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见过的几个最让人心酸的场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03:25 1

摘要:醉汉酒驾撞死了正常过马路的孩子,刚上初中。家长在急诊被几个警察死死按住,那个父亲已经发不出正常声音,只是嗬嗬的哑着嗓子,眼里死盯着醉成烂泥的那个司机,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父亲的信念崩塌和复仇之念迸发的状态。

醉汉酒驾撞死了正常过马路的孩子,刚上初中。家长在急诊被几个警察死死按住,那个父亲已经发不出正常声音,只是嗬嗬的哑着嗓子,眼里死盯着醉成烂泥的那个司机,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父亲的信念崩塌和复仇之念迸发的状态。

然而,居然还有为酒驾入刑叫屈的法律界人士。我呸!

两个多月前我儿子出生第二天,我们一家人乐颠颠的抱着孩子去洗澡。

边上一个大夫对一个满脸煞白的妈妈说:“你确定要把孩子抱回家去吗?”

那位妈妈脸上的表情我形容不了,她说:“我怀我女儿十个月,我女儿陪了我十个月,我女儿来到世界上就这么四天,我得让她知道家在哪,要不我怕她给我托梦的时候找不到我。”

那位妈妈始终没哭,但那种表情...

老人不行了,临终前要求换床。

护士很奇怪,高级套件不住,非要换到旧住院部的普通病床上。

后来才知道,他妈妈在他23岁走了,就在那张病床上。

一个28岁的肝癌晚期患者

有个3岁的女儿

早上去病房的时候,值班医生说已经死了半小时了

三岁的女儿一直拉住她手摇晃,叫妈妈起床了,妈妈醒来玩。

外婆外公在旁边默默流泪。

家父住院,

检查结果没什么大事,

我蹦蹦哒哒的去走廊给亲戚打电话,

因为走廊有点吵,

就去了消防通道,

16岁的小姑娘,在产房生了个娃没人照顾。碗筷都没有,想喝粥没东西装。

孩子出生3天后,男朋友来了。小姑娘笑容灿烂:“哎呀,你总算来了。”

为了住院生娃费用,和护士讨价还价半天。

不知道三个孩子未来的路会走向哪里。

某医院儿科血液病房门口有个不花钱的“勇气扭蛋机”。游戏规则贴在旁边,现在年纪大了真见不得这个啊……

医院接诊了一个喝百草枯中毒的14岁女孩,没有一个星期孩子因为各器官衰竭没有了,当天晚上他的父亲拿着孩子没有用的药品去退药,当时看着还比较冷静,我问了一嘴到底孩子喝药是为了什么啊?孩子父亲瞬间崩溃说,他和孩子的母亲都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在家,孩子太想他们了,以为喝了药生了病父母就会回来看她,没有想到这药会要了她的命。孩子父亲边哭边说,我养了她14年怎么就这么没了。

可想而知中国这么多的有多少的心酸和无奈。

一个60岁的农村男人,ct提示肺部包块,在家属的陪同下来住院做活检。

我每次查房他都向我表示:如果是癌,就不治了!反正也治不好!

活检结果出来,不幸确实是肺癌。家属瞒着他,计划着进一步化疗。

就在准备用药的前一天,他却知道了自己的病情,情绪相当激动,大骂子女和我们医生,说我们联合骗他花钱,扯掉手上的针头就要出院。

我们各种劝说也无用,铁了心不治了,什么药也不准我们开,说还不如回老家等死。

最后一次见他是下班的时候,我在电梯口,他和家人带着大包小包准备回家。

他悄悄走到我身边,态度与之前大不一样,特别礼貌和小心地问道:医生,我这个病,回去吃中药是不是也还有希望?

我突然明白,他哪里是不想治疗,无非是一个父亲和丈夫不想拖累子女和爱人的托辞罢了。谁会甘心这样走向死亡呢?

