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立大功?医生发现:经常喝黄酒的男人或有3个健康益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23:50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693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老刘今年刚退休,朋友聚会少不了一口黄酒。邻居见他精神头好、气色红润,忍不住开玩笑:“你这是靠黄酒养生啊?”老刘一听,乐了:“别说,还真有点道理!”

但喝酒不是伤肝吗?怎么黄酒反而成了“健康功臣”?医生提醒,适量饮用黄酒,确实可能带来几项实实在在的健康益处,尤其是对中老年男性来说。

不过,这里所说的“喝黄酒”,可不是一口闷的豪饮,也不是天天海量,而是科学饮用、适量为宜。一起来看看,黄酒到底“立了哪些功”。

在众多酒类中,黄酒是唯一采用天然发酵工艺酿制的低度酒,其酒精浓度一般在10%-15%之间,比白酒温和许多。它的原料多为糯米、小麦和酒曲,经过长时间酿造,保留了多种氨基酸、活性多酚、维生素B族,这些物质对身体并非无益。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数据,适量饮用黄酒可提供一定的生物活性成分,在保健层面具有一定辅助作用。

1.促进血液循环,暖身又护心

黄酒性温,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秋冬季节,很多中老年男性手脚冰凉、怕冷,适量饮用黄酒可以起到温经通络的效果

医院一项临床观察显示,每周饮用2-3次黄酒的中年男性,外周血循环状况优于不饮酒组,尤其在寒冷季节更明显。此外,黄酒中的多酚类物质,类似于红酒里的“白藜芦醇”,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动脉硬化风险

2.帮助消化、改善脾胃功能

不少中年人吃点油腻的东西就胃胀、消化慢,而黄酒恰恰有助于这类问题。黄酒富含多种酶类和有机酸,可以刺激胃液分泌,提高食物消化效率

尤其是吃炖肉、羊肉这类“硬菜”时,搭配些黄酒,不仅味道更香,还减轻胃的负担。医院的营养科专家指出,适量黄酒可能激活胃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饭后难受”问题

3.补肾助阳,改善睡眠质量

从中医角度讲,黄酒“入肾经”,具有一定的温补作用。《本草纲目》中曾记载:“黄酒,通脉行血,温中补虚。”现代研究也发现,黄酒中含有一些*γ-氨基丁酸(GABA)*成分,这种物质有轻度镇静和放松神经的作用,对改善睡眠、缓解焦虑有一定帮助。

对于一些因更年期或工作压力导致的睡眠浅、多梦、易醒的中年男性,晚饭后小酌一杯黄酒,有助于入睡。

虽然黄酒健康优势不少,但前提是:喝得对!医生强调,黄酒虽好,也不能乱喝。以下几点必须牢记。

1. 控制量:每天不要超过100ml

黄酒虽温和,但本质还是含酒精的饮品,长期过量饮用,仍会增加肝脏负担、血压升高、脂肪肝风险。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应超过25g,换算下来,黄酒大约是100-150ml之间。

2. 选择纯酿黄酒,拒绝勾兑产品

市面上有些“黄酒”其实是勾兑酒,添加香精、色素、工业酒精,根本没有保健价值,反而有害健康。真正的黄酒应当是米香浓郁、无刺激味、口感绵软醇厚,建议选择正规品牌、查看配料表,确保是纯粮酿造。

3. 饭前饭后各不同,空腹饮酒最伤胃

黄酒适合饭中或饭后饮用,可以帮助消化。但空腹喝,尤其是早上,容易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炎或胃溃疡风险。

并非人人都适合喝黄酒,以下几类人应谨慎甚至避免饮用:

肝功能异常者:酒精代谢负担大,易加重病情;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黄酒含糖量不低,饮用易升血糖、血压;

痛风患者:黄酒中含嘌呤,易诱发急性发作;

长期服药者:黄酒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在饮用前,建议先咨询医生,尤其是已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

黄酒不是“神药”,但也不该被一棒子打死。合理饮用、科学搭配、注意体质差异,才是“黄酒养生”的正确打开方式。比起拼命吃保健品,不妨把黄酒当成一杯“慢养”的饮料,融入日常、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
[2] 《黄酒的营养价值及其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中国食品学报. 2021
[3]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国家卫健委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青囊健康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