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阳性率上升,我们该如何应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8 18:17 1

摘要:最近,歌手陈奕迅因感染新冠取消演出的消息,让新冠又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与此同时,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4月至5月初,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阳性率从7.5%上升至16.2% ,住院病例阳性率从3.3%升至6.3%。这一变化,让很多人心里都

最近,歌手陈奕迅因感染新冠取消演出的消息,让新冠又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与此同时,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4月至5月初,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阳性率从7.5%上升至16.2% ,住院病例阳性率从3.3%升至6.3%。这一变化,让很多人心里都犯起了嘀咕:新冠,难道又要卷土重来了?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回顾新冠疫情这几年,从2020年初病毒在全球爆发,它就不断变异,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冲击。这期间,病毒的每一次变异都揪着大家的心。就说2023 - 2025年,我国流行的主导变异株就更替了近6轮,从BA.5.2、BF.7,到XBB、EG.5,再到JN.1,如今是XDV及其亚分支占据主导地位。

这次新冠阳性率上升,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病毒特性来看,它和流感一样,一直在不断变异。像现在主要流行的XDV变异株及其子分支NB.1.8.1,免疫逃逸能力更强,就算之前感染过或者接种过疫苗,也还是有可能再次被感染。从人群免疫角度来说,距离上一波大规模感染已经过去一年多,自然感染获得的抗体水平降低了,而且疫苗加强针接种率也不高,群体免疫屏障就减弱了。比如香港卫生防护中心通报,近一个月因新冠死亡的26人中,95%都是有基础病的老年患者,并且大多都没及时接种加强针,这就凸显了群体免疫屏障和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另外,社会活动因素也不容忽视。清明、五一假期,大家跨省出行和聚会增多,人员流动频繁,社交活动密集,这就给病毒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它的传播。再加上当前毒株的症状和普通感冒很像,像嗓子痛、低烧等,有些人没有及时检测或隔离,在不知不觉中就造成了病毒的传播。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恐慌。虽然新冠阳性率有所上升,但整体疫情仍处于较低水平。中疾控表示,4月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但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水平。预计5月中旬为波峰,6月5日前后阳性率降至8% - 10%,6月下旬可能降至5%以下 。这次新冠感染反弹属于免疫屏障减弱后的自然波动,预计不会造成大规模疫情,只是会持续一段时间。从临床症状表现来看,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和普通感冒相似,主要是发热、咳嗽、咽痛,重症病例占比极低。这两三年来,新冠造成的重症比例都很低,大部分人一周内就能自愈,只有免疫低下人群、老年人、基础病人有重症风险,而且症状也没有新变化,还是以发热、咽痛、咳嗽、肌肉酸痛这些常见症状为主,少数人会出现味嗅觉减退。

面对新冠病毒阳性率的上升,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用过度恐慌。对于老年人、基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等高危人群,需要格外注意防护。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锻炼,以此来提高自身免疫力。在人员密集场所,建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要是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高危人群更要提高警惕。

新冠病毒或许不会像疫情初期那样大规模爆发、肆虐了,但它也没有彻底消失,而是以一种低水平流行的状态与人类长期共存。未来,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病毒变异情况,加强公共卫生监测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做好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用科学、理性的态度面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变化。

来源:小高医生健康之道

相关推荐