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家拆迁300万全给小叔子,老公笑着放弃协议过年时公公傻眼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0 07:36 1

摘要:我第一次去老公陈阳家,是2015年的国庆节,距离我们确定关系刚满三个月。陈阳开车带我从市区往郊区走,越走路边的房子越矮,最后拐进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停在一座红砖墙的老房子前——那是公公陈建国和婆婆李秀莲住了一辈子的家。

第一章 老砖房里的偏心:二十多年的“不一样”

我第一次去老公陈阳家,是2015年的国庆节,距离我们确定关系刚满三个月。陈阳开车带我从市区往郊区走,越走路边的房子越矮,最后拐进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停在一座红砖墙的老房子前——那是公公陈建国和婆婆李秀莲住了一辈子的家。

院子里有棵老槐树,树干粗得要两个人合抱,枝叶遮了大半个院子。婆婆听见车声,赶紧从屋里迎出来,手里还沾着面粉,笑着说“晚晚来了?快进屋,刚蒸了馒头,热乎着呢”。她的手粗糙得像老树皮,却很暖和,拉着我往屋里走时,我瞥见她袖口的补丁,洗得发白,却很整齐。

公公坐在堂屋的木沙发上,手里夹着根烟,看见我们,只是点了点头,没起身,也没笑,眼神落在陈阳身上,没看我。堂屋的摆设很简单:一张掉漆的木桌,两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全家福——陈阳站在左边,穿着高中校服,笑得有点腼腆;右边是小叔子陈峰,比陈阳小五岁,穿着运动服,搂着公公的脖子,笑得张扬;公公和婆婆坐在中间,公公的手搭在陈峰肩上,眼神里的疼惜藏都藏不住。

那天的午饭很丰盛:炖鸡、炒肉、凉拌黄瓜,还有一碗鸡蛋羹。婆婆不停地给我夹菜,说“晚晚,多吃点,城里姑娘细皮嫩肉的,别饿着”;公公却只给陈峰夹肉,说“峰峰,多吃点,你在工地干活累,得补补”——陈峰那时候在市区的工地当小工,偶尔会跟公公要钱,每次公公都给,从不问用途。

吃饭的时候,陈峰突然说“爸,我下个月想换个手机,现在这个太旧了,工地上的兄弟都笑话我”。

公公想都没想,就说“行,多少钱?爸给你拿”。

陈峰眼睛一亮:“五千多,新款的智能机,能拍视频,还能玩游戏。”

“五千多?”我心里咯噔一下——那时候陈阳一个月工资才六千,我们还在攒首付,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

婆婆在旁边小声说“峰峰,你现在的手机还能用,别乱花钱”,公公却瞪了她一眼:“孩子要个手机怎么了?他在外面干活不容易,买个好手机怎么了?”

陈阳没说话,只是默默扒着碗里的饭,我看见他的手指攥了攥筷子,又松开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不一样”,从陈阳和陈峰小时候就开始了。陈阳上小学时,穿的是邻居家孩子穿过的旧衣服,书包是公公用帆布缝的;陈峰上小学时,公公专门去镇上买了新书包、新文具盒,还给他买了当时最流行的奥特曼卡片。陈阳上高中时,住校,每个月生活费只有三百块,省吃俭用;陈峰上高中时,每个月生活费一千块,还经常跟公公额外要钱买游戏卡。陈阳大学毕业,想考公务员,公公说“考那玩意儿没用,不如早点挣钱”,没给一分钱;陈峰没考上大学,公公托关系给他找了工地的活,还给他买了电动车,说“别累着”。

2017年,我和陈阳结婚。我们没要彩礼,没办婚礼,只是在市区租了套两居室,简单收拾了一下。公公没给一分钱,只是说“你们年轻人,自己奋斗,别总想着靠家里”;可到了2019年,陈峰结婚,公公不仅给了十万彩礼,还在郊区给陈峰买了套两居室,付了首付,说“峰峰结婚,不能委屈了人家姑娘”。