我看着他,点点头,对他说,试试吧,也许有一些效果。

他勉强地笑了,和我摆摆手说:麻烦你了医生,我回去了。

后来,我再也没见过他。可他最后问我能不能吃中药时眼里充满的期待,每每想起来,都会让我无比心酸。

一个在我们医院治疗的女患者,自己的疗程还没做完,有一天她老公陪她来做治疗,她进治疗室里面去,做完治疗出来,她老公歪在等候室的长椅上,人已经没了。

我们的工作人员从发现到开始急救不超过2分钟,也没救回来。

后来那个女人自己一个人完成了治疗。希望她能努力好好活下去。

一个小女孩,八岁了,脑炎,她爸妈看治不好,怕再多花钱,给她扔在医院里,独自走掉了。

后来,脑炎引起发烧,小女孩快不行了。

临走的时候,她双手捧着一张和爸妈的全家福照片,握得紧紧的,贴着嘴角,小声说:"爸爸再见!妈妈再见!

分享一个医生角度的心酸。

好多年前,那时候我还没入学呢。

有这么个老先生,因为口腔癌晚期,看了很多家医院,挂了很多专家号。

但是被外院的专家下了死刑,劝他:

别到处折腾了,回家安排后事。

就这个情况,我导师冒着很大的风险给他开了刀。

后来五六年过去了,老先生依旧健在。

你是不是以为老先生会对我导感恩戴德,送个锦旗啥的?

恰恰没有!!

因为手术很成功,老先生的命是保住了,但是留下了后遗症。

老先生觉得是我们手术害了他。但事实并没有,甚至闹得比较凶,连医疗鉴定都做了,我们治疗没有问题。

我们也积极给他想办法,帮他解决问题,想改善他的情况。

有一次,来我们门诊,脖子上挂了自制的牌子,大概写的内容是:

他来做了个小手术(事实上是最大、级别最高的手术),但是手术害了他一辈子。

那时候我刚入学,还是一个初级门诊信息登记员。不知道他的底细,只知道他进门就揪着导师的领子说:

我们害了他,要是今天不帮他解决问题,他就要弄死个人啥的。

我们好言相劝,但他不依不挠,最后呼叫了保安才把他赶出去。

撵出去之后,我导师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两眼湿润,叹了口气,坐了好一会儿才继续看门诊。

前年,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很胖,非常胖,是同事表妹的的闺蜜,拉着来的医院,因为她阴道出血半年多。

住院的原因是门诊影像学考虑不太好,赶紧收下来。

住院后做了个常规诊刮,用的最省钱的方式,很多检查都没敢开,因为她没有医保。诊刮出来就是子宫内膜癌,子宫是保不住的,卵巢可能还能保一保,但是得尽快手术,因为诊刮没止住她的阴道流血,每天还和来月经一样的,哗哗的出血。

但是这个姑娘要出院。

因为她没有医保,没有家人,要先去搞定医保的问题,还得和自己打工的地方协商。

后来那个带她来的同事说,这个姑娘本来是孤儿,被领养了以后养父母没多久就怀上孩子了,生下自己的孩子以后就不怎么管这个养女了,然后在前五六年的年夜饭上,亲生妹妹说胖姑娘是外人,要把她赶出去,饭桌上的父母一句话没说,年夜饭啊,这个姑娘就离家出走了,住到了同事表妹家里,这个闺蜜连续三四年的年夜饭都拉着这个姑娘去自己家吃饭,而养父母也几乎再也没有联系过她。

病历是我写的,住院以后我接待的,胖姑娘虽然胖,穿衣打扮虽然不富裕,但是很可爱的风格,脸也不难看,和我说出院的时候我在劝她,这个病要赶紧治,手术后能活很长时间的,顶多没有了生育功能,但是人得活下去。

