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中国导弹在战场上扬威,西方正在经历从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这5个阶段,从当初的否认,到现在开始讨价还价,试图给自己找一个接受现实的精神依托。
自从中国导弹在战场上扬威,西方正在经历从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这5个阶段,从当初的否认,到现在开始讨价还价,试图给自己找一个接受现实的精神依托。
最近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经过美国情报机构的调查,认定总部位于阿联酋的人工智能公司G42向华为转让了先进导弹控制软件,中国利用该软件增强了霹雳-15与霹雳-17的射程,让战斗机在与西方战斗机的较量中占据潜在优势。英国媒体称,中国通过与阿联酋的军事交流,获得了西方的空对空导弹敏感技术,让中国导弹的射程、抗干扰性能提高了20%-30%,引发了美国对阿联酋与中国防务关系的担忧。
近些年来,中国为了更好的熟悉北约武器装备,经常会找一些装备北约武器的友好国家举行联合演习,例如与巴基斯坦的“雄鹰”空军联合训练、与泰国的“鹰击”空军联合训练。2023—2024年,中国又与阿联酋举行了“猎鹰盾牌”联合空中军演。阿联酋这个国家虽然不大,可空军却堪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装备了68架F-16与58架幻影2000战斗机,别看这两型战机现在看起来很老,可当年财大气粗的阿联酋买的可是最顶配版本,其中68架F-16是装备AN/APG-80有源相控阵雷达的F-16E/F型号,在F-16V出现前,F-16E/F可以算是全世界最先进的F-16,比美军自用的还先进。至于幻影2000,法国也在阿联酋的要求下将其升级为幻影2000-9。
幻影2000-9是法国专门为中东客户定制的出口型号,对标美国最新锐的F-16,争夺广阔的中东市场。幻影2000-9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来降低结构重量,翼载荷较早期幻影2000降低了10%,进一步提高了机动性。
此外,幻影2000-9还移植了阵风的模块化数据处理器(MDPU),运输速度大幅度提升,全新升级的RDY-2雷达与作战吊舱,强化了幻影2000的精确对地打击能力。此时幻影2000-9的战斗力,已经不亚于早期的阵风战斗机。对比泰国皇家空军装备的JAS-39C/D“鹰狮”战斗机,幻影2000虽然型号较老,但是升级后的幻影2000-9反而要强于JAS-39C/D,是中国空军在演习中接触到的最先进北约战斗机。
而中国的台湾省以及印度这个国家,也都装备了幻影2000战斗机,因此中国也非常重视与阿联酋空军的演习,派出歼-10C、歼-16与其进行对抗训练,让中国飞行员累积了不少跟北约战斗机交手的经验。
而拥有大量西方先进战斗机的阿联酋空军,也装备了多种型号的西方空对空导弹,包括法国的米卡、美国的AIM-120C。虽然西方对于阿联酋跟中国进行空军演习颇有微词,但是考虑到阿联酋在中东的重要性,因此也只能选择冷处理。可是在5·7空战后,中国的空对空导弹实战表现让西方感到震惊,在西方的印象中,中国在空对空导弹领域还是学生,怎么就突然超过师傅了?从一开始的不相信,西方逐渐转为对实战结果的愤怒,试图将锅扣在印度空军头上,经过数月调查研究,西方不得不接受中国空对空导弹领先的事实,但又不能完全接受,于是阿联酋这个时候被拿出来当挡箭牌了,西方试图给阿联酋扣上一顶向中国输送西方技术的帽子,否认中国自身的技术实力,给西方自己脸上贴金。
这就跟西方之前污蔑新疆棉花那样,反正就是嘴皮一张、帽子就扣上了,不管有没有证据,这个莫须有的罪名是跑不掉了。可西方哪怕是扣帽子甚至都懒得好好编故事,说中国抄走了西方的导弹技术,结果给出的被抄袭对象竟然是“米卡”、AIM-120,这就好比有人造谣武松之所以能打死老虎,那是因为偷学了别人的武功,偷了谁的武功呢?这个人信誓旦旦的表示被偷武功的是曾经被武松暴打过的“蒋门神”。
5·7空战期间,印度派出以阵风为主力的机群试图空袭巴基斯坦,当时阵风战斗机就挂载了米卡空对空导弹,结果在交战过程中,被歼-10C挂着霹雳-15狠狠暴打,从印度人拍摄的阵风战斗机被击落残骸来看,阵风挂载的米卡导弹甚至连发射的机会都没有,隔着老远就被霹雳-15给点名了。说霹雳-15抄了米卡导弹技术,跟说武松偷学了蒋门神的武功一样可笑。
