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更好的开展土地管理工作,国家正在逐步推进殡葬改革,但殡葬改革正面临一些棘手的难题,政府给出了 1000-2000 元不等的补贴,同时也不断加大了各种宣传工作,希望更多的人选择土地占用面积更小的生态环保葬,却依然鲜有人愿意接受,而偷埋土葬的现象
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更好的开展土地管理工作,国家正在逐步推进殡葬改革,但殡葬改革正面临一些棘手的难题,政府给出了 1000-2000 元不等的补贴,同时也不断加大了各种宣传工作,希望更多的人选择土地占用面积更小的生态环保葬,却依然鲜有人愿意接受,而偷埋土葬的现象更是常有发生。
对于殡葬改革,不同地方出台了不同的殡葬政策,同时部分地区的生态安葬补贴标准也不算低(如黑河市爱辉区最低1000元/例、成都市生态葬补贴1500-3000元不等),而传统土葬成本(棺木、墓地等)普遍在5000元以上,也会侵占土地资源。但是生态安葬申请需要一些手续(需提供火化证、公墓证明等几类材料),且补贴发放周期长达3-6个月不等,村民对于新事物接受程度较慢,同事部分地区宣传不到位,殡葬补贴申领手续只能在殡仪馆公告上看见。
在农村土葬观念的根深蒂固。土葬长期以来在农村是一种传统习俗,人们认为入土为安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火葬等殡葬方式与他们的传统观念格格不入,即使有补贴,也难以改变他们内心深处的坚持。
而且农村地域广阔,监管难度较大。这给偷埋土葬提供了一定的 “空间”。一些村民会选择在偏远的山林、田地等地方偷偷进行土葬,等相关部门发现时,往往已经为时过晚。
更有的村子农村殡仪服务被私人垄断。风水先生、道士等灰色群体掌控丧仪话语权,抵制火葬以维护既得利益。
另一方面,乡镇(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不足。至今还有乡镇(农村)未建公益性公墓,部分乡镇(农村)已建公益性公墓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公墓安葬率低,对殡葬改革后相关服务的担忧。而且公墓的使用年限、后续管理等问题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让村民们对接受殡葬改革心存疑虑,宁可放弃补贴,也要选择传统的土葬方式。
如何改变现状:
首先是政府投钱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借鉴江苏丹阳骨灰堂模式,将单穴成本从3万元压降至2000元,配套免费维护服务。
其次是加强宣传,通过村民大会、广播、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向村民们普及殡葬改革的意义,引导他们转变观念,认识到殡葬改革不仅是移风易俗的需要,更是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最后是简化申领流程,增加补贴,按照当地收入情况,进行火化补贴和生态葬奖励,减少农村当地治丧成本,同时减少申报材料和流程,让村民得到看得见的好处与实惠。
总之农村殡葬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只有从观念、设施、监管等多方面入手,才能逐步解决殡葬改革中的困局,推动农村殡葬事业的健康发展,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心。
来源:做殡葬的小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