胖姑娘听得懂,但是我就觉得她可能没法治,她低着头在我面前坐着,讪讪地笑笑,说先出院把医保续上再说,然后她就出院了。

第二天早上我上班前,自己亲妈来接我家闺女去上幼儿,我提到了这个胖姑娘,我妈听完了说:“如果你死了,你的宝宝以后就是那个样子。没妈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所以不想让宝宝也变成那个样子,你得好好活到老。”

本来一直没有什么感触的我,听了这个话后至今一想起来就心酸得想哭。

亲眼见过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因为医院人潮拥挤,因为她自己的一不小心,用来救亲人性命的钱被小偷偷走了,这个不幸的家属瘫坐在地上无助地哭泣,悲愤交加,却又无可奈何……

旁边的人帮她报了警,她依然一副看不到希望的样子,神情黯然,脸上满是悲催的、甚至生无可恋的表情……

幸运的是,保卫科迅速出动,和很快赶来的警察一起抓到了小偷。

我觉得不只这位妇人的亲人有救了,她自己也有救了……

几年前,交通事故。

小女孩放学,父母打工的,没空接送。老师好心,踩着电动车顺路送她回家,傍晚6:30左右,给大车撞了。老师重伤,小女孩没了。

那一晚,小女孩的父亲,一个平时吊儿浪当的男人,抱着小女孩的尸体,跟她妈妈,还有她妹妹,在医院的停尸房,坐了一夜。

一声不吭。

没人敢去劝他们。

忘了是网上还是电视上看来的。

2020年我回家过春节赶上疫情,整个正月都呆在家里看电视上网。

武汉附近的一个地方,女的感染了进ICU上了呼吸机好些天,没钱撑下去了。医生说情况很不好,老公说家境本来就差,能借的都借了,孩子还小,已经尽力了。拔管了。

第二天国家政策出台新冠治疗免费。

老公喃喃自语,以后怎么跟孩子解释?

发小父亲,肝癌晚期,异常痛苦,弥留之际一直在坚持。家里人看着他这么痛苦,也劝他放心走吧。他呢喃着说:XX(我发小)还小,我多坚持一段时间,他就能有更多时间缓冲下,接受这个现实。

我是个对亲情比较淡漠的人,可每每想起这段话,都感觉震撼。。。

大二学生服毒自尽,粗略估算喝了致死量的几十倍,多器官衰竭。

我去ICU参与急会诊抢救,干完本职之后又帮同事给学生穿了个动脉、抽出来的血淡如桃汁。

离开ICU时,我才注意到,有一对穿着寒酸、灰头土脸、目光羞怯的中年男女,坐在电梯间的大理石地面上。这种外貌形容词,临床干久了的人一看就懂。

那个女人一直低着头,男人眼睛平视、目光逐渐空洞。

第二天我补休,上午正补觉呢、手机响了:

“哎,昨晚抢救的,那个服毒的学生,是你来的吧?那孩子HIV阳性哈。唉呀还什么CDC、什么金标准啊,人都死了还查什么查。啊,我就是告诉你一声儿,你想想你当时接触了体液啥的没。”

这是在省肿瘤医院的儿童病房外拍的,病房中从几个月的婴儿到学龄儿童都有,据说大多数预后不好,存活率20%。

图中每一个小推车后面是一个心碎的家庭。

口腔科副主任医师门诊室

医生:我建议你去检查一下,你这个囊肿不好,可能是恶性的。去检查一下,要不了多少钱的。

农民工:就算查出来了,又能怎么着呢,只要疼得不耽误干活就行了。

工友搀扶着嘴角流血的农民工离开了。

一个四十多岁大叔,突然趴在我身边,用手摸过来摸过去,我大着肚子又不敢动,只能大声朝他吼,“你干嘛?”

他讪讪地说:“我找凳子……”

我老公问他:“那么大的凳子你看不到?”

