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50岁后才懂;如果长期没有亲戚朋友来串门,背后道尽人间现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01:36 1

摘要:50岁一过,微信群里突然没人@你,连点赞都收不到,这才是真正的中年危机。2024年5月,杭州西湖区悄悄冒出“人生下半场社交顾问”,帮大叔大妈算“朋友圈残值”,一次咨询费两千八,还得排队两周。

50岁一过,微信群里突然没人@你,连点赞都收不到,这才是真正的中年危机。2024年5月,杭州西湖区悄悄冒出“人生下半场社交顾问”,帮大叔大妈算“朋友圈残值”,一次咨询费两千八,还得排队两周。

说白了,就是告诉你:旧关系不值钱,得赶紧换赛道。

顾问第一步先删人:半年没互动的牌友、卖保险的侄女、只发拼多多链接的老同事,一键清。

第二步拉群:把会拍荷花的、懂医保新政、能拿到低价墓地的凑一起,互称“新资源”。

第三步布置作业:每天群里发一张修图后的旅游照,配两句“网络黑话”,让年轻人觉得你还没掉队。

有人照做,三周后真的收到兼职邀请——给网红奶奶当跟拍,日结三百。

听起来像段子,数据却啪啪打脸。

中国老龄协会刚测完,主动重构社交的中年人,抑郁风险直降37%。

北京泰康燕园那帮老头更野,47个社团自己排班,周一配音秀,周二无人机,周三直播带房,把养老院玩成MCN。

不会剪视频?

没关系,社区里藏着前央视剪辑师,学费只要两斤车厘子。

另一边,被动等待的人连家庭群都静音。

深圳“代际社交教练”透露,50后60后跟子女共同话题缺口扩大到6.7条,比十年前翻三倍。

爸妈还在发“早上好”太阳花,儿女早去小红书学“City walk”了。

鸿沟一现,亲缘也成僵尸号。

最扎心的是数字门槛。

CNNIC报告说,62%中老年人不会线上资源置换,想换东西只能蹲小区公告栏。

上海“银发技能市集”火,就因为大爷拿得出手的是“修老式座钟”,年轻人正好缺“赛博朋克时钟”道具,一拍即合,大爷换到演唱会门票,比退休金来得爽。

所以别再说“朋友老了自然会散”。

散的是不会升级系统的人。

想学00后黑话,美团上九块九包邮;想进摄影圈,抖音直播课十九块;连智能家居都能帮你远程组局,视频聚会频率比疫情前高三倍。

工具全摆在那儿,只用伸手。

网友@老周留言:顾问分析完,把我踢出十个死群,拉进三个飞盘群,现在膝盖废了,但人确实乐了。

网友@刘姐跟帖:两千八贵?

去医院挂心理科,开药更贵,还不包教表情包。

网友@小赵补刀:爸妈学会“绝绝子”后,再也不催婚了,改成催我带他拍短视频,全家流量一起变现,世界终于安静。

来源:无忧的青山wd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