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嘴上说讨厌攀比,心里却总忍不住看一眼,再看一眼,接着开始自我怀疑,开始否定,开始内耗。说白了,伤人的不叫攀比,伤人的是比错人,比错点,比错方向。火能煮饭,也能烫伤,电能点灯,也能触电,问题不在火不在电,关键在人怎么用,不是吗?
刷圈,前同事喜提大项目,心口一紧,然后翻小红书,老同学事业顺风顺水,身材还绝了,结果呢,你的心情一路下坠,这画面熟不熟?你也会自问,我到底在跟谁比呀?
我们嘴上说讨厌攀比,心里却总忍不住看一眼,再看一眼,接着开始自我怀疑,开始否定,开始内耗。说白了,伤人的不叫攀比,伤人的是比错人,比错点,比错方向。火能煮饭,也能烫伤,电能点灯,也能触电,问题不在火不在电,关键在人怎么用,不是吗?
错的比法,套路就那几样,把自己的全程对上别人的高光,把自己的抓拍去撞人家的精修,把自己的糙直播对上别人剪了三遍的预告片。你只看到升职那一刻,看不到人家加班的深夜;你只盯住马甲线,看不见背后每一口少吃的糖,每一次咬牙的深蹲。这样比,除了酸,除了乱,除了让幸福感漏光,你还能得到啥?怎么比都输,何必呢?
换个法子,比得开心,比得有劲,比得出路。简单说,外侧学方法,内侧比结果,然后把注意力拉回来,盯住可控。眼睛向外学高手怎么想怎么做,手里抄到他靠谱的动作步骤,脑子装清楚他的逻辑和顺序,脚下盯自己的步子有没有稳住,结果只对标昨天的自己,节奏拆小一点,里程量短一点,反馈拉快一点,焦虑降噪一点,动力就会冒出来。
你可以把它想成登山,路线上看过来人的轨迹,知道哪里陡哪里滑,工具上学人家的装备清单,但计步器只记你自己今天多走了几百步,不拿别人的登顶照来打脸自己,这样走,不更踏实吗?
想做内容的你,常见误区是盯着人家十万加,盯着粉丝暴涨,随后一头扎进我不行的情绪风暴。不妨换个思路,挑个你欣赏的博主,拆标题的节奏词,拆开头的钩子点,拆正文的镜头切换,看看他怎么和粉丝互动,怎么催更又不讨嫌,然后照着写一次,今天标题更抓人一点,封图更利落一点,完稿更快一点,这就赢了,别嫌小,进一分,就是分。
在职场混的你,也容易卡在酸这一步,同事拿了奖金,你心里一万个不服,后来还越想越堵。别绕圈,走过去问,开会他怎么铺陈逻辑,汇报用什么结构,项目表格怎么切分节点,跨部门这关他怎么说话,学来一两招,周会先用起来,结果呢,这月你主持的会更顺了,推进更稳了,老板点头了,这就是信号,这就是成长。
健身的你,盯着博主的马甲线,盯着三围和体脂,瞬间泄气,然后躺平。正确玩法更无聊,也更有效,研究对方的一周训练配比,力量怎么配合有氧,组间怎么休息,饮食怎么安排,蛋白怎么补,接着给自己订一个能做到的小清单,二十分钟,流汗,收工,明天再来,别求爆改,别求戏剧性,身体最爱小步子,稳而快,不香吗?
别拿你的随手抓拍,去跟别人的修图大片死磕。方法看高手,结果比昨天,这是省心的捷径。攀比无罪,用错才受罪。
很多人问,照着学,会不会像?老实说,先像再说,再像一阵,后来就有了你的味道。你要的是把门槛跨过去,把发动机点着,不是一次学会所有技能吧?
还有人担心,天天比自己,会不会太慢?不过你看看,慢是一种错觉,动作对了,反馈一直在,信心不掉,速度其实很吓人。
接着说点现实的,你不必一天一个新自己,你只要今天多一小步,明天不回头,十天后你会惊到曾经的自己,三十天后别人看你像换了个脑子。
看到这,你会不会对攀比,换了个理解?你可以开始玩一个小练习,选一个你领域里的高手,写下你能学到的一招,马上用在今天的事上,用完回看,标注有效还是无效,继续优化,这就是你的私人加速器。
我也想跟你互动,评论区留个名字,说说你想对标的人是谁,你偷到的那一招是什么,用在哪一件事上最有效,我们一起攒一个高手方法库,大家互相抄作业,互相催进步。要是这篇对你有用,点个赞,转给那个总爱乱比的朋友,告诉他,换个比法,日子就顺了。
来源:朴实蛋糕一点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