他说,他左眼失明,右眼只有零点一的视力,也就是说视力表上只能看见第一行。

他说,他三十八岁那年,打工攒了一点钱,带着老婆孩子爬山,左眼被芦花扫了一下,回家后眼睛又红又肿,去村医那里买了点眼药水,后来越来越严重,去城里医院人家不收,说治不了,让他去郑大一附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号称“亚洲最大的医院”,当然,也是最烧钱的医院,去一次一两万,家底很快掏空了,眼睛也没治好。

老婆带着孩子改嫁了,父亲也去世了,就剩一个老母亲,日夜担心他,身体也垮了,后来偏瘫在床,还得了老年痴呆。

他有一个姐姐,不识字,种地为生,农闲时会带着几乎失明的他去医院,主治医生是个好人,给他开的药都是能报销的。后来还告诉他如何申请低保。他姐姐回村子里好不容易才给他申请下来。

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复发一次,葡萄膜炎会引起很多并发症,比如白癜风,痛风,关节炎,他才四十几岁,头发全白了,看起来像六十多。

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在医院餐厅打饭,吃最便宜的韭菜炒千张,六块钱一份,看起来真可怜。

夏日的傍晚6点半,儿童医院门口

一对小夫妻满头大汗抱着一个襁褓婴儿,着急忙慌的往里走

一边快步进医院,一边逢人就问:急诊怎么走?

只可惜这个时间站在医院门口的几乎全是黄牛

黄牛根本不关心婴儿是否得了重病急需救治,也不回答小夫妻的问题

只是凑上去问一句:挂号么?专家号。要不就默不作声

黄牛们一字排开大概有近10个人,无一例外

我刚好路过看到这一幕,迅速上前询问了状况,把小夫妻带到了急诊大厅

那一刻,医院的黄牛真的把人性的冷漠与自私发挥到极致

这是一家三口

爸爸白血病,血液科病房是无陪护病房,因为他们的抵抗力很差,甚至几乎为零,怕感染,感染了可能送命。

每天有两个半小时的探视时间,妈妈带着女儿来看爸爸,刚刚在玩老鹰捉小鸡,爸爸当母鸡,女儿当小鸡,妈妈当老鹰,整个外面都是他们的欢声笑语。

我想,这样的场景本该出现在阳光明媚、绿草如茵的假日午后啊,如果真是那样该多好。

今天,一个父亲给他6岁的女儿做磁共振检查,因为不配合,需要在全麻下做。

看到孩子,典型的唐氏儿,更惨的是还不会说话。父亲长的高大帅气,宠溺的抱着女儿,女儿也被养的挺好的,只是不能说话。孩子的父亲一直态度很好,长期就医的原因对医务人员非常友好,越是这样也越让人心酸。好在顺利完成检查!

老太太躺在病床上,不断地呻吟着、骂着护工,她女儿站在病床旁无奈的看着这一切,说:“妈,你消停会儿吧,我快被你逼疯了!”

这是今年春天,我爸脑血栓住院时,发生在同一个病房里的一件事,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老太太是我爸住进医院的第二天,由女儿送来医院的。来的时候,老太太昏迷不醒,她女儿边哭边陪了她一夜。

第二天老太太醒了,女婿也从外地公司赶来了,看老太太病情稳定了,就让她女儿回家休息,女婿陪了她一天一夜。

第三天一早,女婿的公司打电话,好像有急事。女人就让他回公司,他说:“家里还有个一岁多的孩子,你自己怎么行?”

女人对他说:“放心吧,今天我给咱妈请个护工,我有空就来看看。你这个月班已经休完了,再不去又该扣工资了。”

中午护工就来了,一个50多岁的阿姨,看上去干净利索,坐在病床边小声地跟老太太聊天。但是,老太太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呻吟,理都不理。

护工看这情景,也不跟她聊天了,只管坐在病房前玩自己的手机。只在她需要帮忙的时候,才站起来帮帮忙。

老太太发飙了:“我闺女花钱雇你来是伺候我的,不是让你玩手机的。你光在这玩手机,是不是就不用要工钱了?”

护工阿姨放下手机,无奈的说:“那我不玩了,大姐想喝水吗?”