陈阳对此从无怨言,只是偶尔跟我说“我爸这辈子不容易,疼小的也正常”。我知道他不是不委屈,是从小到大的隐忍,让他习惯了把情绪藏在心里。我心疼他,却也没多说——毕竟是他的家人,我作为儿媳,不好过多干涉。

我以为这种“偏心”只会体现在日常的小事上,直到2021年,公公家的老房子要拆迁,一切都变了。

第二章 拆迁消息传来:300万的“归属”

2021年6月,拆迁办的人进了村,贴了公告——公公家的老房子在拆迁范围内,按照面积和补偿标准,能拿到300万拆迁款,还能选一套安置房。

消息传来的那天,陈峰第一时间就回了家,比平时积极了十倍。他拉着公公的手,问“爸,拆迁款能拿多少?安置房多大?”,脸上的兴奋藏都藏不住。

公公笑得合不拢嘴,说“300万,安置房120平,够你住了”。

“300万?”我和陈阳刚好周末回来看婆婆,听到这话,我愣了一下——300万,对我们来说不是小数目,我们当时还在还房贷,每个月压力很大,要是能分一部分拆迁款,就能提前还完房贷,减轻点压力。

陈阳也愣了,眼神里闪过一丝期待,却没说话。

接下来的几天,陈峰天天往家里跑,帮着公公整理老房子里的东西,嘴上说着“爸,我帮你收拾”,实则是在打听拆迁款的发放时间。婆婆私下跟我说“晚晚,你爸好像想把拆迁款都给峰峰,你和阳阳要是需要,跟你爸说说,多少能分点”。

我跟陈阳提了这事,陈阳犹豫了很久,说“再等等吧,爸没开口,我们主动要,不好”。

可我们没等到公公的“开口”,却等到了一场家庭会议——公公说“拆迁款和安置房的事,得跟你们俩说清楚”。

那天晚上,堂屋里的灯亮着,木桌上放着拆迁协议,公公坐在主位,婆婆坐在旁边,陈峰和他媳妇李娟坐在左边,我和陈阳坐在右边。

公公拿起拆迁协议,清了清嗓子,说“拆迁款300万,安置房120平,我跟你妈商量好了,都给峰峰”。

“都给峰峰?”我一下子站起来,声音有点激动,“爸,阳阳也是您儿子,凭什么都给峰峰?我们现在还在还房贷,压力很大,您至少得给我们分点吧?”

陈峰赶紧说“嫂子,话不能这么说,我是家里的小儿子,我爸的东西本来就该给我,再说我刚结婚,孩子马上要出生,用钱的地方多,你们俩有工作,能挣钱,不缺这点钱”。

“我们不缺这点钱?”我气得手都抖了,“我们每个月房贷六千,孩子马上要上幼儿园,学费一个月两千,阳阳的工资大部分都用来还房贷和生活费,我们怎么不缺?你呢?你在工地干活,一个月也能挣五千多,你媳妇也有工作,你们缺什么?”

“你怎么说话呢?”公公瞪了我一眼,“这是我们陈家的钱,我想给谁就给谁,轮不到你一个外人插嘴!”

“爸,我不是外人,我是阳阳的媳妇,是您的儿媳!”我看着公公,心里又气又委屈。

陈阳拉住我,说“晚晚,别激动,听爸把话说完”。他转向公公,眼神里带着一丝恳求,“爸,我知道您疼峰峰,可我也是您儿子,我们现在确实需要钱,您能不能给我们分点?哪怕几十万,让我们提前还点房贷也行”。

公公却摇了摇头,说“阳阳,不是爸不给你,是峰峰更需要。你是大哥,得让着弟弟,你有文化,能挣钱,不用爸操心;峰峰没文化,工作不稳定,我不给她,他以后怎么活?”

