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七岁那年,我在泛黄的日记本上写下一句话:“要活成自己会羡慕的样子。”那时的我,总觉得“最喜欢的人”是站在远方的影子,需要踮起脚尖、拼尽全力才能触碰到。我以为那样的人必须言谈得体,举止得体,生活得像电影里的画面,安静而美好。我曾以为,只有成为别人眼中闪闪发光的
十七岁那年,我在泛黄的日记本上写下一句话:“要活成自己会羡慕的样子。”那时的我,总觉得“最喜欢的人”是站在远方的影子,需要踮起脚尖、拼尽全力才能触碰到。我以为那样的人必须言谈得体,举止得体,生活得像电影里的画面,安静而美好。我曾以为,只有成为别人眼中闪闪发光的存在,才算不辜负自己。
可后来才明白,真正让我心生欢喜的,并不是那些被众人称赞的光环,而是那些只有自己知道的瞬间。是凌晨一点,办公室只剩我一人,明明可以草草收场,却还是把文件归档、杯子洗净、桌角擦净;是情绪翻涌时,话已到嘴边,却选择闭上嘴,先听对方说完,哪怕心里委屈;是朋友约饭局,热闹喧嚣,我却笑着说“不了”,转身钻进被窝,翻开那本搁置了三个月的小说,一页一页,读到眼眶发热。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像一粒粒沙,无声地堆砌成我内心的山丘。它们不张扬,不喧哗,却让我在每一个清晨醒来时,觉得自己离那个“理想中的我”又近了一步。我不再执着于成为谁的榜样,也不再焦虑于是否足够优秀。我开始懂得,真正的成长,不是变成别人眼中的标准答案,而是在纷繁世界里,依然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并愿意为之坚持。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不是因为她完美,而是因为她真实。她会累,但不轻易放弃;她会难过,但从不逃避;她也羡慕别人,但从不贬低自己。她学会了在忙碌中留出五分钟发呆,在争吵中克制住一句伤人的话,在疲惫时允许自己什么都不做。她开始珍惜那些平凡的时刻:清晨的咖啡香,傍晚的晚风,地铁上读完的一段文字,朋友一句“我懂你”。
我渐渐发现,所谓“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并不是某一天突然达成的终点,而是每一天微小选择的累积。是今天比昨天多了一份体谅,比前天多了一点自律,比上周更勇敢地说出了“不”。是在柴米油盐的日常里,依然守护着心里那点光。
当某天我回头望去,那些走过的路、熬过的夜、流过的泪,都成了风景。原来,我一直都在成为那个十七岁时,最想成为的人。
来源:胖嘟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