老太太白了她一眼:“我想上厕所,快扶我起来。”老太太脑血栓比较严重,腿已经不大听使唤了,上厕所必须有人全程陪护。

护工小心地把她从床上扶起来,边扶边说:“大姐,你悠着点,医生说了,你这病怕起猛了。唉、唉,坐一会儿再下床,要不然又该晕了。”

老太太说:“闭嘴吧你!怎么那么多话?快扶我去厕所。”护工气的不再理她。

可能是她女儿不放心,傍晚时带着孩子来了,老太太可算抓住了救命稻草。躺在床上闭着眼就唱开了:

“人老了遭人嫌啊,有孩子也没人管啊,老天爷啊,你开开眼啊,把我收走吧,省得在这碍人眼啊……”

护士听到动静,赶紧跑过来劝:“阿姨,你女儿请的那个护工挺好的,孩子没时间你就得理解理解。快别生气了啊,病房还有其他人呢。”

老太太不理,继续闭着眼一边“哼哼”,一边唱:“人老了遭人嫌啊……”

我爸听不下去了,说要出去走走,我也求之不得,赶紧跟我爸出去了。护工气的跑到了门外,对我们小声说:“这老太太怎么这样啊?”

我们能说什么?我们也是受害者呀!病房都呆不下去了!我爸对我说:“如果我老了也这么烦人,你们就别犹豫,干脆的拔氧气管。”

我听了“哈哈”大笑:“有你这句话,你也变不成她那样,她这是千年少遇的奇葩吧?反正我是第一次见。”

我爸说:“我活这么大岁数了,这是第二次见,第一个是你太奶奶。你太奶奶平时都挺好,只是一生病就开始作,跟这个差不多。”

“我去!听你这么说还真吓我一跳,原来咱家老人也有这种传承?爸,你可别吓我啊!”我真的吃惊不小。

溜达了半小时,我们就回去了。老太太正跟她女儿争论,让她女儿辞了护工,亲自来照顾她,理由还相当充分:

“你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一个人不也是又当爹又当妈的把你拉扯大?也没说把你送人吧?怎么我老了你就没空管我了呢?”

她女儿让她再坚持坚持,她回家想想办法。孩子太小,带着她没法留在医院,明天上午再来看她。

老太太闭着眼又不说话了,接下来对护工的行为,更让我们大跌眼镜!

接下来的那一夜,老太太几乎没怎么睡觉,一夜上了四五趟厕所,每当护工要睡着的时候,她都开始呻吟,开始要上厕所。

后来,护工说:“大姐,我看你每次到了厕所也没尿,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我帮你叫医生吧?”

老太太拒绝了:“我没有不舒服,就是睡不着想出去溜达溜达。”她溜达不要紧,一个病房三个病人,加上陪护人员,都陪着她一夜没睡。

好不容易天快亮了,老太太折腾不动了,才沉沉地睡去。我们刚眯了一会儿,护士就来了,量体温、量血压,开始了一天的治疗。

护工问她:“大姐,你想吃点什么?我去给你买早餐吧?吃了早餐,一会打针的时候你还可以再睡会儿。”

她要吃豆浆油条,护工说:“咱们换豆浆包子吧?医生说你尽量少吃油条,对身体不好,对病情恢复也不利。”

她也可能是昨晚折腾累了,也没争辩就点了点头同意了。

没想到,护工把豆浆包子买回来以后,她说:“我不想喝豆浆了,包子配八宝粥比较合适,你去给我买一份八宝粥吧。”

护工又跑去买了份八宝粥,回来说:“人家早餐店的八宝粥都卖完了,只有这种了。”

老太太一看是杯装的那种,不是现熬的,又开始骂护工:“这种八宝粥能喝吗?甜得要命,你不想好好伺候我就直说,让我闺女把你辞了。”

正骂着,她闺女来了,还带着那一岁多的小孩,老太太跟闺女说:“把她辞了吧,你来陪我,你看她给我买的早餐能吃吗?”