“爸,我也需要您操心啊!”陈阳的声音有点抖,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他在公公面前失态,“我上大学的时候,您没给我一分钱,我自己打工挣学费;我结婚的时候,您没给我一分钱,我自己租房子;现在拆迁了,300万,您一分钱都不给我,您真的把我当儿子吗?”

公公没说话,只是别过脸,说“协议我已经签了,拆迁款和安置房都写峰峰的名字,你们要是同意,就签字放弃;要是不同意,以后就别认我这个爸”。

陈峰赶紧拿起笔,说“爸,我签字”,李娟也跟着签了字。

堂屋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声,婆婆在旁边偷偷抹眼泪,没敢说话。我看着陈阳,他的脸色苍白,手指攥着拳头,指节都白了。过了几秒,他松开拳头,拿起笔,笑了笑,说“爸,我签字,我放弃”。

“阳阳!”我拉住他,不敢相信他会这么做。

陈阳看着我,摇了摇头,说“晚晚,算了,钱是爸的,他想给谁就给谁,我们不挣了”。

他在放弃协议上签了字,字迹很轻,却像一根针,扎在我心里。签完字,他没再停留,拉着我就往外走。走到院子里,老槐树下的风很凉,我看见陈阳的眼泪掉了下来,他却赶紧擦了擦,说“晚晚,别难过,我们自己能挣钱,不用靠别人”。

那天晚上,我们没回出租屋,而是去了河边。陈阳坐在河边的石阶上,喝了很多啤酒,没说话,只是看着河水。我坐在他旁边,陪着他,心里又疼又气——疼他的委屈,气公公的偏心,也气陈阳的“不争”。

后来我才知道,陈阳不是不争,是彻底心冷了。他说“从小学到现在,我一直以为,只要我听话,只要我努力,爸总会疼我一点,可我错了,在他心里,只有峰峰一个儿子,我什么都不是”。

第三章 拿到钱的小叔子:挥霍与忽视

拆迁款下来的速度很快,2021年9月,300万就打到了陈峰的银行卡上,安置房也过户到了他名下。拿到钱的那天,陈峰请了亲戚吃饭,在镇上的饭店摆了三桌,却没请我和陈阳。

还是婆婆偷偷跟我们说的“峰峰拿到钱了,买了辆二十多万的SUV,还换了个最新款的手机,天天跟朋友出去喝酒、打牌,晚上很晚才回家”。

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跟陈阳说“你看陈峰,拿到钱就挥霍,你爸还觉得他需要钱,真是瞎了眼”。

陈阳没说话,只是叹了口气,说“随他吧,钱是他的,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可陈峰的挥霍远不止这些。没过多久,他就辞了工地的工作,说“有300万,还上什么班?在家歇着就行”。他天天跟一群狐朋狗友出去喝酒、打牌,有时候还去赌场,输了钱就回家跟李娟吵架,李娟哭着跟婆婆诉苦,婆婆只能劝“峰峰,别再赌了,钱要省着花”,陈峰却嫌她烦,说“我的钱,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不用你管”。

公公一开始还护着陈峰,说“年轻人,玩几天怎么了?等他玩够了,就踏实了”,可随着陈峰挥霍得越来越厉害,他也开始着急了。有一次,陈峰跟人赌钱,输了五万,回家跟公公要钱,公公没给,陈峰就跟他吵了起来,说“爸,你不是疼我吗?我输了钱,你都不帮我?你是不是后悔把拆迁款给我了?”

公公气得浑身发抖,说“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儿子!”

那天晚上,公公给陈阳打电话,声音带着哭腔,说“阳阳,你回来看看爸吧,爸心里难受”。

陈阳当时正在加班,听了这话,赶紧跟领导请假,带我回了老家。进门的时候,看见公公坐在堂屋的地上,头埋在膝盖里,婆婆在旁边哭。陈阳赶紧走过去,扶起公公,说“爸,怎么了?”

