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织锦绣 产业涌新潮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0 08:44 1

摘要:一片片高标准农田如棋盘般整齐划一,一座座现代化农业设施拔地而起,一个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声名远扬——近年来,南昌市红谷滩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将农业产业化作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驱动力,让沃野展现出崭新面貌。这里,不仅仅是城市的会客厅,也是在乡村振兴的宏伟战

一片片高标准农田如棋盘般整齐划一,一座座现代化农业设施拔地而起,一个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声名远扬——近年来,南昌市红谷滩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将农业产业化作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驱动力,让沃野展现出崭新面貌。这里,不仅仅是城市的会客厅,也是在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中,绘制成的一幅农业繁荣、农村美丽、农民富裕的现代都市农业壮丽画卷。

从传统耕种到多元融合的产业跃迁

红谷滩区的农业产业,主要集中在厚田镇和流湖镇。过去,这里以传统的粮油种植为主。如今,通过持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呈现出“根基稳固、特色鲜明、融合深入”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粮油供给,压舱石作用坚实稳固。红谷滩区严守粮食安全底线,粮食播种面积22.86万亩,粮食总产连续五年稳定在1.88亿斤以上。同时,蔬菜、油菜、肉类、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足,不仅满足了南昌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更成为区域稳定的压舱石。

特色产业,“一村一品”格局成形。红谷滩区深挖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藠头、菌菇、鹌鹑、特种水产等特色产业,构建了极具活力的“一村一品”模式。流湖镇的藠头种植面积达5000亩,年加工产值7800万元,带动千余户农户增收。厚田镇鹌鹑养殖规模达200万羽,占全区家禽总量的60%;生米街道元宇宙VR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引入太空育种、数字农业技术,推动科技赋能。红谷滩区农业正从追求产量向提升质量快速转变。

江西黎明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在流湖镇设立了藠头加工项目,并建设了流湖镇藠头产业基地。该企业负责人黎国水表示,公司一年生产2000吨藠头,生产的藠头主要销往广东、福建等地,还出口至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三产融合,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红谷滩区巧妙地将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平台与田园景观、特色产业、农业设施、农耕文化等资源要素深度融合,打造了棕情小镇等一批共同富裕示范村,培育了厚田沙漠、马咀滩生态旅游等知名休闲农业品牌,休闲农业已成为拉动乡村经济增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新引擎。

科技企业与创新模式的生动实践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在于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创新模式的探索。在红谷滩区,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农业企业正蓬勃生长,成为产业升级的领头雁。

坐落于流湖镇上房村的江西省新赣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是红谷滩区工商联会员企业、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进厂区,数字化管理的菌包生产车间和生态循环智能菌菇培育房令人印象深刻。这里每日可产菌包3万包,实现了绿色有机鲜菇的常年工厂化、标准化生产。

江西省新赣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全产业链的科技布局。从液体菌种培育到菌包生产,再到菌菇种植和深加工,每一个环节都注入了现代数字化技术,确保产品的高品质与高收益。其产品荣获“赣鄱正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多项认证,从“田间”到“餐桌”均建立了严格的质量追溯体系。

更为可贵的是,该公司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种植户”的联农带农模式。公司每年年底为脱贫户进行保底分红20余万元,成立6年来共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30余万元。

在流湖镇红星村,江西秦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的工厂化鳜鱼养殖基地,正颠覆人们对传统渔业的认知。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的“智能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鳜鱼”基地,鳜鱼成活率居全国前列。该基地通过精准控温、水体循环过滤、智能投喂等高科技手段,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鳜鱼的高效、生态养殖。基地年产量达240万斤以上,销售额突破千万元。这一模式不仅节约了土地、水资源,更大幅提升了养殖效率和产品品质。

江西秦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成功,离不开带头人——总经理喻永生的贡献。作为省级乡村工匠、红谷滩区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和“最美科技工作者”,他公司的发展获得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公司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红谷滩区智慧农业的一张亮眼名片。

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加速崛起

面对成绩,红谷滩区未有丝毫懈怠,并清醒地认识到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设施农业用地受限影响了产业配套;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弱,电商渠道发展滞后;如何平衡粮食安全与经济作物收益,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是重大挑战;休闲农业同质化严重,缺乏文化IP和创新体验等。”红谷滩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立足当下,谋划长远。红谷滩区农业农村局携手江西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精心编制完成了《红谷滩区“十五五”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2026-2030)》,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规划明确提出,到2030年,红谷滩区乡村全面振兴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产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核心是围绕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构建“1+4+X”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即打造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谷好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即做强优质稻米、设施蔬菜、特种水产、特色畜禽四大基础产业。‘X’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若干个新兴业态。”该负责人表示。

规划的具体目标更加振奋人心:培育1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特色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一张涵盖粮食安全、蔬菜保障、畜禽养殖、水产发展、休闲农业和产业融合的详尽目标表,展现了红谷滩区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信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农业产业化的浪潮中,红谷滩区正以科技为翼、以品牌为帆、以政策为桨,推动农业从“单一种植”向“全链融合”深刻转变。红谷滩区正在用自己的探索与实践,为南昌市乃至江西省的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谷动能”,谱写出一曲产兴村美、民富业强的时代赞歌。(刘 磊)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