在女人的劝说下,她终于答应喝豆浆吃包子了,边吃边唱:“人老了招人嫌啊……”

我听了她的“歌声”,恶心的差点把刚吃下去的早餐差点吐出来!真恨不得抽她两嘴巴子,让她闭嘴!

老太太唱完,开始数落护工的不好:什么聊天聊不到一块去呀、不懂我的心思啊、这个护工太懒啊,反正就是没有顺心的。

她闺女抱着孩子站在那里,:“妈,咱能不能不折腾了?我都快被你折腾疯了。每次住院都换好几个护工,你没一个满意的,非要我陪着。现在孩子这么小,我怎么陪你呀?”

老太太不听,又开始闭着眼唱:“人老了招人嫌啊……”。女儿拗不过她,只好给护工结了账,自己带着孩子陪她。

护工临走对她说:“大姐,听我一句劝:孩子也不容易,你这么折腾早晚把孩子也折腾病了,到时候就真没人管你了。”

老太太转过脸去,装作没听见。

她女儿说:“妈,我刚给你女婿打了电话,他公司有事,得明天下午才能回来,今天晚上怎么办?”她不说话。

一个女人带着一岁的孩子,给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陪床。孩子不听话,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出去玩儿。

女人扶老太太上厕所的时候,孩子就交给我们帮她看一会儿。这都好说,关键是:孩子不分场合地要吃奶!

一个病房三个病人,其中两个是50多岁的老头,虽然陪护都是女人,但是,大庭广众之下喂奶,确实让人挺为难。

女人只好把带来的外套盖在外面,让孩子躲在里面吃奶。孩子嫌不舒服,一把就把外套拽了下来。俩老头只好闭着眼睛装作睡觉。

中午女人抱着孩子吃饭,抱着孩子午睡,我们都要看不下去了,老太太依然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我真怀疑她是不是亲妈。

亲妈怎么能看着女儿如此受苦呢?我们问女人,你婆婆呢?怎么不让婆婆帮帮忙?

女人说:“婆婆去年就去世了,也是这个病。当时我还在怀孕,婆婆也是,谁都不让陪,非要指名道姓的让我陪,我陪了七天,老公陪了一天,婆婆就走了。”

“所以,我妈现在这样我也是怕啊!这病不能生气,万一有个好歹,我得后悔一辈子!我跟老公又都没有兄弟姐妹,怎么办?自己抗吧!”

听了她的话,真是让人心酸。但是,更难的还是晚上。

老太太离不开人,孩子也离不开人。没办法,女人只好抱着孩子哄睡,孩子睡着了悄悄地放在老人病床上。

把病床两边栏杆都打开,防止有人掉下来。也可能是孩子不适应这个环境,也可能是病床太挤了,孩子一晚上哭闹了好几次。

整个病房又是个不眠夜,女人不停的道歉,不停的抱着孩子哄睡。半夜三点左右,女人扶着老太太上厕所,孩子竟然从栏杆的空隙里掉到了床下!

吓得我一下子就清醒了,上厕所的老太太还没回来,我只好从地上抱起孩子,替她哄着。孩子不认识我,哭得更厉害了。

下半夜,女人就一直抱着孩子睡。我听到了她轻轻的抽泣声,再也没有睡着。

我在想:幸亏我婆婆还健在,能帮我带带孩子。幸亏我爸妈有我们姐妹三个,可以替换着陪陪床,医药费也可以一起分担。

第二天下午她老公来了,她抱着孩子回家休息,老太太对她说:“明天一早你来替大斌吧,顺便给我做个早餐带着,我想吃你做的葱油饼了。”

她答应了。第二天一早,她来的时候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拎着早餐,进门就说:“老公,你带孩子去儿童医院,孩子发烧了,烧了一夜,退烧药吃了也不管用。”

看着她的黑眼圈我就知道,她又一夜没睡。

这件事如今已经半年了,那个女人的形象我依然印象深刻。她那半夜的抽泣声,依然响在我的耳边。

我很不理解,女儿如此困难,为什么老太太非要孩子亲自陪床?我一个外人觉得心酸,她一点都不心疼自己女儿吗?

