递个水杯、擦个桌子,俨然一个小老板的模样。
开业第一周就迎来了开门红,每天客流不断。
"看来我们的决定是对的。"晚上关店后,美玲高兴地说。
魏金龙点点头,看着疲惫但满足的美玲,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逐渐积累了稳定的客源,店面经营步入正轨。
美玲利用会计专业知识,为店里建立了严格的财务制度,精打细算,使利润最大化。
魏金龙则不断改进菜品,听取顾客意见,让口味更加适合大众。
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们开始考虑扩大规模。
"要不我们再请个服务员?"美玲提议,"这样你就能专心做饭了。"
"好主意。"魏金龙赞同,"我看隔壁小李最近也在找工作,要不问问她?"
就这样,他们雇了第一位员工,小李,一个刚从农村来深圳的姑娘,勤快又懂事。
生活渐入佳境,魏金龙觉得是时候更进一步了。
一天晚上,他特意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炒饭。
"美玲,尝尝这个。"他神秘地说。
美玲好奇地尝了一口,突然咬到了什么硬物。
"这是..."她捂着嘴,惊讶地看着从炒饭中挖出的一枚戒指。
魏金龙单膝跪地,深情地看着她:
"王美玲,我爱你。从那个雨夜开始,你和琪琪就走进了我的心里。我想照顾你们一辈子。你愿意嫁给我吗?"
美玲泪如雨下,使劲点头:"我愿意!"
琪琪从房间里跑出来,高兴地跳着:"太好了!我有爸爸了!"
三人紧紧抱在一起,这一刻,仿佛所有的苦难都值得了。
08
一个月后,他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黄叔、小李,还有那些支持他们的老顾客们都来参加了婚礼。
"魏金龙,你有福气啊,找到这么好的妻子和女儿。"黄叔由衷地祝福。
"是啊,我很幸福。"魏金龙笑着看向身穿红色连衣裙的美玲和琪琪。
1998年底,店面生意越来越好,他们开始考虑开分店。
"荔枝公园那边人流量大,要不要考虑在那开第二家店?"美玲提议。
魏金龙觉得可行,两人开始筹备第二家店。
这次,他们有了经验,开店过程顺利多了。
到了1999年,"雨夜小炒"已经在深圳小有名气,他们的第二家店也开业了。
魏金龙和美玲的生活充实而忙碌,但非常幸福。
琪琪在学校表现优秀,老师经常夸她懂事。
"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回江西看奶奶?"琪琪经常这样问。
"等店里再稳定些,我们就回去。"魏金龙承诺道。
2000年,他们第一次回江西老家,带琪琪看了波光粼粼的鄱阳湖,也去了奶奶的坟前。
"奶奶,我带她们来看您了。"魏金龙在坟前说,"多亏了您教我炒饭,我才有今天的幸福。"
美玲和琪琪也在一旁鞠躬,感谢这位素未谋面但改变了他们命运的老人。
回深圳后,魏金龙提出了新想法:他想资助老家的贫困学生。
"我小时候就是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才早早辍学打工的。"他解释道,"不想让更多孩子重复我的经历。"
美玲完全支持他的想法,他们决定拿出一部分利润,设立"雨夜助学金"。
2001年,他们的第三家店开业,这次位于深圳市中心一个繁华地段。
开业当天,当地媒体来采访这对从摆摊起家的夫妇,报道他们的创业故事和公益行动。
"你们有什么创业秘诀?"记者问道。
魏金龙看了美玲一眼,笑着说:"用心做每一碗饭,用心对待每一个人。"
美玲补充道:"还有就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报道播出后,他们的店更加火爆,不少创业者慕名而来,想听听他们的建议。
到了2002年,"雨夜小炒"已经发展成拥有五家分店的小型连锁,员工近50人。
魏金龙和美玲也从单纯的夫妻档,成长为有经验的企业管理者。
他们的助学计划已经帮助了20多位贫困学生,其中几位考上了大学。
"你看,这就是我们第一个资助的学生,今年考上了北京大学。"魏金龙指着报纸上的照片,骄傲地告诉琪琪。
"爸爸,我长大也要像你们一样帮助别人。"琪琪已经11岁了,懂事又乖巧。
"好啊,你一定能做得比我们更好。"魏金龙摸着女儿的头,眼中满是期待和骄傲。
简陋的摊位早已不在,但那份始于一碗炒饭的情谊和温暖,却永远留在了他们的心里。
来源:惊鸿师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