公公抬起头,眼睛通红,说“阳阳,爸错了,爸不该把拆迁款都给峰峰,他就是个白眼狼,拿着钱就挥霍,还跟我吵架,爸心里疼啊”。

陈阳没说话,只是拍着公公的背,安慰他“爸,别难过,峰峰还小,等他懂事了,就好了”。

我看着公公,心里没有同情,只有冷笑——早干什么去了?当初把拆迁款全给陈峰的时候,怎么没想过今天?

从那以后,公公开始频繁给陈阳打电话,有时候让陈阳回家帮他修水管,有时候让陈阳帮他买降压药,有时候只是想跟陈阳说说话。陈阳每次都很耐心,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回来看他,帮他做事。

我跟陈阳说“你爸现在知道你的好了,早干嘛去了?你别总惯着他,他当初那么对你”。

陈阳却说“他是我爸,不管他怎么对我,我都不能不管他”。

可公公的“依赖”,并没有让他改变对陈峰的偏心。有一次,陈峰跟人打架,被抓进了派出所,需要交两万块保证金。他给公公打电话,公公赶紧给陈阳打电话,说“阳阳,你弟弟被抓了,需要两万块,你赶紧给爸打过来,救你弟弟”。

陈阳当时手里刚好有两万块,是我们准备用来给孩子交幼儿园学费的。我不让他给,说“陈峰自己惹的事,让他自己解决,我们的钱是给孩子交学费的,不能给”。

可公公在电话里不停地哭,说“阳阳,你要是不给钱,你弟弟就要被判刑了,你不能见死不救啊”。

陈阳犹豫了很久,还是把钱打给了公公。我气得跟他吵了一架,说“陈阳,你是不是傻?你爸和你弟弟这么对你,你还帮他们?我们的孩子怎么办?学费你去哪凑?”

陈阳没说话,只是坐在沙发上,抱着头,说“晚晚,我知道你生气,可他是我弟弟,我不能不管他”。

那天晚上,我哭了很久,觉得自己嫁错了人——陈阳太善良,太隐忍,不懂拒绝,只会委屈自己和我。可我也知道,他的善良和隐忍,是从小到大的环境造成的,我不能怪他,只能跟他一起扛。

第四章 婆婆的病:偏心背后的“醒悟”

2022年冬天,婆婆突然病倒了,咳嗽得厉害,还发烧,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肺炎,需要住院治疗,至少要花一万多。

公公第一时间给陈峰打电话,让他来医院交钱,陈峰却在电话里说“爸,我最近手头紧,没钱,你让哥先交吧,我以后再还他”。

“你手头紧?你不是有300万吗?怎么会没钱?”公公气得声音都抖了。

“300万早就花得差不多了,买车、打牌、跟朋友吃饭,都花完了,我现在还欠别人几万块呢”陈峰说完,就挂了电话。

公公拿着手机,手不停地抖,眼泪掉了下来。他给陈阳打电话,声音带着绝望,说“阳阳,你妈住院了,需要一万多,峰峰没钱,你能不能先交了?”

陈阳当时正在外地出差,听了这话,赶紧跟领导请假,连夜赶了回来,我也跟着一起去了医院。到了医院,看到公公坐在走廊的椅子上,头发花白了很多,背也驼了,看起来老了十岁。

陈阳赶紧去交了住院费,然后去病房看婆婆。婆婆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看见我们,眼泪掉了下来,说“阳阳,晚晚,妈对不起你们,让你们费心了”。

“妈,别说这话,你好好治病就行”陈阳握着婆婆的手,声音很轻。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我和陈阳在医院照顾婆婆,陈峰一次都没来过,只是偶尔给公公打个电话,问“妈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出院?”,从不说来医院看看。