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几个道理:

一、老人生病了才发现:护工也不是万能的。

不是护工不好,而是有的老人就觉得,我克服万难养你小,你就该克服万难养我老,假手他人就是不孝。

这个护工脾气挺好的,照顾得也挺细致,但是老太太就是不满意。其实,我理解为:不是身体上不满意,而且精神上没得到满足。

二、还是兄弟姐妹多了好。

这个问题平时觉不出来,但是等到老人生病时,才知道什么叫人多力量大。独生子女的压力真是太大了!

三、人老了就得听从儿女的安排,咱们不能给儿女帮忙了,还做不到不添乱吗?

这个老太太就是典型的添乱型。我不想说她怎么不好了,反正真是没看出来她有什么优点。女儿有这么个亲妈也是够受的!

有个有点佝偻的老人拿着一管浓稠的血尿,问前台,这个交到哪里?前台小姐姐说:“放这就可以了,两个小时出结果。”

老人表情很焦急,蹉跎了一下,小心翼翼地用带着浓浓的江西口音问:“可不可以麻烦医生帮忙快一点?我儿子,他前天晚上被大卡车碾过去,快不行了。我只有这一个孩子,他在广州送外卖,前天凌晨两点送餐,被疲劳驾驶的卡车碾了……”说到这里他已经哽咽到说不出话来了。

我们输入病历号,看到这个小伙子信息,23岁,未婚,全身多发粉碎性骨折,,右眼球破裂,肝,脾,肾破裂……。

另一件事,晚上救护车拉开的一个中年男人,拉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昏迷了,他老婆哭哭啼啼地陪同在身边,看起来很精明,打扮时尚,到医院说“医生你们一定要救我老公啊!”。各项指标和症状都符合某化学品食用大量中毒的症状,医生按这个中毒治疗确实很快有好转,夫妻关系看着还不错。这个化学品,一般人是接触不到的,并且这个男人的职业也接触不到,他最近一周都是在家吃饭的。年轻的小医生想要报警,旁边年龄大一些的医生说:“我们是没有证据的,去警察局也解释不清楚。我们是拿工资吃饭我们每天能平平安安回家,对自己的家人来说最重要。”

一名女子因为和老公吵架吞了老鼠药,被送往医院后,男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躺在过道的椅子上,整整两三个小时不肯去为妻子挂号缴费。

同行的还有他们看起来十多岁的儿子,大概因为没经过事,加上性格内向,孩子虽然很着急,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默默守在妈妈身边。

医生多次询问躺在椅子上的男人救还是不救,男人说让她(妻子)自己去,选最难受的方法来治她!

一位陪护的家属实在看不下去了,悄悄告诉那男孩他父亲是指望不上了,可以去联系自己的舅舅或者姨妈,或者其他亲戚,并且告诉男孩,他父亲这个样子,以后是靠不住的,如果没了妈妈,他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所以一定要救活妈妈。

当时男孩并没有说话,后来,吞药的女子终于进了病房,打上了针。

但是,打针的时候,她的丈夫又霸占了床位呼呼大睡,而她只能蜷缩在床尾的一角,看起来可怜无比,吊瓶也被拉起呈45度角,从来没见过有这样输液的!

更可恨的是,医生把男人叫醒后,他看着天快亮了,居然直接把妻子正输着液的针头拔掉,带她和儿子走了!

正如目睹这个事件的网友所说,大庭广众之下,男人都这样对待妻子,她之前的日子,还不知道有多难熬,而离开医院之后,她又会遭到怎样的对待?她的身体会完全好起来吗?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那个男孩,会走怎样的路呢?

一切都未可知,就像那个女人的命运,难以预测!

