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期的SCI期刊,作者一般是不需要支付版面费的,但是论文版权属于该期刊,其他单位或个人需要购买版权才可以阅读下载该篇论文,甚至你自己要看这篇论文都要交钱。
什么是OA开源?本质特点是什么?
早期的SCI期刊,作者一般是不需要支付版面费的,但是论文版权属于该期刊,其他单位或个人需要购买版权才可以阅读下载该篇论文,甚至你自己要看这篇论文都要交钱。
为了提高论文的传播量,就有了OA模式,即作者自己掏钱出版,版权是作者自己的,只是把论文放在开放获取平台上,所有的读者都可以免费直接获取。
起初,OA、非OA与期刊水不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本质上只是出版费用和版权归属不同而已。
于是有人嗅到了商机,通过OA模式可以向作者多要钱,出版费用之外那就是利润。
于是资本进来了,MDPI、Frontiers、Hindawi 等纷纷下场,以快速审稿(2周)、超高录用率、随时动态见刊等优势迅速吸引更多人投稿,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中国作者。
因为之前唯论文导向,评奖、评职称的人,写一篇水文,花点钱就能一个月录用且见刊,以此拿到的收益完全能cover掉这笔OA费用,任谁都愿意干。
OA开源就是罪?
随着发现这个游戏bug的人越来越多,发文量越来越大。很多教授甚至大佬当年就是靠着开源SCI混起来的,现在也开始吃完饭砸锅。
已经占据学术话语权的他们逐渐不认可OA期刊:中科院推出预警期刊、部分高校把OA期刊列为黑名单甚至在评奖评优和毕业时都不算数,简直把OA开源当成了原罪。
平心而论,OA与非OA真的不是区分期刊质量的依据,发表在MDPI的论文比一般四区非OA期刊质量还要高,但是因为你花钱了,就容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你是因为花了钱才发表的,而不是你论文质量达到了发表标准。
OA开源是帮你毕业的bug,完全可以卡bug毕业
整体来看,目前大部分高校只是不认中科院预警期刊,除此之外,还是认可的,开源OA期刊也是可以毕业的,毕竟这也是一篇正儿八经的SCI论文。
如果你毕业困难,尤其是时间来不及的同学,其实是可以考虑OA期刊的。绝大部分OA期刊的审稿-录用-见刊速度会非常快,即使拒稿,也会以极快的速度告知你,不浪费一点时间。
如果是导师能报销版面费、不反对OA期刊,那你直接投就对了。如果需要你自费,其实也可以花钱办事,一定是拿到录用通知后、正式见刊前再要求你付款的。
如果能用这笔钱帮你毕业,那相比于你的压力焦虑痛苦、相比延毕休学退学,我认为这笔钱花得非常值,你算算延毕半年耽误赚多少钱?
什么?你还担心OA认可度低?担心OA水?兄弟你醒醒吧!毕业都是问题,竟然还有这么高的学术道德?
教育部都没禁止OA、学校学院也没禁止OA,你在担心啥的?想办法以最快的速度毕业才是王道。
来源:涵涵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