有一次,公公在病房外跟陈阳说“阳阳,爸以前对不起你,把拆迁款全给了峰峰,让你受委屈了,爸知道错了,以后爸一定补偿你”。

陈阳笑了笑,说“爸,过去的事就别说了,妈好好治病就行”。

我知道,陈阳不是不记恨,是他太善良,不愿意跟老人计较。可我心里的气,却没那么容易消——公公的道歉,来得太晚了,我们受的委屈,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弥补的。

婆婆住院期间,李娟来过一次,手里拎着一篮水果,坐了十分钟就走了,说“家里孩子没人看,我得回去了”。走的时候,她没给婆婆留下一分钱,也没说要帮忙照顾。

婆婆出院那天,陈阳去办出院手续,公公拉着我的手,说“晚晚,爸知道你心里有气,你别怪阳阳,都是爸的错,爸以后不会再偏心峰峰了,会好好待你们的”。

我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我不想跟他争辩,也不想原谅他,只是觉得,婆婆病了一场,公公能醒悟,也算是件好事。

可我错了,公公的“醒悟”,只是暂时的。没过多久,陈峰又跟公公要钱,说“爸,我想做点小生意,需要五万块,你帮我凑凑”,公公犹豫了很久,还是给陈阳打电话,说“阳阳,你弟弟想做生意,需要五万块,你能不能帮他凑凑?”

陈阳这次没答应,说“爸,我没有钱,我们还要还房贷,还要给孩子交学费,真的帮不了他”。

公公没再说话,挂了电话。后来我听说,他把自己的积蓄拿给了陈峰,那是他和婆婆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只有三万块,陈峰嫌少,还跟他吵了一架。

我跟陈阳说“你看,你爸还是改不了偏心,以后别再管他们了,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陈阳点了点头,说“嗯,以后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再管他们的事了”。

从那以后,陈阳很少回公公家,只是偶尔给婆婆打个电话,问问她的身体情况。公公也很少给陈阳打电话,大概是知道陈阳不会再帮陈峰了,也不好意思再麻烦他。

我们的日子,慢慢步入了正轨。2023年,陈阳升职了,工资涨了,我们提前还了一部分房贷,压力小了很多;孩子上了幼儿园,很听话,每天回来都会跟我们分享幼儿园的趣事;我们还在阳台种了很多花,每天下班回家,看着花开,看着孩子的笑脸,心里满是幸福。

我以为,我们会一直这样平静地过下去,直到2024年春节,公公突然来了我们家,打破了这份平静。

第五章 过年的“傻眼”:偏心的代价

2024年春节,我们没回公公家,而是在自己家过年。我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年货:买了鸡、鸭、鱼、肉,还有各种水果、坚果;给孩子买了新衣服、新玩具;还贴了春联、挂了灯笼,家里充满了年味。

除夕那天,陈阳做了一桌子菜,有我爱吃的红烧肉,有孩子爱吃的糖醋排骨,还有他自己爱吃的清蒸鱼。我们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看着春晚,吃着年夜饭,孩子笑得很开心,不停地给我们夹菜,说“爸爸,妈妈,你们多吃点”。

就在我们吃得正开心的时候,门铃响了。我去开门,看见公公站在门外,手里拎着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几个苹果,身上穿着一件旧棉袄,头发乱着,看起来很落魄。

“爸,您怎么来了?”我愣了一下,赶紧让他进来。

陈阳也愣了,说“爸,您怎么没跟我们说一声就来了?快坐,吃饭了吗?”

公公没坐,只是站在门口,看着屋里的摆设,看着餐桌上的菜,看着孩子身上的新衣服,眼神里满是惊讶,好像不敢相信这是我们家。

“爸,您坐啊,站着干嘛?”陈阳拉着他,让他坐在沙发上,给了他一杯热水。

公公喝了口热水,才开口说“阳阳,晚晚,爸对不起你们,爸今天来,是想跟你们说声对不起”。

我们没说话,等着他继续说。

“峰峰……峰峰带着李娟和孩子,去外地过年了,没带我,也没给我留钱,我在家里,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只能来投奔你们了”公公的声音带着哭腔,眼泪掉了下来,“爸知道错了,爸不该把拆迁款全给峰峰,不该偏心他,不该委屈你们,爸现在后悔了,你们能原谅爸吗?”