但可以知道的是,这种男人,是很难做出改变的——不,应该说根本不会改变,只是希望女人经此一事可以清醒,不要用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试图去唤醒他的良知。

改变不了别人,就去改变自己,跟他吵什么闹什么呢?儿子都那么大了,过不下去大可以离婚,可以一走了之,孩子会理解的,何必要一根筋在那个家死磕呢!

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自己都拿自己的生命不当一回事,别人怎么会看重你呢?

少做一些傻事吧!

ICU

放弃治疗,准备拉回家等死

护士去

拔到一半甩下手套坐边上哭

问怎么回事

“他牙咬着不让拔!”

她用一个表情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补充:夫妻二人都是晚期,图中的对话,丈夫也是无奈之举,唉,太苦了。

3年前管的一个小姑娘,11岁,骨肉瘤,截肢了,一直是她奶奶和小姨在管,出钱也是小姨家出,后来才知道她妈妈去世了,爸爸再婚,就没管过她,有一天听隔壁床的病人说她奶奶每天只吃一顿饭,鼻子一酸,私底下给了500块,让她给她奶奶买东西吃,那段时间我媳妇正在怀孕,爸爸妈妈岳父岳母各种土鸡蛋补品什么的隔三差五往家里拎,时不时给她拿点去,让她自己买了个小热水器,在值班室煮好了给她拿去。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能用便宜的药基本上都给她用,现在想起来依然很心酸,要知道那是2020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截肢了,但规范足量的化疗之后,目前复查没有复发和转移的迹象,再复查两年如果没事,她就算安全了,还好有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他们建档立卡,医药费基本上医保全掏了,就自己出点饮食费车旅费,要是之前,这孩子大概率活不下来。

本人急诊科医生,有一次接诊了一位女性,是一位快递员,被倒下的快递车砸到,送来的时候乍一看全身没有伤,但面色煞白,显然心跳已经停了有一会儿了,按照流程就必须插管。

当我准备好东西托起她的头准备插管的时候,发现她的头和颈部是不连接的,也就是说她的颈骨被硬生生整个打断,导致头部和颈部只有薄薄一层皮肉相连,基本没有抢救的必要了。

等我处理好患者出来的时候,发现门口围了五个小孩,4女1男,最大的女孩只有13岁,都是这个女性的子女。我打听了一下情况,才知道这个患者的丈夫在坐牢,这个患者起早贪黑送快递养活这几个小孩,送这些小孩来的是患者的姐姐,看着也是不富裕,抹着眼泪说这些孩子要怎么办。

然后我把这几个小孩子放进去,他们就安安静静地围在他们妈妈床边,没人哭没人闹,最小的小男孩还不怎么懂事,被他的一个姐姐搂着,试图挣脱。这个场景和以往逝者家属哭天抢地的场景截然不同。也许他们想的是他们的妈妈已然解脱,而他们要何时解脱。

外婆还在世时,在医院住院,她一路闹脾气,医院的饭不好吃,点了好几种外卖都吃一口就骂。一大家子人围着她,她嚷嚷着要住干部病房,但干部病房是外公在世的待遇,她就是个普通家庭老太太。

隔壁是一对老年母女,年的女儿带着更年迈的母亲,两个人共吃医院一份盒饭,舍不得再点。外婆把自己嫌弃的饭都送给了她们,还一边嫌弃我们不会照顾。

那对老年母女,面对着我外婆半带炫耀的数落,默默接过她送的东西,带着善意朴实的微笑静静看着我们这一家子人叽叽喳喳的场面。

一直到我外婆出院,没人来探望过她们,每天还是拮据,共吃一盒饭。

比节衣缩食更心酸的,是还有人在她们面前表演老年公主病…虽然这样说我外婆,不太好。

一个好基友

抱着我哇哇哭

我踏马学了一辈子医,我踏马做了几百台手术!我救不了我爸,呜呜呜呜

来源:天一金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