如果放在20年前,米卡导弹对于中国来说还算是一款比较先进的导弹,可是在2025年,米卡导弹在中国眼里只能算战五渣。
米卡算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空对空导弹,既是中距弹又是格斗弹,就跟阵风战斗机那样,总想着一机多用、一弹多吃,可到头来变成了样样通、样样葱。米卡的意思其实是“拦截、战斗和自卫导弹”的法语缩写,主要配备幻影2000和阵风战斗机。1996年就服役的米卡导弹,分为两种型号,米卡RF为主动雷达制导型、米卡IR为红外制导型,这两种导弹的弹体一样,区别只是采用了不同的导引头部件。米卡导弹长度为3.1米、弹径160毫米、重112公斤,对比长2.99米、弹径160毫米、重120千克的霹雳-8导弹,米卡在尺寸基本相当的情况下,射程却达到了60千米,在当时能够同时作为近距离格斗弹与中距雷达弹使用,算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空对空导弹了,提高了任务弹性、减轻了后勤维护供应负担。
可是贪多意味着嚼不烂,米卡一弹多吃的设计,导致它每一项任务都无法很好的完成,如果作为格斗弹使用,那米卡的重量比起新一代格斗弹AIM-9X、霹雳-10都要大,机动性也不如新一代格斗弹;如果作为中距弹使用,那么相比AIM-120C、霹雳-12这些中距弹,又存在威力与射程都不足的情况,尤其是35公里后动能严重不足,很难击落战斗机,只能威胁威胁笨重的轰炸机、预警机这类目标。
在近距离格斗弹具备越肩发射能力、中距弹射程超过100千米的时代,米卡导弹的设计弊端就完全暴露出来了,无论当成什么导弹用都会表现的非常吃力。5·7空战期间,巴基斯坦的歼-10从160千米外就开始发射霹雳-15,让携带米卡的阵风战斗机毫无还手之力。战后,印度也是宣布为阵风战斗机换装国产的阿斯特拉空对空导弹,印度宁愿用不靠谱的国产导弹,又不愿让阵风继续用米卡,足见印度对这款导弹是有多嫌弃。
而霹雳-15则是中国在21世纪研发的一款中远程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与追求一弹多吃的米卡导弹不同,霹雳-15的定位就是尽可能在更远的距离击落敌机,至于近距离的敌机就交给更专业的霹雳-10格斗弹。霹雳-15的射程是米卡的2倍有余,并且米卡导弹采用的是AD-4A J波段平板缝隙天线雷达,并且天线直径较小,探测距离只有15千米。而霹雳-15则采用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并且霹雳-15的弹径更大,雷达天线尺寸自然更大,探测距离在30千米以上。
作为一款中距弹来使用的话,米卡别说跟霹雳-15相比了,就算是在霹雳-12面前都差距非常明显。可如果将米卡当作格斗弹来使用,也远不如机动性与抗干扰性能优异的霹雳-10,甚至还不如逐渐被解放军淘汰的霹雳-8。也就是说,哪怕把米卡的全部技术图纸交给中国,中国的专家估计也懒得抄袭米卡导弹的设计。
在霹雳-15出现前,世界上还没有量产的双脉冲空对空导弹,中国不可能用西方导弹的技术,凭空抄出一枚双脉冲空对空导弹。而在霹雳-15实战发威之前,西方也从没说过霹雳-15抄袭了他们的技术。结果等到霹雳-15击落阵风战斗机后,西方这才谎称中国抄西方技术提升霹雳-15的性能,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些西方这是在自己骗自己,既然打不过霹雳-15,就只能自己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了。
历史上,中国的确从西方引进过空对空导弹技术,比如霹雳-7导弹就算利用了法国魔术3导弹的技术。而霹雳-8导弹则是仿制自以色列的怪蛇-3导弹,一度成为了中国主力空对空导弹。而霹雳-11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则是仿制了意大利的阿斯派德。但是从霹雳-12开始,中国就已经走上了自研空对空导弹的道路,霹雳-12、霹雳-15、霹雳-17陆续问世后,中国已经完成了从仿制到自研、从追赶到领先的过程,西方这时候说霹雳-15是用了西方技术才这么厉害,其实也是迫不得已承认了中国空对空导弹很厉害。
来源:马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