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些外形「丑陋」或不讨喜的生物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22:38 1

摘要:对人来说可爱、漂亮或体型大的动物物种,例如这问题列出的大熊猫、老虎、孔雀,有的在进化上和人有相对近的最近共同祖先(哺乳类的最近共同祖先生活在距今约 1.8 亿年前),有的具有壮观的形态特征、在文化上被人视为美丽(孔雀和人的最近共同祖先生活在距今约 3.2 亿年

某人对其他生物的外观或“颜值”的认识受人的进化史、人类社会文化模因的进化史、某人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

对人来说可爱、漂亮或体型大的动物物种,例如这问题列出的大熊猫、老虎、孔雀,有的在进化上和人有相对近的最近共同祖先(哺乳类的最近共同祖先生活在距今约 1.8 亿年前),有的具有壮观的形态特征、在文化上被人视为美丽(孔雀和人的最近共同祖先生活在距今约 3.2 亿年前)。这些动物的外观能够或多或少地套用人的婴儿图式或人对可行猎物·捕食者的检测,相对容易让人建立喜爱或敬畏的感情。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物种歧视的部分体现。

在动物保护实践中,人们相对关注有魅力的大型动物、试图让其作为伞护种对其他生物发挥正面影响,这也是和人类文化相关的。

苍蝇等宏观分解者经常被人视为传播细菌的不快害虫,细菌等微观分解者更是被人视为有害、不洁、有大把病原体在里面而值得厌恶。但是,许多人能够欣赏昆虫外形的机能美,不觉得所有昆虫都“其貌不扬”或“丑陋”。对于人,熊蜂等看起来胖胖圆圆毛茸茸的昆虫相对而言不像其他昆虫那么异质,相对多一点的人对熊蜂表达了喜爱。

举例举例

这问题是专门的提问账号发的,其补充说明含有许多谬误。例如,这问题谈论的动物里显然不存在生产者。日常生活中,你不容易找到声称大树、野草、农作物、海带、蓝菌等生产者的外形不讨喜的人。

多年来,一些人不恰当地声称一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这经常纯属一厢情愿。这问题的补充说明提到的“深海鱼类”就是个极差的案例:生活在水深 200 米或更深的海洋里的鱼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其余部分来说非常次要,生活在水深 4000 米或更深的深渊里的鱼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其余部分来说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生物不是靠“对生态系统有必要”来存续。

说到底,地球上有许多微生物能够独自支撑单一物种生态系统,这些家伙之外的其他生物全部灭绝都不影响地球生态系统继续存在。

我认为,题述的“改变公众对这类生物的偏见,更好地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哄骗公众来“保护XX生物”在科学上或在功利主义上都是错误的。

来源:时空探险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