我看着公公,心里没有恨,只有平静。我想起他当初把拆迁款全给陈峰时的理直气壮,想起他对陈阳的忽视,想起他对陈峰的纵容,再看看他现在的样子,觉得有点可怜,又有点可悲。

陈阳递给公公一张纸巾,说“爸,过去的事就别说了,您既然来了,就跟我们一起过年,吃点热饭”。

公公抬起头,看着陈阳,眼里满是感激,说“阳阳,你不怪爸?”

“爸,您是我爸,我怎么会怪您?”陈阳说,“只是以后,您别再偏心峰峰了,他已经长大了,该自己承担责任了,您不能再惯着他了”。

公公点了点头,说“爸知道了,以后再也不惯着他了,爸以后好好待你们,待我的孙子”。

那天晚上,公公跟我们一起吃了年夜饭,一起看了春晚。孩子很粘他,坐在他腿上,跟他说幼儿园的趣事,公公笑得合不拢嘴,眼里的落寞少了很多。

睡觉前,公公跟陈阳说“阳阳,爸的积蓄都给峰峰了,现在手里没什么钱,以后爸要是生病了,还得靠你”。

陈阳说“爸,您放心,我是您儿子,您生病了,我肯定会照顾您”。

我知道,陈阳还是放不下公公,不管公公以前怎么对他,他还是会尽儿子的责任。我没反对,也没多说——毕竟是一家人,血浓于水,再大的矛盾,也抵不过亲情。

大年初一早上,陈阳带着公公和孩子去公园玩,我在家做饭。看着他们的背影,我心里很平静——公公终于为他的偏心付出了代价,也终于醒悟了;陈阳也放下了过去的委屈,重新接纳了公公;我们的家,虽然经历了很多矛盾,却也终于回归了平静。

后来,陈峰从外地回来了,知道公公在我们家,也没来看他,只是给公公打了个电话,说“爸,你要是想住我那,就跟我说,我给你收拾个房间”,公公却拒绝了,说“我不跟你住,我跟阳阳住,阳阳比你孝顺”。

陈峰没再说话,挂了电话。从那以后,他很少跟公公联系,偶尔联系,也是为了要钱,公公再也没给过他。

现在,公公偶尔会来我们家住几天,帮我们带带孩子,做做家务,虽然有时候还是会念叨陈峰,却不再像以前那样偏心了。他会给孩子买零食,会给我买水果,会跟陈阳一起下棋,我们的家,终于有了家的样子。

我有时候会想,如果公公当初没有把拆迁款全给陈峰,我们的家会不会少很多矛盾?但我也知道,没有如果,公公的偏心,让他付出了代价,也让他醒悟了,这对他来说,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而我们,也在这场矛盾中,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包容,学会了珍惜眼前的幸福。我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矛盾,还会有困难,但只要我们一家人齐心协力,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毕竟,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只有爱,才能化解所有的矛盾,才能让家变得温暖,变得幸福。

第六章 往后的日子:和解与新生

2024年春天,公公在我们小区附近租了个一居室,离我们家很近,走路只要五分钟。他说“跟你们住在一起,怕打扰你们,租个房子,互相有个照应,也挺好”。

我们没反对,帮他收拾了出租屋,买了新的床单被罩、锅碗瓢盆,还给他装了网线,让他能看视频、跟老家的亲戚聊天。

公公搬过去那天,婆婆也来了,帮着整理东西,笑着说“现在好了,离你们近,我也能常来看看孙子”。

从那以后,公公每天早上都会来我们家,帮我们送孩子去幼儿园,然后去菜市场买菜,有时候会给我们带点新鲜的蔬菜;晚上会来我们家吃饭,帮着洗碗、收拾厨房,然后跟孩子玩一会儿,再回自己的出租屋。

