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不装了!德高官替荷兰站台:接管安世没错,这是明智之举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21:02 1

摘要:就像抢走了一把枪,却发现子弹全在别人手里。安世的命脉根本不在荷兰总部,而在中国。70%到80%的封装测试在东莞完成,95%的氮化镓原料来自中国,超过一半的市场也在中国。

德国经济官员斯文·舒尔茨说,荷兰接管安世半导体“非常明智”?这话一出,简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就在宝马一个月亏掉10亿欧元、大众工厂因一颗芯片停产的时候,这位高官却对着镜头,一脸淡定地给这场引发危机的行动点赞。

这哪是“明智”,这是把工厂冒的烟当烟花看了。

事情很清楚:9月30日,荷兰政府援引一部冷战时期的旧法,以“国家安全”为名,强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这家全球车规级芯片前五的企业。

动作干脆利落:冻结中方资产、撤换管理层、把99%的股份交给第三方托管。表面看,欧洲似乎“夺回”了关键技术的控制权。

可问题是,他们拿到的只是一个空壳。

就像抢走了一把枪,却发现子弹全在别人手里。安世的命脉根本不在荷兰总部,而在中国。70%到80%的封装测试在东莞完成,95%的氮化镓原料来自中国,超过一半的市场也在中国。

你把CEO换了,但工厂不听你的,供应链不归你,客户也不理你,这算哪门子“接管”?

中国的反制,来得又快又狠。先是关键元器件出口管制,再是重稀土配额收紧,直接掐住咽喉。更绝的是,安世中国宣布“独立运营”,工资自己发,结算改用人民币,连ERP系统都换成国产的。

短短几天,荷兰总部彻底失联,成了个只会烧钱的摆设。

讽刺的是,那些鼓吹“去风险”的欧洲政客,现在自己成了最大的风险承担者。飞利浦、ASML的供应商,哭着喊订单没了,23家荷兰本土企业订单暴跌60%,濒临倒闭。车企等不起,零部件厂撑不住,整个欧洲汽车产业链像被抽了筋。

最打脸的一幕来了:才过去21天,之前强硬出手的荷兰经济大臣,就急急忙忙打电话给中国商务部,求着“沟通解决”。从挥舞大棒到低头求人,不过三周时间。这哪是政治胜利?这是教科书级别的自食其果。

问题出在哪?就出在这些政客根本不懂现代工业的逻辑。

全球化不是谁恩赐谁,而是互相依赖。你靠我供货,我靠你市场,大家绑在一起才能转起来。可有些人偏偏信奉“零和游戏”,觉得只要把企业抢过来,技术就归自己了。结果呢?抢了个寂寞。

更荒唐的是,这种行动背后,美国的影子若隐若现。从把闻泰科技列入清单,到施压换CEO,再到出台“50%穿透规则”,每一步都在推波助澜。荷兰不过是台前演员,演了一场“自主可控”的戏。可戏演砸了,画面漏洞百出。

如今,欧洲车企还在等芯片,德国经济部长却在谈“明智”。这种脱离现实的傲慢,已经不是无知,而是对本国产业的背叛。真正该反思的,不是别人怎么反击,而是自己为何要挑起这场注定两败俱伤的对抗。

全球化时代,没有谁真能“单干”。芯片不是土豆,想种就能种;产业链也不是积木,说拆就能拆。今天你用政治手段抢企业,明天别人就用市场规则断供应。最终倒霉的,永远是普通工人、企业和消费者。

希望这一记耳光,能让某些人清醒:真正的安全,不是靠强取豪夺,而是靠合作与互信。否则,下一次“明智”的决定,可能砸中的就是自己的脚。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