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格言联壁》中的智慧穿越时光:“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独处时,保持内心清静是高深的境界;群处时,说话谨慎是难得的修为。
你的言语,就是你的风水
《格言联壁》中的智慧穿越时光:“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独处时,保持内心清静是高深的境界;群处时,说话谨慎是难得的修为。
人生在世,语言是一个人的门面。说话太快,往往思虑不周,伤人伤己;出言迟缓,相谈有度,才能收获人心。会说话是修养,管住嘴才是一个成年人最难得的教养。
古人云:“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一句话说得好,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一句话说不好,可能引火烧身、招来祸端。
禅宗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一位年轻人向禅师请教说话之道。禅师给他一包羽毛,让他在镇上的每个角落撒一根。年轻人照做后,禅师又说:“现在,请把所有的羽毛都捡回来。”年轻人为难地说:“这怎么可能?风早已把它们吹散了。”禅师说:“你说出去的话语,就像这些羽毛,一旦出口,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这个故事揭示了慎言的真谛:言语如同离弦之箭,出口便无法收回。懂得在说话前思考,在开口时斟酌,是成熟的表现,更是智慧的体现。
会说话,不是巧言令色,不是阿谀奉承,而是懂得在合适的时候说恰当的话,用真诚的语言温暖人心。
会说话的人具备三种特质:
懂得倾听:先听懂别人的话,再说出自己的见解
善于理解:站在对方角度思考,体会对方的感受
用心表达:选择恰当的词句,传递真实的心意
孔子教学有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把“言语”放在第二位,可见其重要性。《论语》中记载:“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孔子在乡里显得温和恭顺,像是不会说话的人;在宗庙朝廷上,却言辞明晰,只是依然谨慎。
这种在不同场合说话的分寸感,正是修养的体现。
管住嘴,不是一味地沉默不语,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管住嘴的四个层次:
不妄言:不说没有根据的话
不恶口:不说伤人的话
不两舌:不搬弄是非
不绮语:不说花言巧语
北宋名臣富弼年轻时,有人告诉他有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富弼说:“大概是他说我,我说他吧。”对方说:“不,他只是说你,你没有说他。”富弼说:“那么,是我对不起他,不是他对不起我。”后来那人知道后深感惭愧。这种不背后议论、不斤斤计较的胸襟,正是教养的体现。
说话不仅要讲究内容,更要把握时机和分寸。
说话的智慧:
急事慢慢说:给思考留出时间大事清楚说:避免误解和歧义小事幽默说:化解尴尬和紧张没把握的事谨慎说:不轻易下结论伤人的话不说:守住底线和善良曾国藩在给弟弟的家书中写道:“说话不可任心,做事不可任心。”他年轻时曾因说话太直得罪不少人,后来通过修养,学会了说话的艺术。他在日记中反省:“立言有六禁:不本至诚,勿言;无益于世,勿言;损益相兼,勿言;后有流弊,勿言;往哲已言,勿袭言;非吾力所及,勿轻言。”这“六禁”,每一条都值得深思。
有时候,沉默比言语更有力量。在适当的时刻保持沉默,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修养。
该沉默的四种情况:
对方情绪激动时:此时的沉默是包容和理解
真相未明时:不妄加评论,不随意猜测
涉及他人隐私时:尊重是最好的教养
自己愤怒时:避免说出伤人的话
苏轼在《留侯论》中称赞张良:“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种在突发情况下的沉着,在无故受辱时的冷静,正是大丈夫的修养。有时候,一个理解的眼神,胜过千言万语;一个包容的沉默,胜过万般解释。
禅宗强调“身口意”三业的清净,其中“口业”就包括不说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净化言语,实际上就是在净化心灵。
净化言语的方法:
每日反省:今天我是否说了不该说的话?
三思而后言:说话前先思考三个问题:是真的吗?是善意的吗?是必要的吗?
学习圣贤:从经典中学习说话的艺术
练习倾听:学会听懂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唐代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都要念给老妇人听,直到对方听懂为止。这种为他人着想的态度,不仅让他的诗通俗易懂、流传千古,更体现了他深厚的修养。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言语修养显得更加重要:
网络中:不传播谣言,不恶意攻击,不随意评判
职场里:不搬弄是非,不背后议论,不轻诺寡信
家庭中:不恶语相向,不互相指责,不口是心非
朋友间:不揭人短处,不触及伤痛,不辜负信任
言语修养的最终目的,是净化心性、提升人格。
言语修行的四个阶段:
学会不说:管住嘴,不说不该说的话
学会会说:掌握说话的艺术,把话说得恰到好处
学会少说:懂得沉默的力量,该沉默时不开口
学会不说而说:通过行为传递心意,此时无声胜有声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言语修养不是知道道理就够了,更要在生活中实践。当我们能够在每个当下管住自己的嘴,说该说的话,止该止的语,我们的心性自然就会提升,人格自然就会完善。
修一颗清静心,独处时安然自在养一份慎言功,群处时言语得当守一张智慧嘴,该说时妙语连珠,该默时金人缄口因为,你的言语,不仅决定了别人如何看待你,更在塑造着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会说话,是你递给世界的第一张名片;
管住嘴,是你守护内心的第一道防线。
这或许就是禅宗留给我们最实用的智慧——通过净化言语,净化心灵;通过慎言修行,提升人格。在这条修行路上,每一句恰当的话语,都是修养的体现;每一次及时的沉默,都是教养的证明。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