他变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固执、偏心,而是变得温和、体贴。有一次,我感冒了,发烧到39度,公公早上来的时候,看到我躺在床上,赶紧去药店给我买了感冒药,还熬了小米粥,说“晚晚,你好好休息,孩子我送幼儿园,午饭我给你做”。

我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心里暖暖的——这个曾经让我恨过、怨过的老人,终于变成了我期待中的公公。

陈阳也很高兴,他跟我说“晚晚,现在这样挺好的,爸终于明白了,我们也不用再为以前的事生气了”。

“嗯,挺好的”我点点头,心里满是欣慰。

2024年夏天,陈峰的孩子过生日,他给公公打电话,让他去吃饭。公公犹豫了很久,还是去了,却没给孩子买礼物,只是带了一束自己种的向日葵——他在出租屋的阳台种了很多向日葵,说是“看着开心”。

回来的时候,公公跟我们说“峰峰还是老样子,跟我要钱,说想换辆车,我没给,他就不高兴了,饭都没好好吃”。

“爸,您做得对,不能再给他钱了,他得自己挣钱”陈阳说。

公公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以前就是太惯着他了,才把他惯成这样,以后再也不会了”。

从那以后,公公很少跟陈峰联系,偶尔联系,也只是问问孩子的情况,从不提钱的事。陈峰一开始还会跟他吵,后来见公公真的不给钱,也不跟他吵了,只是联系得越来越少。

2024年秋天,我们家换了套大点的房子,三室两厅,在市区的中心位置,离孩子的幼儿园很近。搬家那天,公公和婆婆都来了,帮着整理东西,公公还特意给我们买了一幅山水画,挂在客厅的墙上,说“祝你们乔迁之喜,日子越过越红火”。

孩子看着新房子,笑得很开心,说“爷爷,奶奶,以后你们常来住啊,我们有很多房间”。

公公笑着说“好,爷爷以后常来住”。

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吃了乔迁宴,公公喝了点酒,说“阳阳,晚晚,爸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们,以前偏心峰峰,让你们受了很多委屈,现在爸老了,才知道谁是真心对我好。以后爸会好好待你们,待我的孙子,弥补以前的过错”。

“爸,过去的事就别说了,我们现在过得很好,您好好照顾自己,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弥补”陈阳说。

我看着公公,看着陈阳,看着孩子,心里满是幸福。我知道,我们终于走出了过去的阴影,迎来了新的生活。

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很平静,也很幸福。每天早上,公公会来送孩子去幼儿园;晚上,我们会一起吃饭、聊天;周末,我们会带着公公和婆婆去公园玩,或者去郊区踏青。孩子跟公公的关系很好,每天都会跟公公分享幼儿园的趣事,公公也很疼孩子,会给孩子买零食、买玩具,会陪孩子下棋、画画。

偶尔,陈峰也会来我们家,带着孩子,跟我们一起吃饭。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自私、挥霍,而是变得踏实了很多,在一家工厂找了份工作,每个月能挣六千多,还会给孩子买奶粉、买衣服。公公虽然还是会疼他,但不再像以前那样偏心,会跟他说“好好工作,好好照顾孩子,别再瞎混了”。

我知道,陈峰的改变,离不开公公的醒悟,也离不开我们的包容。虽然我们以前有过矛盾,有过争吵,但现在,我们都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包容,学会了珍惜眼前的亲情。

有时候,我会想起公公家的老房子,想起那棵老槐树,想起拆迁款的事,想起那些委屈和争吵。但我不再恨,不再怨,而是觉得,那些经历,虽然痛苦,却让我们都成长了,让我们都明白了亲情的可贵。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会遇到风雨,会遇到坎坷,但只要我们心怀善意,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就一定能走出风雨,迎来晴天。而我们的家,也会在这场旅行中,变得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幸福。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来源:乐观的百香果w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